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也三橋敗也三橋”,“成也阿部敗也阿部”

作者:izumi/Anitama 封面來源:《王牌投手 振臂高揮》

動畫版《王牌投手 振臂高揮》(以下簡稱《大振》)自07年4月開播以來已經走過十載, 18年1月24日, Blu-ray BOX正式發賣。

日媒natalie安排了兩位主人公投手三橋廉、捕手阿部隆也的扮演者代永翼和中村悠一的對談, 傾聽二人回顧往事, 分析作品的魅力。 原文連結

對代永翼而言, “三橋廉”一角是其打響知名度的重要角色。 他與中村在為製作去年“MBS ANIME FES 2017”的宣傳冊, 一同接受採訪之時,

還並不知曉今年會推出BD BOX, 那時代永順口來了句“要是能出BD就好了”, 結果當場被對方告知, 會出!

中村提到, “MBS ANIME FES”上, 有段用第一季影像重新剪輯的短片, 要求他們現場配音。 正巧那時因動畫10周年紀念在進行免費配信, 他便趁機重看了一下, 依然覺得情節非常有趣, 且做得十分用心。

代永回憶起, MBS上別家舞臺的登臺嘉賓中, 也有當年《大振》的成員。 見面時的一聲“好懷念”, 說得他有種一言難盡的歡喜。 而出演泉孝介的福山潤, 都在擔心現在演不好泉了。 一旁中村補充, 除了福山, 同在會場的木村良平(西廣辰太郎的CV), 以及谷山紀章(花井梓的CV)也都一起趕來他們所在的後臺探望。

驀然回首, 十年匆匆。 按說10年很漫長, 但中村看來, 自己的感受也不過是“一晃十年了呀”。 畢竟一個人步入社會後的十載時光, 不比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那十年, 生活大都過得按部就班, 變化幅度不大, 雖然, 眼前這位業已成為已婚人士。 代永立馬聽出中村話中酸溜溜的意味, 轉而又說, 原作目前尚在連載, 遇到甲子園賽季時動畫版也會重播,

因而給人“雖已完結又未完結”之感, 仿佛作品中的登場人物依舊在極緩慢地成長著。

接下來, 開啟回顧模式。 代永分析, 十年前, 像三橋這樣的角色, 在動畫及棒球漫畫中還實屬罕見, 讓人不由得好奇, 這麼一個集各種矛盾于一身的主人公, 會以何種方式帶動情節的發展。 平日裡, 三橋同學總是一副戰戰兢兢的模樣, 可又的確打從心底熱愛棒球, 而偏偏棒球又是團體運動項目, 必須與人組隊, 可男主似乎天生患有社交障礙……。 好在, 三橋還是具備一名出色投手不可或缺的堅定意志。 總之, 配音時, 代永深切感到, 自己在一路守護著角色的成長, 同時也很能體會阿部君心中那份提心吊膽, 以及不耐煩。

聲優選拔第一輪, 中村是在事務所裡錄的音, 直到入圍試鏡第二輪, 他才開始閱讀原作, 且最初讓他很是困惑, 因為, 就像代永說的那樣, 這是一部前所未見的棒球漫畫。 首先, 人物內心獨白、對白巨多!估計比賽中職業選手也會有所交流, 但對於像中村這樣的棒球門外漢而言, 一般觀眾多數看個熱鬧,哪裡顧得上這麼多細節。而讀漫畫的時候,看到每一局都要經歷如此之多的拉鋸與心理戰,讓中村慢慢覺出了其中的妙趣。

代永也認同,樋口朝老師對精神面細膩入微的刻畫,與其他同類作品有很大不同。且阿部君運籌帷幄,率先排兵佈陣的策略也很新穎。外加兩人間的相處方式更是獨特,貌似一致,實則充滿各種分歧摩擦,甚而是雞同鴨講。另一方面,卻又能獲得夥伴們的鼎力支持。此外,“新建棒球部打敗常勝隊伍,勇闖甲子園”的劇情看著也挺叫人提神。

