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潛規則:判斷自己是不是消耗品

消耗品顧名思義, 就是作為短期使用, 一次或者比較短時間使用過後, 就要拋棄的零件。

通常消耗品會被定義為廉價、大量、快速替換。 而在很多時候萬物靈長的人類, 也會被這樣定義。

最初人類被稱為消耗品, 是在戰場上, 大量有農民, 手工業者, 城市普通市民, 經過短期培訓的步兵被稱為炮灰的存在, 一場戰役下來陣亡幾萬人都是平常的事情。

職場如戰場, 老話說得好, 地球離了誰都轉, 你的不可替代性在很多時候並不是看你的能力, 而是看你的位置。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現在的工作是不是作為消耗品呢?

1、上升通道, 不錯首先要看清楚的不是那你的薪資和你工作的重要性, 而是上升通道, 有沒有直觀的升職路線和升職概率, 是判斷自己是不是消耗品的重要指標, 當你發現現在從事的工作沒有升職的可能, 或者升值可能性極低, 除非事業單位或者體制內企業,

否則你就是隨時可以被取代的那個人, 一旦年齡增大工作能力下降, 被作為消耗品處理掉就是必然了。

2、工作內容, 如果你的工作是那種半天就可以學會, 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 並不能產出更多的價值, 那麼你的工作在大環境中, 就是那個隨時可以被替代的角色, 自然也是公司裡的消耗品。

3、額外福利, 現在很多私營企業學習歐美的管理, 不停讚美你, 鼓勵你, 讓你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通過不讓員工得知彼此收入, 不讓不同崗位員工知道互相的工作內容, 造成不知道自己對公司有多少價值。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額外福利判斷自己是不是消耗品, 年會獲得什麼獎品, 總公司開會有沒有你,

但凡有些少數人才有的福利, 如果都沒有你, 很大的可能你就是消耗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