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豬價開始上漲,養殖戶如何把握出欄節奏

豬價開始止跌, 有人大膽猜測豬週期或已經結束。 那麼養豬戶該如何把握出欄節奏?

這一輪豬週期時間長了, 而且出現了母豬存欄與價格的背離現象, 所以很多人認為豬週期經典運行態勢被打破, 豬週期已然是結束了。 其實並不儘然, 從實際的市場行情走勢來看, 豬肉價格自身的週期性尚未結束。

我們能繁母豬所對應的產能是生豬出欄量的先行指標。 從豬的生長週期來看,10個月前的能繁母豬存欄決定了當前的生豬供應。 從2015年環保拆遷以來,能繁母豬存欄開啟了下滑的趨勢,並持續至今,應該說存欄是少的, 豬價應該是漲的。 但是豬價走勢同能繁母豬存欄量出現不常見的背離情況。

反過來看, 就是豬價持續上漲後母豬存欄卻仍保持下滑趨勢;而豬價在母豬存欄仍保持低位且下行趨勢下也在下跌, 也就是說供給量是不緊缺的。 歸根結底,

供給增加——肉價下跌依舊符合豬週期的運行態勢。

短期來看, 養殖戶大可不必過於悲觀, 而且這兩天生豬價格已經開始止跌了, 這輪跌勢也即將告一段落。 無論是從豬價的正常運行規律需求還是市場的輿論, 屠宰企業都已經開始暫緩壓價之手了。

而且臘月下旬是豬肉需求的最旺季, 屆時消費的集中程度會非常明顯, 這必然都會豬價提振不小的動力。 再者從另一個方面來看, 這幾天的暴跌態勢其實到提前透支了節後的跌勢, 或許不失為一件好事情。 所以, 接下來養殖戶有序出欄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不過從長遠來看, 隨著生產方式的改進, 生產效率的提高, 即使去除過剩的因素, 豬價總體是向生產成本靠近的,

這應該是大勢所趨!但是整個豬市都在變化, 屠宰、養殖戶與消費者之間的利益關係也必須要找到平衡才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