《大振》播出那會兒,中村還不是很懂棒球,之後在參與一些相關作品,積累了一定經驗值,回頭細想才發覺,要把《大振》這部劇拍得好看,絕非易事。因為,大段獨白、對白,直接影響動畫的節奏,這樣一來,就得依靠演出和臺本的趣味性來彌補。配音時,中村常常要對著阿部的靜止畫喋喋不休說上一大通,每次都很擔心出來的效果,可事實上,等看到動畫時,竟全然察覺不到!中村手中厚厚的臺本,以及連篇累牘的臺詞,代永都是目擊證人。中村忍不住吐槽,好像A part整個成了他的獨白表演,但隨即又說,能夠讓觀眾忘卻時間的流逝,只能說是演出手腕夠高明,並稱讚本片是一部將各種要素巧妙編排融合的優秀作品。

談到對對方所演的角色的印象。代永笑言,在三橋眼中,阿部君永遠是一個令其畏懼,且絕對不可違抗的存在。但卻也是最能讀懂三橋的人。在所有搭檔過的捕手中間,此人與眾不同,懂得如何調動投手之所長,而且,還是頭一個願意耐著性子傾聽自己意見的人。阿部那句“我會讓你成為真正的王牌投手”,久久縈繞在三橋心頭,讓他心存感激。倘若三橋能將這種心情明明白白傳達給阿部倒也罷了,偏巧三橋又是個標準的語殘。關於這點,儘管代永也時常替角色著急,但鑒於三橋還是高一新生,因而還是看好這對搭檔日後的磨合的。

與之相對,中村坦白,自己當年完全沒搞懂三橋的思考回路,這倒在代永的意料之中。時隔多年,再次接觸作品,中村仿佛因距離生出了的美感,對三橋的想法與訴求,至少是理解了許多。反觀阿部,說到底也不過毛孩子一個,並非完人,內心也還沒準備好容得下他人的空間。與其說阿部無容人之量,倒不如說,這孩子始終在做著,能否將對方納入到自己這個容器中去的判斷,但可以肯定是,這孩子日後還存在成長的空間。

代永這邊也在替三橋時刻細心觀察阿部的轉變。因受傷而沒能守住與三橋的約定,那一刻微妙的面部表情,投射出人物細緻複雜的情緒。況且,初中時期還發生過與搭檔榛名元希,因信任破裂而導致背叛的“榛名事件”,在阿部心中投下“不知何時會被投手出賣”的陰影,給人以沉重的感覺。

說起錄製現場的往事,代永立刻想到,自己老是受田島悠一郎CV下野紘的“捉弄”。每回都是下野拿話“招惹”代永,而作為一介新人的代永,不知該怎樣接茬,便窘在那裡不知所措。這下,下野只得自己挖坑自己埋,拯救自己製造的尷尬冷場,真叫“自作自受”。中村在旁來了句,“那傢伙簡直成天在夢遊!”,代永笑著解釋,原來,下野前輩有很多次錯過配音。每當大夥尋思著,“田島咋不出聲呀”,這才看到下野慢吞吞走上來,便忍不住吼他,“你小子(搞毛線啊)!”。

代永覺得,劇裡媽媽軍團誇自家兒子的段落也很搞笑。再有,因為聲優陣裡除了百枝教練的CV早水理沙和筱岡千代的CV福圓美裡外,幾乎沒女聲優,於是,男聲優們便像在男校裡那樣,明目張膽地拿百枝教練的胸部當談資。中村卻一口咬定,大家是認真工作的!

代永說,由於不是每位聲優都熟悉棒球,多數時候大家都是向精通的人請教。中村就對棒球一竅不通,就經常找玩棒球或棒球球迷求教,主要還是為了阿部的臺詞裡棒球用語占比較大。聽到“ナイスピッチー”(好球),“しゃーす”(請多關照)這樣的棒球部用語,大家又會討論高中棒球部的部員們到底是怎麼說的(在別家的訪談中,代永介紹,“ナイスピッチー”實際上是說成“ナイピッチー!”的),而且有時還會饒有興味地討論,這些用法在語法上是否說得通。

另據中村透露,在錄看臺啦啦隊的助威聲時,因為臺本上並未明確指示板凳隊員的人員構成情況,所以,聲優們只好根據當下一刻畫面中出現的隊員,以及成功上壘隊員,下一棒該輪到誰等資訊用排除法反推,然後再配。

