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物修復傳承,與孤獨為伍,與夢想同行

逃離故紙堆的年輕人

浙江杭州, 西子湖畔。

除了幾家知名餐廳, 孤山路上還有扇並不起眼的鐵門。 招牌上寫著“國家古籍保護人才培訓基地”, 走進這座蘇州園林風味的小院, 沿著木頭臺階踏上一棟紅磚樓二層, 正是浙江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

做古籍修復是怎樣的體驗?“沒什麼感覺, 很枯燥, 所以我都戴耳機。 ”96年出生還戴著牙套的陳澤亮, 有些放不開。 “你來得不是時候。 ”陳澤亮告訴我, 他報考了中國美院的研究生, 主攻美術文獻學和藝術史, 採訪當晚考試結果即將揭曉, 他有些急切。 一旦考上, “走, 肯定要走。

”先讀研再考博, 畢業後進高校圖書館工作, 這是陳澤亮給自己制定的人生計畫。

“你走後, 這裡老師們怎麼辦?”

“他們還很能幹, 也很支持我的決定。 ”

“那要重新招人。 ”

“不好意思, 很難再招到了。 ”陳澤亮直言。 “但這不是應該由我來思考的問題。 你知道嗎?我在這待了兩年, 看到很多人來了又走, 為什麼呢?我認為這是國內很多圖書館、博物館需要思考的。 ”

“你覺得怎樣才能留住年輕人?”

“首先要提高待遇。 ”

“然後呢?”

“沒了。 ”他想了想, “我覺得這只是時間問題。 都說在圖書館工作清貧, 清和貧是兩件事。 一是要耐得住寂寞, 還要忍受得了工資。 ”陳澤亮說自己很無奈:“你問我熱不熱愛這個工作, 我熱愛。 情懷是有的, 但情懷支撐不了多久。 ”

陳澤亮剛去了趟大理大學,

“那邊只要博士生去, 年薪30萬起, 還加購房補貼30萬, 空氣好得不得了, 蒼山腳下, 面朝洱海。 ”不過, 他又轉念一想, “欲望這種東西是永遠滿足不了的。 ”

“電視臺採訪時, 我就一直想傳達一句話, 但可能你也不會寫。 ”

“你傳吧。 ”

“我覺得做這行的人很不容易, 比如日積月累身體的勞損。 這不像紀錄片裡看著那麼美。 社會對這個行業過度關注, 會帶來某種偏差, 大家把這個工作神聖化了。 ”他有點激動, “我希望更多人看到它不好的地方, 這是應當被瞭解的另一面。 電視裡修復師光鮮亮麗, 仿佛不食人間煙火, 上次電視臺來把我拍得好像要獻身於這個行業似的, 難道人不吃飯不喝水嗎?”

“所以你沒太執著於這個工作?”

“難道我應該甘願吃苦和清貧?”陳澤亮很明確自己想要什麼———改變現狀,

離開這裡。 “目前我應該回學校念書, 未來, 我想在喜歡的工作和報酬中找到平衡點。 ”

修書37載, 既寂寞又豐富

對於陳澤亮的離開, 他的老師兼古籍修復中心主管閻靜書早有心理準備:“他在這沒有正式編制, 屬於臨時工。 ”兩年前, 在省藝術職業學院兼課的閻靜書, 從40多名學生裡帶回陳澤亮。 “他對這行感興趣, 專注度也較高, 我覺得他做得下來, 館裡也需要年輕人。 ”如今, “他要走也沒辦法, 不能耽誤人家前程。 這是個雙向選擇, 心思老在外面, 書就修不好。 ”閻靜書看得很淡, “我們從不挽留。 ”

這不是閻靜書第一次看著年輕人離開。 “前兩年有個小張在這待了三四年, 各方面都很不錯,

最後也走了, 也是因為編制。 ”沒有編制, 在各省省級、地縣級文物單位是普遍現象。 沒有編制, 也意味著遠低於其他員工的福利待遇。 “我們這起碼要當編外人員3-5年, 經過考核和自查, 如果不接受, 就說明不適合。 ”

閻靜書的同事汪帆並不贊成這個看法:“還是要考慮現實, 三五年的付出卻不知道是否有結果, 還要面臨結婚生子買房等人生大事。 ”也曾當過臨時工的她, 對那段時間用了“絕望”二字來形容。

