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鹽灘(安第斯南部高地)的藜麥

鹽灘(安第斯南部高地)的藜麥

安第斯山脈南部, 鄰近烏尤尼鹽灘, 海拔3600m, 被火山包圍, 典型寒冷荒漠氣候。 鹽沼澤的北部, 年均降雨量350mm, 南部降雨量150mm以下, 年霜凍期在200天以上。 在安第斯山脈南部, 藜麥栽培的最高海拔極限為4200m。

多數本地品種適應該地區條件, 人們通常將藜麥種植在火山岩間。 在火山兩翼的地區常常發現有藜麥種植。

陽山坡上霜凍發生頻率低於平原和低地, 因此形成了坡田地栽培藜麥的景觀。 在撤拉族南部, 年平均降雨量只有150mm, 藜麥則是種植在窪地。 由於該地區屬於惡劣高寒沙漠氣候,

藜麥是唯一在該地區種植的作物。 在20世紀80年代的秘魯和20世紀90年代的北美洲和歐洲, 機械化在平原上的運用徹底地改變了這裡的生產系統, 從此, 藜麥開始能夠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安第斯山脈南部藜麥具有植株較大、分枝較多、色彩豐富、籽粒飽滿(2.2~2.9mm) 及皂苷含量較高等特點, 對乾旱、鹽灘的高鹽沙壤土有獨特適應機制, 能分離及排出鹽。 對適應高海拔、乾燥和低溫環境的藜麥蛾和霜黴菌十分敏感。 傳統栽培技術包括穴播、低密度種植和輪作,

國際上將該地區的藜麥稱為“真正的藜麥”, 其地方品種適應少雨量( 150~350mm)及高海拔(3800~4200m)獨特惡劣氣候條件。 雖然藜麥具有相同的商業名稱, 但它們依然具有多樣性, 這些品種能很好地適應烏尤尼鹽灘地區的環境(如智利的薩利納斯-德加爾西門多薩、科伊帕薩,

玻利維亞的伊卡、科爾查內, 阿根廷等地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