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西安街頭的創意煙頭收集箱 可花式扔煙頭你會選擇什麼樣的姿勢?

關注“更長安”分享西安最有價值的媒體資訊

“咥面, 我就要:「坐著吃」, 「站著吃」, 「圪蹴著吃」。 ”

這是一組出現在碑林區南門到南二環長安路沿線的創意煙頭收集箱。 仔細看左邊版面的內容, 每一個收集箱都陳述了一個與西安有關的問題, 投票的內容是問題的答案。 右邊版面是由長安路計畫設計的四張“花式扔煙頭”的趣味圖, 人物扔煙頭的瞬間, 動作誇張有趣, 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垃圾桶的外立面貼著“可回收”OR“不可回收”, 下外延的圖案是西安市的大雁塔、鐘樓、明城牆各大名勝古跡。

長安君瞭解到, 這是碑林區城管局聯合西安交通大學藝術系發起的創意設計, 包含了街頭煙頭收集箱、導視牌、單車停放點標識等。

從南門廣場到南二環的長安路沿線, 一共改造了100個垃圾箱, 安放了50個這樣的煙頭收集裝置, 另外還設置了10組共用單車停放區域標識。 碑林區城市管理局的負責人說:設計的初衷是讓市民在掐滅煙頭的時候,

把煙頭投進投票箱, 愛護城市環境的同時又獲得了趣味的參與感。

對市民而言, 這種極具創意的參與方式, 讓人們意識到“煙頭不落地, 城市更美麗”不僅僅是道德的約束, 更和這一座城市的文化與環境所息息相關。

一位市民朋友表示:“每天上班都從這條路經過, 前幾天路過看見垃圾箱都貼了黃色紙, 具體啥內容沒有細看。 今天加班回家的時候仔細看了看, 才發現它是用來扔煙頭的, 這還相當於就是個投票箱, 雖然投的票也沒多大實際意義。 但總歸是把去年西安所宣導的‘煙頭不落地、城市更美麗’以一種俏皮、活潑, 又帶有咱們陝西地方民俗文化的形式展現出來,

創意挺好的。 ”

勸誡市民參與構建城市環境向好的方式有很多種, 可以是政論術語超強的口號式表達, 也可以是從文化切入的吸引人們參與的趣味設計。 兩者的效果, 高下立現。

長安君以為, 矗立在長安北路的創意設計, 是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公共議題結合本地文化”的一種表達,

也讓黃天厚土的陝西所孕育的關中文化在促進當代社會向好發展時具有了更廣的現實意義。

一萬種創新, 只需打動人心

在互聯網噴薄的當代社會, 創新的案例並不少。 長安君認為, 創新的核心要義是:洞察人心。 人心中總有可以被文化和故事打動的柔軟部分, 打動是基於被認同。 如果都沒有被認同, 何談感動他人。

對於這一類創意型煙頭收集箱, 也有市民提出疑問, 無論何種形式的創新, 是否應該勸誡市民減少吸煙甚至戒煙?是否應該規定在公眾場合禁止吸煙?顯然, 政府的這種做法, 是默認了人們的吸煙行為, 在吸煙已經成為人們行為之後不可逆的習慣之時,

著眼於城市煙頭遍地的髒亂環境, 做出的補救之術。

“煙頭的創意收集箱”讓長安君想起了西安的戶籍制度, 自2017年公佈的《西安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吸引人才放寬我市部分戶籍准入條件的意見》開始, 一路中推進, 一路中簡化, 到2018年, 省內的大中專畢業生, 只憑“身份證+畢業證”就可以落戶西安。

在某種程度,改革就是創新,就是進步。改革是破除掉運行系統中那些功能性老化、助推力不足的部分,把服務物件的功能性需求放在首位,所建立的一種科學、協調、人性的新機制。

諸如西安的戶籍制度改革、創意型煙頭收集箱這類創新(意),在被我們譽為“大西安元年”的2017年,見證太多,感受也太多。

最好的變革,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些改革創新,有恢宏,也有以小見大;有全域而動,也有單點突破。所以,長安君以為,一萬種創新,只需打動人心。

