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博國寶今亮相《國家寶藏》這三件聽聽專家解讀

原標題:南博國寶今晚亮相《國家寶藏》 這三件為何入選?聽聽專家解讀

大型文博綜合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在央視開播後, 受到觀眾的熱捧, 今晚7:30, 南京博物院精選的三件國寶將壓軸亮相《國家寶藏》。 記者昨向南京博物院工作人員打探得知, 今晚出現在節目中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和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就陳列在南京博物院的歷史館裡, 參觀者可以到展廳裡近距離欣賞其真容;而另一件國寶——《坤輿萬國全圖》在庫房裡, 目前沒有與公眾見面。

南博有18件“鎮館之寶”, 為何選擇這三件國寶參與比拼?記者邀請專家進行瞭解讀。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迄今發現最早一幅魏晉人物畫實物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1960年發現于南京西善橋宮山北麓東晉至南朝宋帝王陵一間墓室的南北兩壁, 分為兩幅, 嵇康、阮籍、山濤、王戎4人占一幅, 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4人占一幅。 畫面中, 人物以銀杏、槐樹、青松、垂柳、闊葉竹相隔, 他們都席地而坐, 但各自呈現出一種最能體現個性的姿態。

畫面中, 嵇康頭梳雙髻, 手彈五弦;阮籍口作長嘯狀, 一手支皮褥, 一手置膝上;山濤身前置一瓢尊, 一手挽袖, 一手執杯欲飲……磚畫生動形象。 專家說, 這組壁畫由約300塊磚拼成, 燒造時有“秘笈”, 例如, 在燒磚前要先把畫面繪出來, 然後把白描畫變成木模, 再用木模將畫面以線條的形式壓印在統一編號的磚坯上,

經燒制定型。 每塊磚背後都有編號, 燒成後, 按照編號順序嵌砌在墓壁上, 組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當年, 磚畫出土後, 專家們也是根據磚上的編號, 像“拼圖”一樣拼成。

【入選理由】這件國寶是迄今發現的最早一幅魏晉人物畫實物, 也是現存最早的竹林七賢人物圖。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影響了江蘇後世所有的文人士大夫, 這是文化的傳承, 體現了文人的情懷。

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被稱為“天下第一塔”

南京大報恩寺塔其美在塔形, 平面八角, 高九層;塔的覆瓦和拱門都用五色琉璃構件, 塔共用2000兩黃金做成。

1958年, 民工在聚寶山窯址挖出了大量琉璃構件, 上面均有層數和左右上下位置的墨筆字樣,

專家斷定為大報恩寺塔上的拱門構件。 這個拱門修繕復原後才展出的, 雄偉精緻, 非常引人注目。

拱門正中的琉璃上還雕刻著600多年前大報恩寺琉璃塔的模樣。 拱門上裝飾的動物分別為大鵬金翅鳥、龍子龍女、飛羊和白象。 這種動物造型, 叫做“六拏具”, 這是藏傳佛教美術的一個特有造型。

【入選理由】大報恩寺琉璃塔被譽為“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素有“中國之大古董, 永樂之大窯器”的美譽, 被稱為“天下第一塔”。 通過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可以讓世人瞭解, 明朝時南京作為都城的建築狀態和傳統工藝。

《坤輿萬國全圖》

國內唯一據刻本摹繪的世界地圖

《坤輿萬國全圖》是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獻給大明萬曆皇帝的禮物,

備受萬曆皇帝喜愛。 這幅地圖為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 這幅地圖所繪五大洲中, 各洲以不同顏色區分。

在地圖上, 利瑪竇繪製了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 在各大洋中, 繪有不同類型的帆船9艘, 在各個海域中還繪有鯨、鯊、海獅等海生動物15頭, 南極大陸上還繪有陸上動物大象、獅子、鴕鳥等8頭。 地圖上還以注釋的形式, 介紹了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 比如, 介紹了南美洲國家伯西爾(即巴西):“伯西爾, 此言蘇木。 此國人不作房屋, 開地為穴以居, 好食人肉, 但食男不食女, 以鳥毛織衣。 ”

除此之外, 在地圖圈外還繪有九重天圖、天地儀圖、日蝕圖、月蝕圖、赤道北地半球圖、赤道南地半球圖、中氣圖等小圖, 包羅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

開闊了當時國人的眼界。

【入選理由】《坤輿萬國全圖》是國內現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據刻本摹繪的世界地圖, 體現了當時的文化交融和交流。 這幅地圖還保留了母本的全部序跋, 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記者 陶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