兩人最終達成一致———最好的解決之道, 莫過於國家在近年的大力財政扶持之外, 再給予政策上的支持:“能考進圖書館的未必喜歡修復, 能做修復的未必能考進圖書館。 如果不以學歷作為篩選的必要標準, 把最終選擇權和編制名額留給專業部門,

特殊人才特殊對待, 才更有機會留住優秀的年輕人。 ”

有人離開, 也有人選擇堅守。 上世紀80年代初入行的閻靜書, 已與“黴爛破書”打了整整37年交道, 是浙江省內從業時間最長、也是技藝數一數二的古籍修復師。 “做我們這行除了苦練加心靈手巧, 還要耐得住寂寞。 外面世界的誘惑那麼多, 我們也不是生活在真空, 總要經過幾次動搖才會歸於平靜。 ”她笑言自己也曾動搖過, 但最終還是留了下來, 因為“修書心裡很安心自在, 不需和人打交道。 ”

讓閻靜書和同事們更自豪的是, 2014年來, 他們對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紙張進行調查採樣, 檢測了19個省份、25家傳統手工紙生產商107種紙樣, 從中選擇了11個省份的17種適用於古籍修復的紙張進行採購, 並將其中146種紙張進行進一步分類、編碼,配以實物出版,這也是國內唯一一部附有實物對照的修復工具書。

如今,浙圖古籍修復中心不僅要擔任對於本館圖書修復的工作,還肩負著面向全省培養人才、配送紙張的責任。無論如何,時代在進步,國家的扶植力度在加大,行業正被越來越多人認可,年輕人總還會招到的。離去總是令人唏噓的,但閻靜書仍然感到樂觀。“我年輕時也沒那麼喜歡修書,做著做著,就會發自內心地愛上這份工作。我想,大家找到彼此適合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這份工作,錯過了可能遺憾終生

春節前的某個週二晚上,已經閉館的上海博物館內燈火通明,在明清傢俱展廳,馬如高和徒弟賈濤準備開始一年一度的保養工作。退去了潮水般的觀眾,展廳裡顯得格外空曠,幾百年前的紅木傢俱在燈光下呈現出溫潤迷人的光澤。

保養工作要持續整整四天,為了不影響觀眾參觀,都在夜裡進行。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並不容易,明清傢俱尤其是清代傢俱雕刻紋飾極其複雜,還有不少鏤空,要將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到位,需要充足的耐心。

作為上海博物館第四代木器修復師,馬如高也有著和閻靜書同樣的苦惱。這些年來,他前後收過5個徒弟,最終都離他而去,如今只有賈濤一人。兩年前,馬如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還想再招一個徒弟,至今未能如願。

馬如高給我們講了個12年前的小故事。賈濤之前的徒弟是個80後上海小夥,剛來工作時,馬如高特意關照他,如果同學問,你就說自己是修文物的,別說是木工。到了週末,小夥子同學聚會,還是忍不住吐了苦水:正在學使用鉋子鋸子,弄得手上全是水泡。同學問,這樣還找得到女朋友?

到了下禮拜一,小夥子就再沒出現在工作室,手機關機,悶頭在家睡覺。這份工作,他堅持了五天。馬如高的師傅朱福賢說,要不再去他家做做工作吧?馬如高想想還是放棄:“好像我們求人來一樣,就算把他求回來了,心思不在這裡有什麼用?”小夥子離開後,馬如高還有陸續聽到他的消息———當了兩年兵,退伍後就業困難,還有意再回來修木器,馬如高婉拒了。

談及徒弟們的紛紛離開,“失落總歸有一點的。我心想,接觸文物是非常好的事情,更何況這工作來之不易。如果錯過了,可能是終身遺憾。”馬如高說。今年55歲的他老家在江蘇鹽城,90年代初期來到上海搞裝潢,因有一身過硬的木工技術還當了領班,恰逢當時上博有一百多件傢俱展品亟待修復,於是被推薦進入館內,成為第三代傳人朱福賢的徒弟。

如今,當年裝修隊的朋友都當上老闆賺了大錢,馬如高還守著一堆破木頭日復一日地幹活,讓他印象最深的一件文物———清代紫檀木雕刻成的蓮葉龍紋寶座,足足花了8個月才完工,庫房裡還有幾百件殘舊傢俱等待被修復。馬如高說自己並不後悔:“他們有他們的財富,可歷史文化這方面就不如我。”更何況,經他手裡重獲新生的,都是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文物傢俱,這何嘗不是另一種財富呢?