據代永講,很多時候,並不是聽水島努監督發號施令,而是由代永帶頭,大家先依照自身的理解彩排一遍,再讓監督做評判。而水島監督恰好曾經打過棒球。雖說《大振》的動畫版相當忠於原作,但因受到播出時長的限制,不得不做一些刪減,此舉往往會使銜接顯出牽強。此時,就得沿用體育類動畫中常見的做法,由懂行的球迷當場說出自身的見解,如,“此處不應有傳球”等,與現場工作人員發生“意見碰撞”。因為,就算看片子的觀眾未必全都在意此種細節,但作為製作者一方,還是應該讓對棒球在行的看官們覺察不出違和感與漏洞才對。

談及表演的難點,代永覺得,三橋用的擬音占比大,說話斷句又老也不踩在正常的點上,外加心裡活動頻繁,因而,要演出內心獨白與正常臺詞間的區別,對當年出道不久的自己來說,是極大的考驗。代永清楚,純技巧的部分自己還不是很拿得出手,可轉念一想,這反倒是件好事。三橋是一名剛加入新成立棒球部的高一新生,而自己則剛剛聲優出道,孤立無援的心境恰巧不謀而合。這種情況下,越是一張白紙的“生手”,便越能揣摩三橋的心事,也就越像三橋。面對陌生環境,代永同樣滿懷不安,同樣苦於不知如何與同行溝通,全憑著一股子蠻勁死命支撐。回頭想來,彼時能夠咬牙堅持演完,實屬不易。

中村給出的結論相對中肯,說三橋在言談舉止方面,同其他角色有顯著區別,其中絕對有技術覆蓋的成分。而另一方面,三橋動輒心慌意亂,六神無主,舉止異于常人等特質,又與代永這樣的新人匹配度極高。

要知道,試鏡階段,原作樋口朝老師對劇中每個角色的甄選都超級頂真,能被老師親自選中,代永自是感謝萬分。與此同時,他也深感肩頭責任重大。不誇張地說,《大振》一劇“成也三橋敗也三橋”,因此,既然接手,便不允許失敗。幸運的是,觀眾們大都認可了代永的演技,讓他感到沒有白白吃苦。

而中村飾演的阿部君卻是個瞅誰都不順眼的角色。只因中村當初在錄音棚真跟誰都急,一踩便著,代永便稱其為“火藥桶”。中村調侃,自己最近總算是有那麼點大人樣了,換做從前,只要一進到錄製現場,就會把自己對面所有的staff視作仇敵,隨時準備來一場廝殺!一旁的代永急忙提醒他注意措辭,可中村分明還嫌不過癮,揚言在配音時絕不可在敵前露出半點破綻!代永隨後對中村在演阿部君時表現出的攻擊人格還是予以了肯定。

不過,話說回來,中村坦言在演阿部時,自己並沒感到有多麼費力。而且,他覺得,不單單是自己,在整個錄製過程中,監督對哪個角色都沒有妄加指摘。這點得歸功於《大振》對配音演員的精挑細選。據說,片中主要聲優名單都是在細心聽取樋口朝老師,水島努監督,以及音響監督三位元意見的基礎上慎重擬定的。有了這一層嚴格把關,一旦開錄起來,便可節省下很多指導的功夫。所以,儘管現場包括中村在內,聚集了一大群表演尚欠火候的新人,監督他們即便給出建議,也都是“對事不對人”。即,並非針對角色塑造本身,而是告知演員,角色在該種情形下應採取的反應。中村至今記得,自己被監督指出過,“不要把獨白僅僅簡單地當獨白處理,而是要演出獨白中的戲份”,就是說,不能光機械式地傻念旁白,而要演繹出其中的臨場感。這話一下點醒了中村,在後續劇情中,他都格外加了小心。但監督的建議也僅此而已。換而言之,只要由著中村性子演,就是活生生的阿布君,且此法同樣適用於本片的其他聲優,比如,下野演的田島。

