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7年Q4阿裡財報:營收增長56%,新零售立功了?

大家週末好, 轉眼都到了2月初了, 又到了全球互聯網公司密集發佈財報的日子。 北京時間2月1日晚間, 阿裡巴巴在美股開盤點公佈了2017年Q4財報(阿裡阿裡財年截止到每年的3月31日, 本次季報為阿裡2018Q3季報,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科技君將時間轉述為自然年)。

財報顯示, 2017年第四季度阿裡營收為830.28億元(約合127.61億美元), 同比增長56%;淨利潤為233.32億元(約合35.86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36%;其中核心電商業務收入732.44億元(約合112.57億美元), 同比增長57%。 這樣看來, 阿裡的電商業務說是“日進鬥金”都毫不為過, 每天能給阿裡巴巴帶去4.2億元的收入。

雙十一拉動營收大漲

從營收資料的增長來看, 阿裡巴巴這份Q4財報顯然是相當亮眼的, 根據28名華爾街分析師在發佈財報前的預估顯示, 阿裡巴巴2017年Q4營收將預估將達到126.8億美元, 最終阿裡實現實際營收127.61億美元, 超出預期。

在體量如此龐大的情況下仍然實現同比增長56%。

特別是在2017年第四季度阿裡經歷了第一個跟“新零售”掛鉤的雙十一, 新零售概念的發展也成為了阿裡日後的發展方向。

統計資料顯示, 2017年雙十一, 通過支付寶完成的成交總額同比增長39%達1682億元(合259億美元)。 其中, 全天支付總筆數達14.8億, 全天物流訂單達8.12億,

交易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和地區。

雙十一等購物節的再一次成功, 拉升了阿裡本季度的財務資料。 本季度阿裡天貓資料繼續增長, 實物商品的GMV同比增長43%。

新零售押注未來

營收大漲不僅來源於雙十一線上電商業務的拉抬, 也來自這一年阿裡重點佈局新零售的初步成果。 雖然才剛剛起步, 新零售也帶動了該季營收的增長。 阿裡CEO張勇表示, 目前為止阿裡已形成天貓為天、菜鳥為地、全市場全管道的新零售佈局。

阿裡的新零售佈局包括了——線上天貓與線下一體化運營的品牌店;與銀泰打造的新零售百貨業;與蘇寧合作城鄉數碼電器領域;盒馬大潤發為代表的跟天貓超市結合起來的食品快消領域;打通農村供應鏈和消費鏈的村淘;改造夫妻老婆店的智慧小店……

2017年第四季度正好是阿裡巴巴踐行新零售最關鍵的攻堅時刻。 截至2017年底, 阿裡在新零售領域最重要的“試驗田”已經開設了25家店鋪;斥資224億港幣領投大潤發母公司, 聲稱將運用互聯網技術“武裝”大潤發440家門店。

盈利影響股價

儘管從營收看阿裡上季度財報表現不錯, 然而阿裡巴巴股價卻大跌了5.67%, 主要原因就是阿裡上季盈利未達預期, 再加上美股週四大行情下跌, 也算是回吐了上個月的漲幅。

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 阿裡巴巴2017年Q4每股攤薄收益位人民幣9.2元(約合1.41美元),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 每股攤薄收益為人民幣10.61元(約合1.63美元)。 然而按照此前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平均水準顯示, 阿裡巴巴集團2017年Q4每股收益將達到1.67美元。

阿裡盈利不及預期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非電商業務虧損嚴重, 2017年Q4, 非電商業務營收合計達97.8億, 占總營收的12%, 然而包括雲計算、數字文娛、創新業務等部分的非電商業務卻處在虧損之中, 日虧3600萬;創新業務甚至出現營收負增長,或將面臨重大調整。

雲計算和數字文娛雖然營收增長,但是想要維持高增長就必須加大投入讓利燒錢,這也是阿裡這一塊業務虧損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成本、費用的明顯上升。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逐漸消退,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線上獲客也越來越難。阿裡營收成本占比同比擴大了6%左右,行銷費用也增加了2%,可見電商成本上升絕非空談。

一方面,電商成本上升,但是阿裡營收仍然在高速增長,足以見得現在電商領域的馬太效應越來越嚴重了。另一方面,以新零售為戰略的線上線下結合的發展策略成為了阿裡、京東甚至騰訊等各路科技巨頭不約而同的選擇,激烈競爭的格局也墊高了市場成本。希望阿裡和騰訊都能好好發展,畢竟現在能夠代表中國企業站上國際舞臺的,這兩家公司絕對是佼佼者。

日虧3600萬;創新業務甚至出現營收負增長,或將面臨重大調整。

雲計算和數字文娛雖然營收增長,但是想要維持高增長就必須加大投入讓利燒錢,這也是阿裡這一塊業務虧損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成本、費用的明顯上升。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逐漸消退,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線上獲客也越來越難。阿裡營收成本占比同比擴大了6%左右,行銷費用也增加了2%,可見電商成本上升絕非空談。

一方面,電商成本上升,但是阿裡營收仍然在高速增長,足以見得現在電商領域的馬太效應越來越嚴重了。另一方面,以新零售為戰略的線上線下結合的發展策略成為了阿裡、京東甚至騰訊等各路科技巨頭不約而同的選擇,激烈競爭的格局也墊高了市場成本。希望阿裡和騰訊都能好好發展,畢竟現在能夠代表中國企業站上國際舞臺的,這兩家公司絕對是佼佼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