不與時代為敵,老行業也可以搞創新

所幸的是,賈濤尚無去意。剛到而立之年的他,喜歡書法和傳統文化,看起來比同齡人更穩重沉默一些。賈濤喊馬如高,不叫老師,而叫師父。“拜過了師就是師父了,是父親的父,不是師傅的傅。”他們向我強調,這也是上博的傳統之一。

過去有句老話,教會徒弟餓死師父,馬如高卻不以為然。“現在不一樣了,我作為師父,總是要讓徒弟儘量學到更多更好,徒弟技術好了,說明我教得好。出去後人家問他跟誰學的?哦,說是跟馬如高學的,我們當師父的臉上才有光彩呢。”

在上博位於龍吳路修復中心的工作室裡,師徒二人就這樣安安靜靜地相處了數年。“平時各做各的,遇到不懂的他來問我,有時候也互相商量商量。”馬如高對眼前的這個徒弟還算滿意,按百分制來算,“他80分以上吧,這已經很高啦!”

馬如高坦言自己是十分嚴格的師父,經常對學生挑刺,“有時已經做得近乎完美了,我還要找出點毛病來,讓他再努力一點,推他再往上走一步。”他說這並非苛責,“師父對徒弟每句話都是真心的,絕不會把他往水裡推。”

畢業于蘇州藝校的賈濤也是個上海小夥,他說自己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覺得挺有共鳴。但除了媒體關注多了外,這片子並沒給工作帶來太大改變。他的同班同學,有進入博物館工作的,但更多的改了行。

“我在同學中成績算好的,買車卻是最晚的。倒是原來最調皮搗蛋的同學,畢業後做生意,全班第一個買了車。”賈濤很明白,自己從事的是如何冷門的一項工作,偶爾,他也會有與時代脫節的惶恐。“也許我們不屬於整個經濟發展趨勢的必要環節,但我還是甘願堅守,並且希望在專業上有所建樹。”

最近賈濤迷上了研究電腦繪圖和三維雕刻。前幾天,馬如高拿來一隻從他師傅那得到的雕花墨斗交給徒弟,讓他照著做只仿品,並用電腦雕刻,有意試試他的技術。成品出來,馬如高頗為滿意。賈濤想拿給我們看,半天沒尋見,再一看,墨斗已經被師傅精心做了舊,乍一看還以為是個老物件,兩人哈哈大笑。

“現在3D列印很火,以後利用到文物修復領域將是一個趨勢。在電腦雕刻的基礎上再進行手工修飾,可以省很大一部分人工,提高效率,”馬如高很開明,“當然傳統手工技藝是絕對不能丟的。”

賈濤和師父想法一致:堅守的同時,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他引用了《荀子·勸學》中的一句話: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只有善於利用工具,不要與時代和科學為敵,順應潮流而行,才能創新技藝,讓行業進步。”而這,大概正是傳承的意義吧。

高校也苦惱:學生多師資少

除了博物館圖書館的館內帶徒模式,如今,高校也成為了修復技藝傳承的重要基地。據資料顯示,“2005年起,上海、北京、南京、西安等地的院校相繼設立文物修復相關專業。全國有文物修復相關專業的職業院校超過25所。”然而,師資力量、生源招募、就業等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存在於高校裡的文物修復教育,又是怎樣一番光景?我們在復旦大學文博系古陶瓷修復工作室找到了答案。

儘管已是寒假,文博系高級實驗師俞蕙和學生周瑞旎仍在工作室裡忙碌。俞蕙是畢業于復旦文博系的碩士,主攻古陶瓷修復,目前教授本科生文物修復選修課。而她的學生周瑞旎,則來自上海大學的研二在讀,曾在湖南省考古所實習,本科就讀於視覺藝術學院。俞蕙曾是她的帶教老師,因此做研究生論文時,被上大的導師又“託付”給了俞蕙,在復旦進行實習。如此說來,周瑞旎算得上是“三校一館聯合培養”的成果。

春節將近,泡在工作室裡的俞蕙和周瑞旎,一個剛從冗繁的行政工作中解脫出來,一個離回老家時間尚早,一心惦記著寫論文。這對師生正在嘗試用新型的水性材料,代替以往有害的揮發性試劑,對陶瓷碎片進行粘著與補繪。“我對材料調配比較有研究,她的美術功底好,我們也是互相學習。”一隻小小的瓷瓶前,師生兩人挨在一起埋首討論,時而沉靜時而熱烈,更像一對好友。

