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春走基層丨合肥這裡的菜市不一樣,買菜如同逛商場

點擊上方藍字“安徽發佈”關注我們

明亮的光線、整齊的規劃、乾淨的環境, 走進合肥市蜀山區翠庭園農貿市場, 竟然有種逛商場的感覺。 近日, 曾經“髒亂差”的農貿市場提檔升級改造完工, 華麗變身。

本命年迎來新妝容

對於合肥市茂蔭路、龍圖路附近的居民來說, 翠庭園菜市場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家裡的茶米油鹽醬醋茶都在這裡置辦。

“一日三餐離不開菜市場, 好多攤主都熟悉了, 好菜好肉都給我預留。 ”家住翠庭園社區的童阿姨是菜市場的老顧客, 買完菜, 她又來到一個乾果攤前。 翠庭園菜市場貨源充足,

物品豐富, 對於不習慣逛超市的中老年人來說, 這裡能滿足他們的一切日常需求。

“現在環境比以前乾淨了, 買起來更舒坦, 置年貨不去超市了, 就在這裡買。 ”童阿姨說。

翠庭園菜市場在2005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占地約5400平方米, 隨著時間的推移, 市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菜市場的缺陷逐漸出現:設施設備老化、市場容量不足、佈局不合理、配套設施不齊全、存在髒亂差現象。 讓周邊來買菜的街坊鄰居感到不便。

翠庭園菜市場在它的本命年, 進行了一次大換裝。

2017年11月, 蜀山區對該菜市場提檔升級, 涉及室內(外)立面(地面)整修翻新, 頂屋防水重新鋪裝, 排汙系統重新改道, 公廁重新裝修, 給排水、消防系統更換, 門頭店招牌統一製作等,

改造總面積約4000多平方米。

內外兼修, 買菜變得更便利

2月4日上午, 記者來到翠庭園菜市場, 正值早市高峰期, 整齊劃一的功能區內, 繁忙而有序地進行著各種交易。 如同超市的購物環境, 通透光亮, 一目了然。

在熙熙攘攘的交易畫面之下, 記者看到這裡除了“硬體”提升, 還有“軟體”升級。

記者在現場瞭解到, 改造後的菜市場增設全方位監控系統、公共廣播系統、智慧化水電錶系統, 新建農殘快檢室1個, 校秤、諮詢、修鎖、小家電維修等便民服務區8處。

如今, 翠庭園農貿市場有門面46間、攤位300多個, 設有蔬菜、水果、熟鹵品、豆製品、鮮肉、水產、牛羊肉、白條禽類、禽蛋類、糧油乾貨、調味品、日雜等多個經營區域。 通過改造提升, 翠庭園農貿市場環境、設施、功能、管理均得到了有效改善。

下一步, 蜀山區將加強對菜市場管理人員和市場經營戶的培訓, 增強管理人員和市場經營戶的職業道德和文明經商意識。 綠怡居、匯林閣和嘉和苑等菜市場也將參照示範菜市場標準進行改造。

過去一年, 多家菜市場舊貌換新顏

農貿市場是萬千市民的“菜籃子”, 從去年起, 合肥市委、市政府將城區農貿市場建設改造納入為民辦實事事項和城市管理提升年重點工作。

合肥城區目前共有123家農貿市場, 在提檔升級的過程中, 便民、惠民、利民的主副食品供應生態環境已經悄然形成, 為市民帶來幸福感的提升。

潛山北路農貿市場, 位於潛山北路與史河路交叉口, 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

總投資超過500萬元, 是按照合肥市《示範菜市場設置與管理規範》要求新建的農貿市場, 也是一家硬體設施先進、運營管理科學的農貿市場。

這裡配備了直達貨物電梯、顧客手扶電梯、LED電子屏、中央空調、排風系統等公共配套設施。 農貿市場在招商時, 對入駐商戶都有從業年限和經驗的要求。 而且所有商戶所售的商品都明碼標價, 同時每個攤位也都可以實現網路支付。

位於高新區的興園農貿市場, 每天要服務兩萬多居民。 為了讓周邊居民有一個良好、安全的買菜環境, 興園農貿市場對農貿市場內的原有硬體進行了升級改造, 安裝了自動開關的頂棚, 打開頂棚可以保證農貿市場內的採光充足, 關閉頂棚可以保證商戶的菜不被曬。

(記者 魏笑君)

往期精彩回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