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永好、郭勇、劉漢元、李飆,講述2018風口與坑口的故事

四川線上消息2月4日, 川商總會2018經濟形勢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四川能投集團董事長郭勇、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海特高新董事長李飆圍繞“2018風口和坑口”的話題,

進行了探討。 四川線上摘錄了他們的精彩分享。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他們說虧了2000萬, 我說才虧2000萬, 怎麼不虧2個億?

兩年多前, 新希望集團成立了獨立創新的主體叫草根資本, 實行合夥人制。

最開始說當老闆, 他們興奮得晚上睡不著覺, 結果一年下來垂頭喪氣。 開會的時候請我說說, 我問他們怎麼樣, 說確實壓力太大, 不知道紅旗還能扛多久。 我說怎麼回事嘛, 他們說虧了2000多萬。 我知道不止虧了2000萬, 可能虧了5000萬。

當時我告訴他們, 才虧2000萬啊, 怎麼不虧2個億呢?假如說你們能做成一定的格局, 虧20個億都可以幹。

這一聽他們放下了心結。 又過了一年, 可以說格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他們充滿信心, 充滿激情, 提出了新的目標——再過五年再造一個新希望。 再造一個新希望是什麼概念?去年新希望銷售1000多億, 1500億的資產, 他們為什麼有這樣的底氣?通過佈局, 目前已經形成乳業、冷鏈物流、寵物、保健品和調味品五個產業板塊,

每個板塊都有一個合夥人隊伍, 這些合夥人隊伍做事情非常勤奮、敬業。 我們有理由相信五年會再造一個新希望。

四川能投集團董事長郭勇:

混改就像結婚, 領了證還少不了磕磕絆絆, 要用心經營

我理解混合所有制某種意義上像談戀愛, 談戀愛有幾個要求,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第一條是講門當戶對, 混改的時候要切忌一個心態, 一個窮丫頭一下進入豪門或者是傍大款。

第二, 混合所有制不是一混就靈, 也不是一混就了結。 就像結婚, 不是說拿了結婚證幸福生活就有保障, 還要兩口子繼續創造, 柴米油鹽弄在一起以後就要磕磕絆絆, 這時在深層的價值取向一致前提下的深度溝通就非常重要。

第三, 混的時候不要抱著佔便宜的心態。 比如說我現在跟中石油混, 中石油是多少萬億的企業, 我一混好像它的萬億都是我的資源, 那不是。 你要獲得資源一定要有道道, 不能是占大便宜的心態, 要把心態擺平和, 找到價值取向比較一致的合作物件, 這種混合就比較容易取得成功。

我們提倡一種什麼結合呢?國有民營的有機結合。 什麼叫有機結合?就是說結合以後, 不是我吃掉你, 也不是你吃掉我, 而是要製造共贏的格局, 這種共贏有可能是你贏的多一點, 我贏的少一點, 但是不會是一個贏一個輸的情況, 否則就混不起來。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

站在風口更要放平心態,腳踏實地

華為出來的時候,三星、蘋果已經一統天下了,結果華為後來居上,VIVO、OPPO也在國內躍升到第二位、第三位,加起來有可能排在第一位,整個在東南亞和其他國家來講也實現了對三星、蘋果的大範圍超越。

想想當年的摩托羅拉、諾基亞,再想想面臨壓力的蘋果,中國的體制創新、機制創新,以及13億腦袋成天開動創新,各行各業真正都讓全世界感到中國速度帶給他們的壓力以及可能的挑戰。

大家都看到整個中國東西南北風都在吹,有可能2018年和未來中國都會有很多風口,也會有很多機會,大家也有很多發展的空間。這個過程中也有很多風險,馬雲的背後有成千上萬數億的雲馬,雷軍背後有很多軍雷,成功的經驗、案例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但是都不能簡單複製翻版,所以放平心態,腳踏實地。我是誰,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我有哪些核心競爭力,我有哪些有別於別人的差異化的優勢,我認為還是我們川商隨時應該弄清楚的關鍵點。

海特高新董事長李飆:

任何一位企業家都有足夠時間創造偉大的企業

最近看《馬斯克傳》,給了我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提示。馬斯克做了移動支付,做發射火箭回收,把美國NASA航空系統全部打破,包括現在新能源領域裡邊最牛的特斯拉汽車。他的勇氣,他把握新經濟的能力,他對時代的看法,對我的影響很深。他正在用他的智慧和力量來改變我們的生活。

一個人怎麼能夠又做火箭,又做汽車,還做移動支付,六年的時間就可以讓一個人成為專家,一個企業一個商業模式如果組合成功以後,有效的運行,三年就可以奠定一個偉大的企業。今天科技和技術的進步對商業模式反覆運算的效率空前提升,比如馬雲從做黃頁到成就阿裡巴巴花了16年的時間,但是今天一個新的商業模式誕生到成為偉大的企業之間非常短,快則幾個月,多則三五年。

在新經濟時代和科技時代充滿了機會,我們任何一位企業家都有足夠的時間創造偉大的企業。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

站在風口更要放平心態,腳踏實地

華為出來的時候,三星、蘋果已經一統天下了,結果華為後來居上,VIVO、OPPO也在國內躍升到第二位、第三位,加起來有可能排在第一位,整個在東南亞和其他國家來講也實現了對三星、蘋果的大範圍超越。

想想當年的摩托羅拉、諾基亞,再想想面臨壓力的蘋果,中國的體制創新、機制創新,以及13億腦袋成天開動創新,各行各業真正都讓全世界感到中國速度帶給他們的壓力以及可能的挑戰。

大家都看到整個中國東西南北風都在吹,有可能2018年和未來中國都會有很多風口,也會有很多機會,大家也有很多發展的空間。這個過程中也有很多風險,馬雲的背後有成千上萬數億的雲馬,雷軍背後有很多軍雷,成功的經驗、案例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但是都不能簡單複製翻版,所以放平心態,腳踏實地。我是誰,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我有哪些核心競爭力,我有哪些有別於別人的差異化的優勢,我認為還是我們川商隨時應該弄清楚的關鍵點。

海特高新董事長李飆:

任何一位企業家都有足夠時間創造偉大的企業

最近看《馬斯克傳》,給了我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提示。馬斯克做了移動支付,做發射火箭回收,把美國NASA航空系統全部打破,包括現在新能源領域裡邊最牛的特斯拉汽車。他的勇氣,他把握新經濟的能力,他對時代的看法,對我的影響很深。他正在用他的智慧和力量來改變我們的生活。

一個人怎麼能夠又做火箭,又做汽車,還做移動支付,六年的時間就可以讓一個人成為專家,一個企業一個商業模式如果組合成功以後,有效的運行,三年就可以奠定一個偉大的企業。今天科技和技術的進步對商業模式反覆運算的效率空前提升,比如馬雲從做黃頁到成就阿裡巴巴花了16年的時間,但是今天一個新的商業模式誕生到成為偉大的企業之間非常短,快則幾個月,多則三五年。

在新經濟時代和科技時代充滿了機會,我們任何一位企業家都有足夠的時間創造偉大的企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