俞蕙也一直關注著高校修復人才培養的有關情況:首先是學校師資配備的缺乏,各館所聘請來的修復傳承人只能兼任教師,教學力量仍相對薄弱。其次對口就業率不高,據不完全統計,文物遺產保護類相關專業在校生逾17000人,本科級以上學歷教育占34.9%,年畢業學生人數達4000餘人。但由於編制、待遇、地域等問題,對口就業率不超過25%。尤其博物館招聘要求通常碩士及以上學歷,經公務員統一招考。陳澤亮式的困境並非個案。

正道是滄桑,未來仍可期

一份來自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署名張曉彤、詹長法的《萬古傳物、百年樹人———淺談文物修復人才現狀及教育》論文中稱:2015開展的文博系統關於全國文物修復人員調研,參與調查的533家文博單位中,92%的單位認為文物修復人員配備不足。文物修復人員生存現狀並不樂觀———晉升空間狹窄、薪酬水準低下、職業地位偏低。

而與此相對的是,“超過50%的館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損害。近2000萬件館藏文物亟待修復而人員短缺的局面已如利劍高懸,數量眾多的不可移動文物中,待修文物單體或者藝術價值極高的構件附屬,需要文物修復專業人員的隱伏問題,也將隨著對文化遺產價值認識的不斷提高而呈現需求井噴之勢。”

問題種種,究竟作何解?俞蕙已有了自己的答案:一流傳承人才的培養勢必要在國家研究機構裡實現。院校的人才培養僅有3-5年的時間,學生必須踏入修復工作崗位,經前輩大師的指導和言傳身教,參與重要修復項目,積累豐富經驗,才能成就頂尖的修復水準。因此,高端人才培養還要依賴高等院校與一流博物館、圖書館的通力合作。“採用館校聯合方式,將高校教育與師徒制培養結合起來,或許可以成為日後培養優秀力量的有效途徑。”

俞蕙的古陶瓷修復選修課,每年只開放20人名額,在系內頗為搶手。她也常常“忽悠”一些讀文物保護或材料分析的研究生來工作室,“我說你們有空就來玩玩吧,上手多體驗,認知就會全面很多,可有的人慢慢就不來了。”她笑了起來。對她來說,最好的局面,並非課上學子濟濟一堂———主要也坐不下,而是這個工作室能夠物盡其用,不斷有人來,做一些他們需要的研究,持續它的運行。

“這堂課是一定要開下去的。”俞蕙更希望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法,儘量為學生們鋪平前路。“看起來,通過學習修復能找到一份工作的並不多,但如果能通過瞭解文物修復,對未來的工作有些加分,那也是很好的事。”

並將其中146種紙張進行進一步分類、編碼,配以實物出版,這也是國內唯一一部附有實物對照的修復工具書。

如今,浙圖古籍修復中心不僅要擔任對於本館圖書修復的工作,還肩負著面向全省培養人才、配送紙張的責任。無論如何,時代在進步,國家的扶植力度在加大,行業正被越來越多人認可,年輕人總還會招到的。離去總是令人唏噓的,但閻靜書仍然感到樂觀。“我年輕時也沒那麼喜歡修書,做著做著,就會發自內心地愛上這份工作。我想,大家找到彼此適合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這份工作,錯過了可能遺憾終生

春節前的某個週二晚上,已經閉館的上海博物館內燈火通明,在明清傢俱展廳,馬如高和徒弟賈濤準備開始一年一度的保養工作。退去了潮水般的觀眾,展廳裡顯得格外空曠,幾百年前的紅木傢俱在燈光下呈現出溫潤迷人的光澤。

保養工作要持續整整四天,為了不影響觀眾參觀,都在夜裡進行。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並不容易,明清傢俱尤其是清代傢俱雕刻紋飾極其複雜,還有不少鏤空,要將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到位,需要充足的耐心。

作為上海博物館第四代木器修復師,馬如高也有著和閻靜書同樣的苦惱。這些年來,他前後收過5個徒弟,最終都離他而去,如今只有賈濤一人。兩年前,馬如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還想再招一個徒弟,至今未能如願。

馬如高給我們講了個12年前的小故事。賈濤之前的徒弟是個80後上海小夥,剛來工作時,馬如高特意關照他,如果同學問,你就說自己是修文物的,別說是木工。到了週末,小夥子同學聚會,還是忍不住吐了苦水:正在學使用鉋子鋸子,弄得手上全是水泡。同學問,這樣還找得到女朋友?