需要說明的是,對角色的具體要求,樋口老師會事先羅列出詳細明瞭的方案,諸如“XXX的聲線偏高”。可到了聲優這邊,但凡是有聲作品,都不能只以角色為單位,而必須考慮聲音的整體平衡。既然代永纖細的聲音用到了三橋身上,那阿部就得相對選用沉著穩重的聲線,不然,就無法體現兩者的對比。然而,眾人在替補席齊聲聲援隊友之時,又不可以喊得分不出誰是誰。有了這一重顧慮,中村只得刻意加強語調的變化,因為,假如真把所演的角色模式化了,演起來真會累死。幸而樋口老師不會給演員施加演戲之外的壓力,所以,中村與代永只需將精力全部集中于角色生存的世界便可,這也是讓他們這些新人頗感幸運的地方。

再來聊聊很多粉絲多年來盼望動畫能出第三季的話題。代永本人也樂見其成,和粉絲們一樣,代永既關注棒球部這群孩子的成長,又很想與中村再度搭檔,還懷念田島君、泉君、花井君等人的聲音。

中村很現實,認為只要粉絲的呼聲足夠大,總有人會從中斡旋,而他本人也看好,只是有一點擔心,第二季都完結7年了,再開第三季,只怕沒人願意看。此處,代永突然插道,重頭再看自己先前的作品,總覺得有些戲就只有那時才演得到位,在MBS上表演現場配音時,已經覺出了與當初的不同。只能說,自己已經上了年紀,被歲月磨礪得成熟了。就看大家還能不能接受他現在的狀態……

中村表示,能夠以某種形式,向大家呈現出色的作品,終歸是件好事。代永生怕招致誤解,忙聲明,即便第三季的企劃拍了板,也不代表一定由他倆來演。中村也明白,相比10年前,各人的生活環境與社會角色都發生了很大轉變,由原本的莘莘學子進入職場打拼,女性觀眾中肯定有不少已嫁做人婦,轉而相夫教子。當然,只為這部分觀眾再開續作,也不乏美事一樁,但若要引起現今年輕一代的注意,還是應該改換聲優陣,從頭來過更妥當些。中村對是否由他們這批原班人馬參與看得很開,代永也希望能由新生代的聲優們帶熱作品。

總之,對於代永的聲優生涯而言,《大振》的的確確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作品,它讓“代永翼”這個名字從此在觀眾心目中植根。一想到自己初出茅廬便有幸遇上如此有趣的作品,代永便不免要感謝命運之神對自己的垂青。

當然,因此片的受益之人絕不止代永一人,中村覺得,自己今時今日的許多發揮,都可以追溯為對當日從《大振》一劇中習得的基本功的某種應用,且通過捕手阿部君記住“中村悠一”名字的觀眾也絕不在少數。並且,依託參演此劇時的上佳表現,中村及代永此後還從多家劇組順利接到了邀約。

不過,凡事都有其兩面性,《大振》的過於深入人心,有時也會給中村造成困擾。正所謂,“成也阿部敗也阿部”,因阿部一角入坑的粉絲當中,有好多人在謀求“阿部的克隆體”。但中村很明白,阿部隆也只屬於《大振》的世界,如果在自己擔任配音的其他作品中聽到有人說“很像阿部的感覺”,非但不是一種誇讚,反而令他極其厭惡。類似的評價越多,他便越會從心底生出排斥,並認定自己絕沒有照著阿部來演。作為一名被《大振》選中的聲優,中村想要堅守住這一底線。另外,當年正值BLCD走俏的年代,對於大眾總是將其與代永視作固定CP的觀念,中村也堅決要喊NG。正因為內心懷著對《大振》的珍視,敏感的“阿部”才更不想在別處與代永的“偶遇”中被強行配對,特懇請各位諒解。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0d42eac448aab9da?utm_source=toutiao

一般觀眾多數看個熱鬧,哪裡顧得上這麼多細節。而讀漫畫的時候,看到每一局都要經歷如此之多的拉鋸與心理戰,讓中村慢慢覺出了其中的妙趣。

代永也認同,樋口朝老師對精神面細膩入微的刻畫,與其他同類作品有很大不同。且阿部君運籌帷幄,率先排兵佈陣的策略也很新穎。外加兩人間的相處方式更是獨特,貌似一致,實則充滿各種分歧摩擦,甚而是雞同鴨講。另一方面,卻又能獲得夥伴們的鼎力支持。此外,“新建棒球部打敗常勝隊伍,勇闖甲子園”的劇情看著也挺叫人提神。

