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瞭解什麼是規律型問題,你永遠不知道數學還能這麼考

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 我們一起來先看到典型例題:

觀察圖中正方形四個頂點所標的數位規律, 可知數2011應標在( )

解:通過觀察發現:正方形的左下角是4的倍數,

左上角是4的倍數餘3, 右下角是4的倍數餘1, 右上角是4的倍數餘2

∵2011÷4=502…3,

∴數2011應標在第503個正方形的左上角.

故選C.

考點分析:

規律型:圖形的變化類。

題幹分析:

觀察發現:正方形的左下角是4的倍數, 左上角是4的倍數餘3, 右下角是4的倍數餘1, 右上角是4的倍數餘2.

解題反思: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形的變化類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根據前面的數值發現正方形的每個角的規律, 這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然後再進一步計算。

規律型問題也稱之為歸納猜想問題, 或也叫觀察、歸納與猜想題, 此類題型最大特點:問題的結論或條件不直接給出, 而常常是給出一列數、一列等式或一列圖形的一部分, 然後讓考生通過觀察、分析、概括、推理、猜想等一系列活動, 逐步確定需要求的結論。

無論是平時的數學測驗, 還是中考, 規律型問題一直是中考數學熱點, 在試卷中多以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的形式出現, 能很好考查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考數學規律型問題, 典型例題分析2:

如圖, 四邊形ABCD中, AC=a, BD=b, 且AC丄BD, 順次連接四邊形ABCD 各邊中點, 得到四邊形A1B1C1D1, 再順次連接四邊形A1B1C1D1各邊中點, 得到四邊形A2B2C2D2…, 如此進行下去, 得到四邊形AnBnCnDn.下列結論正確的有( )

解:①連接A1C1, B1D1.

∵在四邊形ABCD中, 順次連接四邊形ABCD 各邊中點, 得到四邊形A1B1C1D1 ,

∴A1D1∥BD, B1C1∥BD, C1D1∥AC, A1B1∥AC;

∴A1D1∥B1C1, A1B1∥C1D1,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B1D1=A1C1(平行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A2D2=C2D2=C2B2=B2A2(中位線定理),

∴四邊形A2B2C2D2 是菱形;

故本選項錯誤;

②由①知, 四邊形A2B2C2D2是菱形;

∴根據中位元線定理知, 四邊形A4B4C4D4是菱形;故本選項正確;

③根據中位元線的性質易知, A5B5=A3B3/2=A1B1/4=AB/8, B5C5=B3C3/2=B1C1/4=BC/8,

∴四邊形A5B5C5D5的周長是2×(a+b)/8=(a+b)/4;故本選項正確;

④∵四邊形ABCD中, AC=a, BD=b, 且AC丄BD,

∴S四邊形ABCD=ab;

由三角形的中位線的性質可以推知, 每得到一次四邊形, 它的面積變為原來的一半,

四邊形AnBnCnDn的面積是ab/2n;

故本選項錯誤;

綜上所述, ②③④正確;

故選C.

考點分析: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菱形的判定與性質;矩形的判定與性質;規律型。

題幹分析:

首先根據題意, 找出變化後的四邊形的邊長與四邊形ABCD中各邊長的長度關係規律, 然後對以下選項作出分析與判斷:

①根據矩形的判定與性質作出判斷;

②根據菱形的判定與性質作出判斷;

③由四邊形的周長公式:周長=邊長之和, 來計算四邊形A5B5C5D5 的周長;

④根據四邊形AnBnCnDn 的面積與四邊形ABCD的面積間的數量關係來求其面積.

解題反思:

本題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與性質、矩形的判定與性質及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解答此題時, 需理清菱形、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係。

中考數學規律型問題,典型例題分析3:

相傳古印度一座梵塔聖殿中,鑄有一片巨大的黃銅板,之上樹立了三米高的寶石柱,其中一根寶石柱上插有中心有孔的64枚大小兩兩相異的一寸厚的金盤,小盤壓著較大的盤子,如圖,把這些金盤全部一個一個地從1柱移到3柱上去,移動過程不許以大盤壓小盤,不得把盤子放到柱子之外.移動之日,喜馬拉雅山將變成一座金山.

設h(n)是把n個盤子從1柱移到3柱過程中移動盤子之最少次數

n=1時,h(1)=1;

n=2時,小盤→2柱,大盤→3柱,小柱從2柱→3柱,完成.即h(2)=3;

n=3時,小盤→3柱,中盤→2柱,小柱從3柱→2柱.[即用h(2)種方法把中.小兩盤移到2柱,大盤3柱;再用h(2)種方法把中.小兩盤從2柱3柱,完成;

我們沒有時間去移64個盤子,但你可由以上移動過程的規律,計算n=6時,h(6)=( )

解:根據題意,n=1時,h(1)=1,

n=2時,小盤→2柱,大盤→3柱,小柱從2柱→3柱,完成,即h(2)=3=22﹣1;

n=3時,小盤→3柱,中盤→2柱,小柱從3柱→2柱,[用h(2)種方法把中.小兩盤移到2柱,大盤3柱;再用h(2)種方法把中.小兩盤從2柱3柱,完成],

h(3)=h(2)×h(2)+1=3×2+1=7=23﹣1,

h(4)=h(3)×h(3)+1=7×2+1=15=24﹣1,

以此類推,h(n)=h(n﹣1)×h(n﹣1)+1=2n﹣1,

∴h(6)=26﹣1=64﹣1=63.

