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衡一號!傳說中的地震觀測星發射成功了

張衡一號在軌示意圖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

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少年星一號”、NewSat-4/5等六顆國內外的微小衛星。 “張衡一號”的成功發射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張衡一號”是我國全新研製的國家民用航太科研試驗衛星, 也是我國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計畫的首發星。 該星利用覆蓋範圍廣、電磁環境好、動態資訊強、無地域限制等優勢, 開展全球空間電磁場、電離層等離子體、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現象的監測, 為地震機理研究、空間環境監測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提供新的技術手段。 統計結果表明, 空間電磁擾動與地震發生具有明顯的相關性, 構建空間電磁監測體系對研究地震機理與空間電磁擾動的耦合關係,

提高地震孕育發生規律的研究和認識, 探索地震預測新方法有著重要意義。 同時, 該星探測資料也能為空間物理和地球物理研究提供重要資料支援。

“張衡一號”設計壽命5年, 具有多載荷集成、高精度定標等特點,

裝載有高精度磁強計、等離子體分析儀、高能粒子探測器等8種有效載荷。 此外, 衛星上還裝載了義大利高能粒子探測器, 將與中方研製的高能粒子探測器互為補充, 聯合開展探測。 中國國家航天局會同中國地震局等有關部門組建國際科學委員會, 開展探測資料的研發和應用。

“張衡一號”創造了我國衛星研製領域的多項首次, 總體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該星在國內首次實現低地球軌道衛星高精度電磁潔淨度控制, 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彌補了我國天基科學探測領域發展的一大短板, 對後續空間探測任務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首次實現在軌精確磁場探測,

衛星裝載高精度磁強計、感應式磁力儀載荷, 有望使我國第一次獲取十分寶貴的全球地磁場資料。 此外, 該星還在國內首次實現高精度電離層電子、離子原位探測。

以“張衡一號”命名電磁監測試驗衛星, 主要是為紀念中國古代科技代表人物張衡在地震觀測方面的傑出貢獻, 傳承張衡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科學家群體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內質。

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66次發射。

研製團隊合影

張衡一號衛星每5天實現對地球同一地點的重訪, 觀測區域可覆蓋地球南北緯65度內的區域, 重點觀測區域覆蓋我國陸地全境和陸地周邊約1000千米區域以及全球兩個主要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

跳出地球觀測地震, 張衡一號身肩三大重任

一是將建造全球電磁場和電離層監測平臺, 對中國及其周邊地區開展電離層多種物理量動態准即時監測;

二是開展全球7級、中國6級以上地震電磁資訊分析研究, 探索地震電離層回應變化的資訊特徵及其機理, 為地震觀測研究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三是研究地球系統特別是電離層與其它相關圈層相互作用及其效應,向航空航太、導航通信等相關領域提供空間電磁環境監測資料應用服務。

大家都在看

狗仔隊製造的娛樂新聞,該管管了!

只有31個微信好友、父母勸他多打遊戲!這名浙大男生簡直是清流…

女子在飯店勸阻吸煙被罵,這事就得“較真”!

(綜合人民日報用戶端、中國航太科技集團 ID:cascwx 作者:代振瑩)

為地震觀測研究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三是研究地球系統特別是電離層與其它相關圈層相互作用及其效應,向航空航太、導航通信等相關領域提供空間電磁環境監測資料應用服務。

大家都在看

狗仔隊製造的娛樂新聞,該管管了!

只有31個微信好友、父母勸他多打遊戲!這名浙大男生簡直是清流…

女子在飯店勸阻吸煙被罵,這事就得“較真”!

(綜合人民日報用戶端、中國航太科技集團 ID:cascwx 作者:代振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