《大振》播出那會兒,中村還不是很懂棒球,之後在參與一些相關作品,積累了一定經驗值,回頭細想才發覺,要把《大振》這部劇拍得好看,絕非易事。因為,大段獨白、對白,直接影響動畫的節奏,這樣一來,就得依靠演出和臺本的趣味性來彌補。配音時,中村常常要對著阿部的靜止畫喋喋不休說上一大通,每次都很擔心出來的效果,可事實上,等看到動畫時,竟全然察覺不到!中村手中厚厚的臺本,以及連篇累牘的臺詞,代永都是目擊證人。中村忍不住吐槽,好像A part整個成了他的獨白表演,但隨即又說,能夠讓觀眾忘卻時間的流逝,只能說是演出手腕夠高明,並稱讚本片是一部將各種要素巧妙編排融合的優秀作品。

談到對對方所演的角色的印象。代永笑言,在三橋眼中,阿部君永遠是一個令其畏懼,且絕對不可違抗的存在。但卻也是最能讀懂三橋的人。在所有搭檔過的捕手中間,此人與眾不同,懂得如何調動投手之所長,而且,還是頭一個願意耐著性子傾聽自己意見的人。阿部那句“我會讓你成為真正的王牌投手”,久久縈繞在三橋心頭,讓他心存感激。倘若三橋能將這種心情明明白白傳達給阿部倒也罷了,偏巧三橋又是個標準的語殘。關於這點,儘管代永也時常替角色著急,但鑒於三橋還是高一新生,因而還是看好這對搭檔日後的磨合的。

與之相對,中村坦白,自己當年完全沒搞懂三橋的思考回路,這倒在代永的意料之中。時隔多年,再次接觸作品,中村仿佛因距離生出了的美感,對三橋的想法與訴求,至少是理解了許多。反觀阿部,說到底也不過毛孩子一個,並非完人,內心也還沒準備好容得下他人的空間。與其說阿部無容人之量,倒不如說,這孩子始終在做著,能否將對方納入到自己這個容器中去的判斷,但可以肯定是,這孩子日後還存在成長的空間。

代永這邊也在替三橋時刻細心觀察阿部的轉變。因受傷而沒能守住與三橋的約定,那一刻微妙的面部表情,投射出人物細緻複雜的情緒。況且,初中時期還發生過與搭檔榛名元希,因信任破裂而導致背叛的“榛名事件”,在阿部心中投下“不知何時會被投手出賣”的陰影,給人以沉重的感覺。

說起錄製現場的往事,代永立刻想到,自己老是受田島悠一郎CV下野紘的“捉弄”。每回都是下野拿話“招惹”代永,而作為一介新人的代永,不知該怎樣接茬,便窘在那裡不知所措。這下,下野只得自己挖坑自己埋,拯救自己製造的尷尬冷場,真叫“自作自受”。中村在旁來了句,“那傢伙簡直成天在夢遊!”,代永笑著解釋,原來,下野前輩有很多次錯過配音。每當大夥尋思著,“田島咋不出聲呀”,這才看到下野慢吞吞走上來,便忍不住吼他,“你小子(搞毛線啊)!”。

代永覺得,劇裡媽媽軍團誇自家兒子的段落也很搞笑。再有,因為聲優陣裡除了百枝教練的CV早水理沙和筱岡千代的CV福圓美裡外,幾乎沒女聲優,於是,男聲優們便像在男校裡那樣,明目張膽地拿百枝教練的胸部當談資。中村卻一口咬定,大家是認真工作的!