故選C.

考點分析:

圖形的變化類;閱讀型;規律型。

題幹分析:

根據移動方法與規律發現,隨著盤子數目的增多,都是分兩個階段移動,用盤子數目減1的移動次數都移動到2柱,然後把最大的盤子移動到3柱,再用同樣的次數從2柱移動到3柱,從而完成,然後根據移動次數的資料找出總的規律求解即可。

解題反思:

本題考查了圖形變化的規律問題,根據題目資訊,得出移動次數分成兩段計數,利用盤子少一個時的移動次數移動到2柱,把最大的盤子移動到3柱,然後再用同樣的次數從2柱移動到3柱,從而完成移動過程是解題的關鍵,本題對閱讀並理解題目資訊的能力要求比較高。

要想正確解決此類問題,那麼大家就要對題目所給的具體結論進行全面、細緻的觀察、分析、比較,從中發現其變化規律,並由此猜想出一般性的結論,然後再給出合理的證明或加以運用。

縱觀近幾年的中考數學試題,規律型問題一般有數字猜想型、數式規律型、圖像變化猜想型、座標變化型等這麼幾種類型。不同類型的規律題解法上可能有差別,但本質上是一樣的。

如規律型問題一般都是給出一組具有某種特定關係的數、式、圖形,或是給出與圖形有關的操作、變化過程,要求通過觀察、分析、推理,探求其中所蘊涵的規律,進而歸納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結論。

從規律型問題本質上來看,考生在解答過程中需要經歷觀察、歸納、猜想、試驗、證明等數學活動,這就對考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認識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繫等提出要求。

中考數學規律型問題,典型例題分析4:

如圖(1),將一個正六邊形各邊延長,構成一個正六角星形AFBDCE,它的面積為1,取△ABC和△DEF各邊中點,連接成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如圖(2)中陰影部分;取△A1B1C1和△1D1E1F1各邊中點,連接成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F2,如圖(3)中陰影部分;如此下去…,則正六角星形AnFnBnDnCnEnFn的面積為1/4n.

考點分析:

相似多邊形的性質;三角形中位線定理;規律型。

題幹分析:

先分別求出第一個正六角星形AFBDCE與第二個邊長之比,再根據相似多邊形面積的比等於相似比的平方,找出規律即可解答。

解題反思:

本題考查的是相似多邊形的性質及三角形中位線定理,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知相似多邊形面積的比等於相似比的平方。

中考數學規律型問題,典型例題分析5:

如圖,動點P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按圖中箭頭所示方向運動,第1次從原點運動到點(1,1),第2次接著運動到點(2,0),第3次接著運動到點(3,2),…,按這樣的運動規律,經過第2011次運動後,動點P的座標是 .

解:根據動點P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按圖中箭頭所示方向運動,第1次從原點運動到點(1,1),

第2次接著運動到點(2,0),第3次接著運動到點(3,2),

∴第4次運動到點(4,0),第5次接著運動到點(5,1),…,

∴橫坐標為運動次數,經過第2011次運動後,動點P的橫坐標為2011,

縱坐標為1,0,2,0,每4次一輪,

∴經過第2011次運動後,動點P的縱坐標為:2011÷4=502餘3,

故縱坐標為四個數中第三個,即為2,

∴經過第2011次運動後,動點P的座標是:(2011,2),

故答案為:(2011,2).

考點分析:

點的座標;規律型。

題幹分析:

根據已知提供的資料從橫縱坐標分別分析得出橫坐標為運動次數,縱坐標為1,0,2,0,每4次一輪這一規律,進而求出即可。

解題反思:

此題主要考查了點的座標規律,培養學生觀察和歸納能力,從所給的資料和圖形中尋求規律進行解題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最後,大家一定要記住規律型問題的解題策略:根據已有的圖像與文字提供的資訊或解題模式,進行適當的正向遷移和歸納推理,並通過計算或證明解決實際問題。

需理清菱形、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係。

中考數學規律型問題,典型例題分析3:

相傳古印度一座梵塔聖殿中,鑄有一片巨大的黃銅板,之上樹立了三米高的寶石柱,其中一根寶石柱上插有中心有孔的64枚大小兩兩相異的一寸厚的金盤,小盤壓著較大的盤子,如圖,把這些金盤全部一個一個地從1柱移到3柱上去,移動過程不許以大盤壓小盤,不得把盤子放到柱子之外.移動之日,喜馬拉雅山將變成一座金山.

