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駁論: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是怎麼知道銀河系

人類對天空的好奇之心, 至少也有幾千年的歷史。 從登上月球, 到發射遙遠的探測器, 短短百年歷史, 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對地球之外的世界, 有了更多更深入的瞭解。 甚至推算出了很多宏觀演化的前因後果, 然而知道的越多, 就越覺得自己不知道的其實更多, 越發超乎想像的宏大, 越發映襯出我們的渺小與卑微, 誰知道真正的現實裡, 又有多少是真實?

銀河系, 是太陽系所在的棒旋星系, 包括1000~4000億顆恒星和大量的星團、星雲以及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 從地球看銀河系呈環繞天空的銀白色的環帶。 總品質約為太陽的2100億倍, 隸屬於本星系群, 最近的銀河外星系是距離銀河系254萬光年的仙女星系。

銀河系呈扁球體, 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 由明亮密集的核心、兩條主要的旋臂和兩條未形成的旋臂組成, 旋臂相距4500光年。 太陽位於銀河一個支臂獵戶臂上,

至銀河中心的距離大約是2.6萬光年。

銀河系的中央是超大品質的黑洞(人馬座A), 自內向外分別由銀心、銀核、銀盤、銀暈和銀冕組成。 銀河系中央區域多數為老年恒星, 週邊區域多數為新生和年輕的恒星。 周圍幾十萬光年的區域分佈著十幾個衛星星系, 其中較大的有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 銀河系通過緩慢的吞噬周邊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斷壯大。 2015年3月, 科學家發現銀河系體積比之前認為的要大50%。

說了這麼多那麼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是怎麼知道銀河系

我們看到的銀河系的形狀圖像是科學家們繪製出來的,不是真正的照片,要想看到銀河系真正的照片,估計人類是很難做到的,因為我們只有飛出銀河系進入遙遠的宇宙空間才能做到,就象我們現在身處銀河系中間可以拍攝其他銀河外星系的照片一樣,我們起碼要到另外一個星系上去才能拍攝到我們的銀河系,

1785 年, F.W.赫歇爾第一個研究了銀河系結構。 他用恒星計數方法得出了銀河系恒星分佈為扁盤狀,

太陽位於盤面中心的結論。

1918年, H.沙普利研究球狀星團的空間分佈, 建立了銀河系透鏡形模型, 太陽不在中心。

20世紀20年代, 沙普利模型得到公認。 但由於未計入星際消光, 沙普利模型的數值不準確。 研究銀河系結構傳統上是用光學方法,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射電方法和紅外技術成為研究銀河系結構的強有力的工具。 在沙普利模型的基礎上, 我們對銀河系的結構已有了較深刻的瞭解。

美國航天局(NASA)公佈了數字版銀河系360度全景圖, 該圖片由“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過去10年拍攝的200萬張照片拼接而成, 包括銀河系一半以上的恒星, 圖元達200億, 如果列印出來, 需要體育場那麼大的地方才能展示, 因此美國航天局決定發佈其數字版, 方便天文迷查詢。

人們驚奇地發現, 如今想一覽銀河系已簡單到只要一點滑鼠即可。 其實, 這張圖片展示的僅是地球天空中大約3%的區域, 卻包含了銀河系裡超過一半的星辰。

2003年升空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已對從太陽系的小行星到可觀測宇宙邊緣的遙遠星系進行了逾10年的研究。 在此期間,為完成銀河系的紅外圖像記錄,“斯皮策”已工作4142個小時。這是首次在一張巨幅全景圖上將所有星辰的圖片拼接再現。

我們的星系是個扁平的螺旋盤,太陽系位於其中一個螺旋臂上。當我們望向星系中心時,總能看到一個充滿星辰又塵土飛揚的區域。由於大量塵埃和氣體阻擋了可見光,因此在地球上無法直接用光學望遠鏡觀測到銀河系中心附近的區域。而由於紅外線的波長比可見光長,所以紅外望遠鏡“斯皮策”能穿透密集的塵埃並觀測到更遙遠的銀河系中心地帶。

天文學家根據獲取的資料繪製了一幅更精確的銀河系中心帶星圖,並指出銀河系比我們先前所想的更大一些。這些資料使科學家能建立起一個更全面立體的星系模型。

人類對銀河系的形狀的認識最起碼有三種方式:

1、統計法:通過對天體的觀測來確定天體彼此之間的位置關係,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某一個天體的移動和光譜及紅移知道其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和移動規律,通過大量的統計可以確定天體空間位置(我們可以將地球甚至是太陽系做為三位空間的原點,通過更加遙遠的天體建立三位空間坐標系),然後將他們的位置在三位空間坐標系中標示出來,這樣我們就建立了銀河系的三位元模型.

2、拍照法:雖然我們身處銀河系之中,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對我們的周圍空間進行拍照,通過直觀圖像也可以描述周圍天體的位置關係,通過對同一角度的不同時間的圖像的對比可以知道天體的運行規律(很多天體就是這樣被發現的),對這些圖像進行三位元組合就可以得到銀河系的大致空間形狀.

3、類比法:我們身處銀河系中間,但是我們可以觀察到銀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銀河外星系)的形狀,通過前面兩種方法我們已經知道了銀河系的大致形狀,通過對比,就可以知道銀河系屬於哪一類星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 在此期間,為完成銀河系的紅外圖像記錄,“斯皮策”已工作4142個小時。這是首次在一張巨幅全景圖上將所有星辰的圖片拼接再現。

我們的星系是個扁平的螺旋盤,太陽系位於其中一個螺旋臂上。當我們望向星系中心時,總能看到一個充滿星辰又塵土飛揚的區域。由於大量塵埃和氣體阻擋了可見光,因此在地球上無法直接用光學望遠鏡觀測到銀河系中心附近的區域。而由於紅外線的波長比可見光長,所以紅外望遠鏡“斯皮策”能穿透密集的塵埃並觀測到更遙遠的銀河系中心地帶。

天文學家根據獲取的資料繪製了一幅更精確的銀河系中心帶星圖,並指出銀河系比我們先前所想的更大一些。這些資料使科學家能建立起一個更全面立體的星系模型。

人類對銀河系的形狀的認識最起碼有三種方式:

1、統計法:通過對天體的觀測來確定天體彼此之間的位置關係,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某一個天體的移動和光譜及紅移知道其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和移動規律,通過大量的統計可以確定天體空間位置(我們可以將地球甚至是太陽系做為三位空間的原點,通過更加遙遠的天體建立三位空間坐標系),然後將他們的位置在三位空間坐標系中標示出來,這樣我們就建立了銀河系的三位元模型.

2、拍照法:雖然我們身處銀河系之中,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對我們的周圍空間進行拍照,通過直觀圖像也可以描述周圍天體的位置關係,通過對同一角度的不同時間的圖像的對比可以知道天體的運行規律(很多天體就是這樣被發現的),對這些圖像進行三位元組合就可以得到銀河系的大致空間形狀.

3、類比法:我們身處銀河系中間,但是我們可以觀察到銀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銀河外星系)的形狀,通過前面兩種方法我們已經知道了銀河系的大致形狀,通過對比,就可以知道銀河系屬於哪一類星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