代永說,由於不是每位聲優都熟悉棒球,多數時候大家都是向精通的人請教。中村就對棒球一竅不通,就經常找玩棒球或棒球球迷求教,主要還是為了阿部的臺詞裡棒球用語占比較大。聽到“ナイスピッチー”(好球),“しゃーす”(請多關照)這樣的棒球部用語,大家又會討論高中棒球部的部員們到底是怎麼說的(在別家的訪談中,代永介紹,“ナイスピッチー”實際上是說成“ナイピッチー!”的),而且有時還會饒有興味地討論,這些用法在語法上是否說得通。

另據中村透露,在錄看臺啦啦隊的助威聲時,因為臺本上並未明確指示板凳隊員的人員構成情況,所以,聲優們只好根據當下一刻畫面中出現的隊員,以及成功上壘隊員,下一棒該輪到誰等資訊用排除法反推,然後再配。

據代永講,很多時候,並不是聽水島努監督發號施令,而是由代永帶頭,大家先依照自身的理解彩排一遍,再讓監督做評判。而水島監督恰好曾經打過棒球。雖說《大振》的動畫版相當忠於原作,但因受到播出時長的限制,不得不做一些刪減,此舉往往會使銜接顯出牽強。此時,就得沿用體育類動畫中常見的做法,由懂行的球迷當場說出自身的見解,如,“此處不應有傳球”等,與現場工作人員發生“意見碰撞”。因為,就算看片子的觀眾未必全都在意此種細節,但作為製作者一方,還是應該讓對棒球在行的看官們覺察不出違和感與漏洞才對。

談及表演的難點,代永覺得,三橋用的擬音占比大,說話斷句又老也不踩在正常的點上,外加心裡活動頻繁,因而,要演出內心獨白與正常臺詞間的區別,對當年出道不久的自己來說,是極大的考驗。代永清楚,純技巧的部分自己還不是很拿得出手,可轉念一想,這反倒是件好事。三橋是一名剛加入新成立棒球部的高一新生,而自己則剛剛聲優出道,孤立無援的心境恰巧不謀而合。這種情況下,越是一張白紙的“生手”,便越能揣摩三橋的心事,也就越像三橋。面對陌生環境,代永同樣滿懷不安,同樣苦於不知如何與同行溝通,全憑著一股子蠻勁死命支撐。回頭想來,彼時能夠咬牙堅持演完,實屬不易。

中村給出的結論相對中肯,說三橋在言談舉止方面,同其他角色有顯著區別,其中絕對有技術覆蓋的成分。而另一方面,三橋動輒心慌意亂,六神無主,舉止異于常人等特質,又與代永這樣的新人匹配度極高。

要知道,試鏡階段,原作樋口朝老師對劇中每個角色的甄選都超級頂真,能被老師親自選中,代永自是感謝萬分。與此同時,他也深感肩頭責任重大。不誇張地說,《大振》一劇“成也三橋敗也三橋”,因此,既然接手,便不允許失敗。幸運的是,觀眾們大都認可了代永的演技,讓他感到沒有白白吃苦。

而中村飾演的阿部君卻是個瞅誰都不順眼的角色。只因中村當初在錄音棚真跟誰都急,一踩便著,代永便稱其為“火藥桶”。中村調侃,自己最近總算是有那麼點大人樣了,換做從前,只要一進到錄製現場,就會把自己對面所有的staff視作仇敵,隨時準備來一場廝殺!一旁的代永急忙提醒他注意措辭,可中村分明還嫌不過癮,揚言在配音時絕不可在敵前露出半點破綻!代永隨後對中村在演阿部君時表現出的攻擊人格還是予以了肯定。

不過,話說回來,中村坦言在演阿部時,自己並沒感到有多麼費力。而且,他覺得,不單單是自己,在整個錄製過程中,監督對哪個角色都沒有妄加指摘。這點得歸功於《大振》對配音演員的精挑細選。據說,片中主要聲優名單都是在細心聽取樋口朝老師,水島努監督,以及音響監督三位元意見的基礎上慎重擬定的。有了這一層嚴格把關,一旦開錄起來,便可節省下很多指導的功夫。所以,儘管現場包括中村在內,聚集了一大群表演尚欠火候的新人,監督他們即便給出建議,也都是“對事不對人”。即,並非針對角色塑造本身,而是告知演員,角色在該種情形下應採取的反應。中村至今記得,自己被監督指出過,“不要把獨白僅僅簡單地當獨白處理,而是要演出獨白中的戲份”,就是說,不能光機械式地傻念旁白,而要演繹出其中的臨場感。這話一下點醒了中村,在後續劇情中,他都格外加了小心。但監督的建議也僅此而已。換而言之,只要由著中村性子演,就是活生生的阿布君,且此法同樣適用於本片的其他聲優,比如,下野演的田島。

