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黑鏡》第四季:暗黑博物館,沉溺在你的腦海裡,不打算上岸

觀看黑鏡時, 像打開一個夢境, 隨著情節進入更深的夢境, 在疑惑與震驚時沉浸在虛擬的感覺裡, 到轉折、結尾時恍然大悟, 慢慢回到現實世界, 回味這精彩的夢。 《暗黑博物館》做為第四季的最後一集, 的確是能讓人回味無窮, 承接過去, 觸發未來, 在期待第五季的漫漫時光裡, 能好好複習。

層層揭開的劇情結構

《黑鏡》對我來說最迷人的在於出乎意料的轉折, 與層層抽離後展露的內核, 像是白熊、遊戲測試與白色耶誕節特別篇, 這幾集的世界經過多次翻轉, 以為所在的是現實世界, 不過只是意識創造出的虛擬,

而黑色博物館也有一樣的迷人轉折。

以為只是等待車子充電打發時間而來的遊客, 原來是預謀已久的復仇者, 看似掌控一切得意洋洋的博物館主人, 在最後被關進自己創造的牢籠, 吃下報應的惡果, 但這樣的結果並非沒有線索, 這不是一個為了轉折的轉折,

有二次特寫的礦泉水, 在詢問女孩從哪裡來, 目的是要找父親, 女孩對於被關進猴子玩偶的意識, 感到特別同請等等的線索, 到後來真相大白的時候, 就會有一種事出皆有因的感悟。

成癮於他人痛苦的極樂狀態

在親愛之人痛苦的時候, 想去安慰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這時候會覺得如果能瞭解他的痛苦, 那就好了, 在現實, 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只能以自身的經驗去想像, 但畢竟每個人的特殊性所致, 還是有所落差, 這所謂的「將心比心」、「感同身受」在本集的科技真的辦到了, 不過, 在戴上像發網的傳接器時, 感知到的痛苦是生理, 並非心理, 但從本集來看, 就算只有生理就已經很疼了。

黑鏡裡有許多像傳接器這樣, 試圖去理解他人, 卻往往演變成侵略他人領域的科技, 像是本季第二集方舟天使, 過度保護女兒的媽媽, 用一台平板看見了女兒所看見的, 也決定了女兒能看見的, 幾乎操控了一切。

還有第一季第三集的記憶粒, 將所有記憶影像化歸檔, 用遙控器、眼睛就能看見他人的記憶, 吵架時翻舊賬的好幫手, 但發展到後來成為傷害彼此的工具, 甚至能挖取他人的記憶粒, 黑鏡的這些科技為我們演示, 到了極端以後, 會造成的反撲, 簡直是英國版科技部門的《警世恒言》。

肉體死去, 意識殘留, 算不算永生?

如果未來某天, 黑鏡開放粉絲回饋, 讓粉絲們可以選擇在黑鏡的這18 集中, 穿越到一集體驗, 我首選第三季第四集的San Junipero, 這座為意識打造的城市, 將老人的意識、死者的意識放置在一個狂歡的、能隨心到任一年代的城市, 永遠年輕永遠不死, 與這樣意識的自由狀態相比, 本集的第二個故事簡直是意識的監獄。

沒錯, 又是TCKR 這個組織, 與第三季第四集創造San Junipero 的組織一樣, 這次他們不是創造一個夢幻城市, 他們能將植物人、癱瘓患者的意識, 放進他人或物品腦中, 創造出類似監獄的永生, 在白色耶誕節特別篇, 只是將真人意識的副本禁錮在一意識蛋裡, 為意識本人服務, 就已經夠殘忍了, 意識副本還不算人類, 而這意識可是從真的人類腦中取出的啊。

「想沉溺在你的腦海裡,不打算上岸。」這是我曾經在明信片裡看到的一句話,當時覺得好浪漫,沒想到在黑鏡的科技裡,真的成真了,如果這只是一句誇飾的感歎,那很浪漫,但成為現實而且無法選擇能不能上岸的話呢?請參見本集的猴子玩偶故事。

車禍癱瘓的妻子,丈夫接受了實驗測試,將深愛的妻子移到自己的腦內,從此就開始了無盡的,關於生活習慣的瑣碎爭吵,原先的深愛消磨完畢,妻子意識的下場是進入猴子玩偶裡,只有兩個按鈕能表達情緒,永生的監獄永生的忽略,就算是真人活生生的意識,沒有了身體,沒有選擇權,沒人能聽見,那這樣的意識狀態就能被隨便對待嗎?科技與道德,是黑鏡幾乎每集都拋給觀者的懸問。

每個事件都有一個but

越追越多季後,在觀看時心裡會有防備,在想這有可能並非是一個真實世界,在猜測轉折會在哪裡發生,在等故事裡的but,主角在的整個世界,所處的空間,建立起的感情,不過可能是虛擬,那恭喜,可能罹患黑鏡症候群了。

不過這就是黑鏡的魅力,明知會陷落在設計好的思維裡,仍不想試著反抗,想繼續期待下去,在未來的每一季,就這樣沉溺下去,不打算上岸。

「想沉溺在你的腦海裡,不打算上岸。」這是我曾經在明信片裡看到的一句話,當時覺得好浪漫,沒想到在黑鏡的科技裡,真的成真了,如果這只是一句誇飾的感歎,那很浪漫,但成為現實而且無法選擇能不能上岸的話呢?請參見本集的猴子玩偶故事。

車禍癱瘓的妻子,丈夫接受了實驗測試,將深愛的妻子移到自己的腦內,從此就開始了無盡的,關於生活習慣的瑣碎爭吵,原先的深愛消磨完畢,妻子意識的下場是進入猴子玩偶裡,只有兩個按鈕能表達情緒,永生的監獄永生的忽略,就算是真人活生生的意識,沒有了身體,沒有選擇權,沒人能聽見,那這樣的意識狀態就能被隨便對待嗎?科技與道德,是黑鏡幾乎每集都拋給觀者的懸問。

每個事件都有一個but

越追越多季後,在觀看時心裡會有防備,在想這有可能並非是一個真實世界,在猜測轉折會在哪裡發生,在等故事裡的but,主角在的整個世界,所處的空間,建立起的感情,不過可能是虛擬,那恭喜,可能罹患黑鏡症候群了。

不過這就是黑鏡的魅力,明知會陷落在設計好的思維裡,仍不想試著反抗,想繼續期待下去,在未來的每一季,就這樣沉溺下去,不打算上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