到了下禮拜一,小夥子就再沒出現在工作室,手機關機,悶頭在家睡覺。這份工作,他堅持了五天。馬如高的師傅朱福賢說,要不再去他家做做工作吧?馬如高想想還是放棄:“好像我們求人來一樣,就算把他求回來了,心思不在這裡有什麼用?”小夥子離開後,馬如高還有陸續聽到他的消息———當了兩年兵,退伍後就業困難,還有意再回來修木器,馬如高婉拒了。

談及徒弟們的紛紛離開,“失落總歸有一點的。我心想,接觸文物是非常好的事情,更何況這工作來之不易。如果錯過了,可能是終身遺憾。”馬如高說。今年55歲的他老家在江蘇鹽城,90年代初期來到上海搞裝潢,因有一身過硬的木工技術還當了領班,恰逢當時上博有一百多件傢俱展品亟待修復,於是被推薦進入館內,成為第三代傳人朱福賢的徒弟。

如今,當年裝修隊的朋友都當上老闆賺了大錢,馬如高還守著一堆破木頭日復一日地幹活,讓他印象最深的一件文物———清代紫檀木雕刻成的蓮葉龍紋寶座,足足花了8個月才完工,庫房裡還有幾百件殘舊傢俱等待被修復。馬如高說自己並不後悔:“他們有他們的財富,可歷史文化這方面就不如我。”更何況,經他手裡重獲新生的,都是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文物傢俱,這何嘗不是另一種財富呢?

不與時代為敵,老行業也可以搞創新

所幸的是,賈濤尚無去意。剛到而立之年的他,喜歡書法和傳統文化,看起來比同齡人更穩重沉默一些。賈濤喊馬如高,不叫老師,而叫師父。“拜過了師就是師父了,是父親的父,不是師傅的傅。”他們向我強調,這也是上博的傳統之一。

過去有句老話,教會徒弟餓死師父,馬如高卻不以為然。“現在不一樣了,我作為師父,總是要讓徒弟儘量學到更多更好,徒弟技術好了,說明我教得好。出去後人家問他跟誰學的?哦,說是跟馬如高學的,我們當師父的臉上才有光彩呢。”

在上博位於龍吳路修復中心的工作室裡,師徒二人就這樣安安靜靜地相處了數年。“平時各做各的,遇到不懂的他來問我,有時候也互相商量商量。”馬如高對眼前的這個徒弟還算滿意,按百分制來算,“他80分以上吧,這已經很高啦!”

馬如高坦言自己是十分嚴格的師父,經常對學生挑刺,“有時已經做得近乎完美了,我還要找出點毛病來,讓他再努力一點,推他再往上走一步。”他說這並非苛責,“師父對徒弟每句話都是真心的,絕不會把他往水裡推。”

畢業于蘇州藝校的賈濤也是個上海小夥,他說自己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覺得挺有共鳴。但除了媒體關注多了外,這片子並沒給工作帶來太大改變。他的同班同學,有進入博物館工作的,但更多的改了行。

“我在同學中成績算好的,買車卻是最晚的。倒是原來最調皮搗蛋的同學,畢業後做生意,全班第一個買了車。”賈濤很明白,自己從事的是如何冷門的一項工作,偶爾,他也會有與時代脫節的惶恐。“也許我們不屬於整個經濟發展趨勢的必要環節,但我還是甘願堅守,並且希望在專業上有所建樹。”

最近賈濤迷上了研究電腦繪圖和三維雕刻。前幾天,馬如高拿來一隻從他師傅那得到的雕花墨斗交給徒弟,讓他照著做只仿品,並用電腦雕刻,有意試試他的技術。成品出來,馬如高頗為滿意。賈濤想拿給我們看,半天沒尋見,再一看,墨斗已經被師傅精心做了舊,乍一看還以為是個老物件,兩人哈哈大笑。

“現在3D列印很火,以後利用到文物修復領域將是一個趨勢。在電腦雕刻的基礎上再進行手工修飾,可以省很大一部分人工,提高效率,”馬如高很開明,“當然傳統手工技藝是絕對不能丟的。”