需要說明的是,對角色的具體要求,樋口老師會事先羅列出詳細明瞭的方案,諸如“XXX的聲線偏高”。可到了聲優這邊,但凡是有聲作品,都不能只以角色為單位,而必須考慮聲音的整體平衡。既然代永纖細的聲音用到了三橋身上,那阿部就得相對選用沉著穩重的聲線,不然,就無法體現兩者的對比。然而,眾人在替補席齊聲聲援隊友之時,又不可以喊得分不出誰是誰。有了這一重顧慮,中村只得刻意加強語調的變化,因為,假如真把所演的角色模式化了,演起來真會累死。幸而樋口老師不會給演員施加演戲之外的壓力,所以,中村與代永只需將精力全部集中于角色生存的世界便可,這也是讓他們這些新人頗感幸運的地方。

再來聊聊很多粉絲多年來盼望動畫能出第三季的話題。代永本人也樂見其成,和粉絲們一樣,代永既關注棒球部這群孩子的成長,又很想與中村再度搭檔,還懷念田島君、泉君、花井君等人的聲音。

中村很現實,認為只要粉絲的呼聲足夠大,總有人會從中斡旋,而他本人也看好,只是有一點擔心,第二季都完結7年了,再開第三季,只怕沒人願意看。此處,代永突然插道,重頭再看自己先前的作品,總覺得有些戲就只有那時才演得到位,在MBS上表演現場配音時,已經覺出了與當初的不同。只能說,自己已經上了年紀,被歲月磨礪得成熟了。就看大家還能不能接受他現在的狀態……

中村表示,能夠以某種形式,向大家呈現出色的作品,終歸是件好事。代永生怕招致誤解,忙聲明,即便第三季的企劃拍了板,也不代表一定由他倆來演。中村也明白,相比10年前,各人的生活環境與社會角色都發生了很大轉變,由原本的莘莘學子進入職場打拼,女性觀眾中肯定有不少已嫁做人婦,轉而相夫教子。當然,只為這部分觀眾再開續作,也不乏美事一樁,但若要引起現今年輕一代的注意,還是應該改換聲優陣,從頭來過更妥當些。中村對是否由他們這批原班人馬參與看得很開,代永也希望能由新生代的聲優們帶熱作品。

總之,對於代永的聲優生涯而言,《大振》的的確確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作品,它讓“代永翼”這個名字從此在觀眾心目中植根。一想到自己初出茅廬便有幸遇上如此有趣的作品,代永便不免要感謝命運之神對自己的垂青。

當然,因此片的受益之人絕不止代永一人,中村覺得,自己今時今日的許多發揮,都可以追溯為對當日從《大振》一劇中習得的基本功的某種應用,且通過捕手阿部君記住“中村悠一”名字的觀眾也絕不在少數。並且,依託參演此劇時的上佳表現,中村及代永此後還從多家劇組順利接到了邀約。

不過,凡事都有其兩面性,《大振》的過於深入人心,有時也會給中村造成困擾。正所謂,“成也阿部敗也阿部”,因阿部一角入坑的粉絲當中,有好多人在謀求“阿部的克隆體”。但中村很明白,阿部隆也只屬於《大振》的世界,如果在自己擔任配音的其他作品中聽到有人說“很像阿部的感覺”,非但不是一種誇讚,反而令他極其厭惡。類似的評價越多,他便越會從心底生出排斥,並認定自己絕沒有照著阿部來演。作為一名被《大振》選中的聲優,中村想要堅守住這一底線。另外,當年正值BLCD走俏的年代,對於大眾總是將其與代永視作固定CP的觀念,中村也堅決要喊NG。正因為內心懷著對《大振》的珍視,敏感的“阿部”才更不想在別處與代永的“偶遇”中被強行配對,特懇請各位諒解。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0d42eac448aab9da?utm_source=toutiao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