煙頭革命,讓城市之光永放光芒

回歸到我們今天的話題“煙頭的創意收集箱”中來,這些創意的誕生源自古城西安發起的三大革命之一的“煙頭革命”,而“煙頭革命”則緣起于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在西安市城牆景區暗訪環境衛生清潔工作時,在城牆上撿起了27個煙頭。

2017年年初一場“煙頭”殲滅戰在古城全面展開。在永康書記的宣導下,西安市各區縣、各級單位的領導、機關幹部紛紛走上街頭撿拾煙頭,許多單位還自發組織幹部職工上街撿煙頭。

伴隨著各種爭議的“煙頭革命”的推行,還執行了增加街頭保潔人員數量,在熱點區域增設果皮箱和新型滅煙柱,志願者的街頭勸解等,提高公眾愛護環境的意識。“煙頭創意收集箱”就是“煙頭革命”進一步發展的產物。

永康書記說:“撿煙頭雖然是小行為,追求的卻是城市乾淨整潔的大目標。一個小小的煙頭都消除不了,追趕超越的大目標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而令人欣喜的是,這一場人人參與的美化市容、淨化環境、重塑城市形象的革命,竟真的讓西安市變得乾淨了許多,以往人們印象中的“髒亂差”有了改觀。在這場革命中,宣導撿煙頭的領導們、撿煙頭的環衛工人們、街頭志願者們、滅煙柱的安裝工人們、創意煙頭收集箱的設計者們以及每一個把煙頭扔進滅煙箱的人,他們都是城市之光。

文末說個小故事,長安君有次外采,在步行去到目的地的路上,同事點了根煙,煙滅後一直找不到垃圾桶和滅煙柱,於是就攥著走了幾分鐘路,直到碰到了個垃圾桶。

故事並不感人,但長安君想說,這位同事就是我們的城市之光。

如需轉載請移步更長安後臺留言申請

只憑“身份證+畢業證”就可以落戶西安。

在某種程度,改革就是創新,就是進步。改革是破除掉運行系統中那些功能性老化、助推力不足的部分,把服務物件的功能性需求放在首位,所建立的一種科學、協調、人性的新機制。

諸如西安的戶籍制度改革、創意型煙頭收集箱這類創新(意),在被我們譽為“大西安元年”的2017年,見證太多,感受也太多。

最好的變革,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些改革創新,有恢宏,也有以小見大;有全域而動,也有單點突破。所以,長安君以為,一萬種創新,只需打動人心。

煙頭革命,讓城市之光永放光芒

回歸到我們今天的話題“煙頭的創意收集箱”中來,這些創意的誕生源自古城西安發起的三大革命之一的“煙頭革命”,而“煙頭革命”則緣起于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在西安市城牆景區暗訪環境衛生清潔工作時,在城牆上撿起了27個煙頭。

2017年年初一場“煙頭”殲滅戰在古城全面展開。在永康書記的宣導下,西安市各區縣、各級單位的領導、機關幹部紛紛走上街頭撿拾煙頭,許多單位還自發組織幹部職工上街撿煙頭。

伴隨著各種爭議的“煙頭革命”的推行,還執行了增加街頭保潔人員數量,在熱點區域增設果皮箱和新型滅煙柱,志願者的街頭勸解等,提高公眾愛護環境的意識。“煙頭創意收集箱”就是“煙頭革命”進一步發展的產物。

永康書記說:“撿煙頭雖然是小行為,追求的卻是城市乾淨整潔的大目標。一個小小的煙頭都消除不了,追趕超越的大目標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而令人欣喜的是,這一場人人參與的美化市容、淨化環境、重塑城市形象的革命,竟真的讓西安市變得乾淨了許多,以往人們印象中的“髒亂差”有了改觀。在這場革命中,宣導撿煙頭的領導們、撿煙頭的環衛工人們、街頭志願者們、滅煙柱的安裝工人們、創意煙頭收集箱的設計者們以及每一個把煙頭扔進滅煙箱的人,他們都是城市之光。

文末說個小故事,長安君有次外采,在步行去到目的地的路上,同事點了根煙,煙滅後一直找不到垃圾桶和滅煙柱,於是就攥著走了幾分鐘路,直到碰到了個垃圾桶。

故事並不感人,但長安君想說,這位同事就是我們的城市之光。

如需轉載請移步更長安後臺留言申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