設h(n)是把n個盤子從1柱移到3柱過程中移動盤子之最少次數

n=1時,h(1)=1;

n=2時,小盤→2柱,大盤→3柱,小柱從2柱→3柱,完成.即h(2)=3;

n=3時,小盤→3柱,中盤→2柱,小柱從3柱→2柱.[即用h(2)種方法把中.小兩盤移到2柱,大盤3柱;再用h(2)種方法把中.小兩盤從2柱3柱,完成;

我們沒有時間去移64個盤子,但你可由以上移動過程的規律,計算n=6時,h(6)=( )

解:根據題意,n=1時,h(1)=1,

n=2時,小盤→2柱,大盤→3柱,小柱從2柱→3柱,完成,即h(2)=3=22﹣1;

n=3時,小盤→3柱,中盤→2柱,小柱從3柱→2柱,[用h(2)種方法把中.小兩盤移到2柱,大盤3柱;再用h(2)種方法把中.小兩盤從2柱3柱,完成],

h(3)=h(2)×h(2)+1=3×2+1=7=23﹣1,

h(4)=h(3)×h(3)+1=7×2+1=15=24﹣1,

以此類推,h(n)=h(n﹣1)×h(n﹣1)+1=2n﹣1,

∴h(6)=26﹣1=64﹣1=63.

故選C.

考點分析:

圖形的變化類;閱讀型;規律型。

題幹分析:

根據移動方法與規律發現,隨著盤子數目的增多,都是分兩個階段移動,用盤子數目減1的移動次數都移動到2柱,然後把最大的盤子移動到3柱,再用同樣的次數從2柱移動到3柱,從而完成,然後根據移動次數的資料找出總的規律求解即可。

解題反思:

本題考查了圖形變化的規律問題,根據題目資訊,得出移動次數分成兩段計數,利用盤子少一個時的移動次數移動到2柱,把最大的盤子移動到3柱,然後再用同樣的次數從2柱移動到3柱,從而完成移動過程是解題的關鍵,本題對閱讀並理解題目資訊的能力要求比較高。

要想正確解決此類問題,那麼大家就要對題目所給的具體結論進行全面、細緻的觀察、分析、比較,從中發現其變化規律,並由此猜想出一般性的結論,然後再給出合理的證明或加以運用。

縱觀近幾年的中考數學試題,規律型問題一般有數字猜想型、數式規律型、圖像變化猜想型、座標變化型等這麼幾種類型。不同類型的規律題解法上可能有差別,但本質上是一樣的。

如規律型問題一般都是給出一組具有某種特定關係的數、式、圖形,或是給出與圖形有關的操作、變化過程,要求通過觀察、分析、推理,探求其中所蘊涵的規律,進而歸納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結論。

從規律型問題本質上來看,考生在解答過程中需要經歷觀察、歸納、猜想、試驗、證明等數學活動,這就對考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認識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繫等提出要求。

中考數學規律型問題,典型例題分析4:

如圖(1),將一個正六邊形各邊延長,構成一個正六角星形AFBDCE,它的面積為1,取△ABC和△DEF各邊中點,連接成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如圖(2)中陰影部分;取△A1B1C1和△1D1E1F1各邊中點,連接成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F2,如圖(3)中陰影部分;如此下去…,則正六角星形AnFnBnDnCnEnFn的面積為1/4n.

考點分析:

相似多邊形的性質;三角形中位線定理;規律型。

題幹分析:

先分別求出第一個正六角星形AFBDCE與第二個邊長之比,再根據相似多邊形面積的比等於相似比的平方,找出規律即可解答。

解題反思:

本題考查的是相似多邊形的性質及三角形中位線定理,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知相似多邊形面積的比等於相似比的平方。

中考數學規律型問題,典型例題分析5:

如圖,動點P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按圖中箭頭所示方向運動,第1次從原點運動到點(1,1),第2次接著運動到點(2,0),第3次接著運動到點(3,2),…,按這樣的運動規律,經過第2011次運動後,動點P的座標是 .

解:根據動點P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按圖中箭頭所示方向運動,第1次從原點運動到點(1,1),

第2次接著運動到點(2,0),第3次接著運動到點(3,2),

∴第4次運動到點(4,0),第5次接著運動到點(5,1),…,

∴橫坐標為運動次數,經過第2011次運動後,動點P的橫坐標為2011,

縱坐標為1,0,2,0,每4次一輪,

∴經過第2011次運動後,動點P的縱坐標為:2011÷4=502餘3,

故縱坐標為四個數中第三個,即為2,

∴經過第2011次運動後,動點P的座標是:(2011,2),

故答案為:(2011,2).

考點分析:

點的座標;規律型。

題幹分析:

根據已知提供的資料從橫縱坐標分別分析得出橫坐標為運動次數,縱坐標為1,0,2,0,每4次一輪這一規律,進而求出即可。

解題反思:

此題主要考查了點的座標規律,培養學生觀察和歸納能力,從所給的資料和圖形中尋求規律進行解題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最後,大家一定要記住規律型問題的解題策略:根據已有的圖像與文字提供的資訊或解題模式,進行適當的正向遷移和歸納推理,並通過計算或證明解決實際問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