賈濤和師父想法一致:堅守的同時,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他引用了《荀子·勸學》中的一句話: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只有善於利用工具,不要與時代和科學為敵,順應潮流而行,才能創新技藝,讓行業進步。”而這,大概正是傳承的意義吧。

高校也苦惱:學生多師資少

除了博物館圖書館的館內帶徒模式,如今,高校也成為了修復技藝傳承的重要基地。據資料顯示,“2005年起,上海、北京、南京、西安等地的院校相繼設立文物修復相關專業。全國有文物修復相關專業的職業院校超過25所。”然而,師資力量、生源招募、就業等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存在於高校裡的文物修復教育,又是怎樣一番光景?我們在復旦大學文博系古陶瓷修復工作室找到了答案。

儘管已是寒假,文博系高級實驗師俞蕙和學生周瑞旎仍在工作室裡忙碌。俞蕙是畢業于復旦文博系的碩士,主攻古陶瓷修復,目前教授本科生文物修復選修課。而她的學生周瑞旎,則來自上海大學的研二在讀,曾在湖南省考古所實習,本科就讀於視覺藝術學院。俞蕙曾是她的帶教老師,因此做研究生論文時,被上大的導師又“託付”給了俞蕙,在復旦進行實習。如此說來,周瑞旎算得上是“三校一館聯合培養”的成果。

春節將近,泡在工作室裡的俞蕙和周瑞旎,一個剛從冗繁的行政工作中解脫出來,一個離回老家時間尚早,一心惦記著寫論文。這對師生正在嘗試用新型的水性材料,代替以往有害的揮發性試劑,對陶瓷碎片進行粘著與補繪。“我對材料調配比較有研究,她的美術功底好,我們也是互相學習。”一隻小小的瓷瓶前,師生兩人挨在一起埋首討論,時而沉靜時而熱烈,更像一對好友。

俞蕙也一直關注著高校修復人才培養的有關情況:首先是學校師資配備的缺乏,各館所聘請來的修復傳承人只能兼任教師,教學力量仍相對薄弱。其次對口就業率不高,據不完全統計,文物遺產保護類相關專業在校生逾17000人,本科級以上學歷教育占34.9%,年畢業學生人數達4000餘人。但由於編制、待遇、地域等問題,對口就業率不超過25%。尤其博物館招聘要求通常碩士及以上學歷,經公務員統一招考。陳澤亮式的困境並非個案。

正道是滄桑,未來仍可期

一份來自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署名張曉彤、詹長法的《萬古傳物、百年樹人———淺談文物修復人才現狀及教育》論文中稱:2015開展的文博系統關於全國文物修復人員調研,參與調查的533家文博單位中,92%的單位認為文物修復人員配備不足。文物修復人員生存現狀並不樂觀———晉升空間狹窄、薪酬水準低下、職業地位偏低。

而與此相對的是,“超過50%的館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損害。近2000萬件館藏文物亟待修復而人員短缺的局面已如利劍高懸,數量眾多的不可移動文物中,待修文物單體或者藝術價值極高的構件附屬,需要文物修復專業人員的隱伏問題,也將隨著對文化遺產價值認識的不斷提高而呈現需求井噴之勢。”

問題種種,究竟作何解?俞蕙已有了自己的答案:一流傳承人才的培養勢必要在國家研究機構裡實現。院校的人才培養僅有3-5年的時間,學生必須踏入修復工作崗位,經前輩大師的指導和言傳身教,參與重要修復項目,積累豐富經驗,才能成就頂尖的修復水準。因此,高端人才培養還要依賴高等院校與一流博物館、圖書館的通力合作。“採用館校聯合方式,將高校教育與師徒制培養結合起來,或許可以成為日後培養優秀力量的有效途徑。”

俞蕙的古陶瓷修復選修課,每年只開放20人名額,在系內頗為搶手。她也常常“忽悠”一些讀文物保護或材料分析的研究生來工作室,“我說你們有空就來玩玩吧,上手多體驗,認知就會全面很多,可有的人慢慢就不來了。”她笑了起來。對她來說,最好的局面,並非課上學子濟濟一堂———主要也坐不下,而是這個工作室能夠物盡其用,不斷有人來,做一些他們需要的研究,持續它的運行。

“這堂課是一定要開下去的。”俞蕙更希望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法,儘量為學生們鋪平前路。“看起來,通過學習修復能找到一份工作的並不多,但如果能通過瞭解文物修復,對未來的工作有些加分,那也是很好的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