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反烏托邦色彩的電影,你看過幾部?

也許日子過得不差, 但你是否在平淡的生活中感覺到一股壓迫?在唾手可得的自由裡感受到無形的桎梏?或者是在言論自由的網路當中感受到一雙犀利的眼睛正監視著你的一舉一動?「反烏托邦」主義的其中一類, 大致上就是形容這種感覺, 一種藏於虛幻美好底下的腐敗、自由幻夢裡的真實枷鎖。 此類型的作品在好萊塢中並不罕見, 也許可解釋為科技高度發展、網路過分發達的現代社會、人們內心忐忑不安的未來課題, 不過在介紹「反烏托邦」之前, 先來介紹何謂「烏托邦」 。

烏托邦, 即理想鄉。 也就是一個完美的社會, 有著完美的法治跟健全的體制, 是人人稱羨的夢之地, 而在其前面加一個「反」, 即代表一個完全相反的概念, 套用Wikipedia上的解釋:“它是一種不得人心、令人恐懼的假想社群或社會, 是與理想社會相反的, 一種極端惡劣的社會最終形態。

”也就是說, 這個名詞所代表的, 可能是理想社會的假像或者是一個全然崩換的社會體制。 而當今好萊塢所流行的「反烏托邦」主義, 我想可以用一個籠統的方式來概括, 那就是:

現存社會所面對(或者是將要面對)的問題變得過度嚴重, 以至於不遠(或遙遠)的將來, 人類文明發展出一套應變與之共存。 符合以上條件, 即有可能為反烏托邦式的電影。

《猩球黎明》中高智慧的猩猩族群與人類的抗爭

仔細想想, 許多電影、或影視作品都蒙上了這層對科技、環境破壞甚至人類自身不信任的陰影, 來自英國的神劇《黑鏡》, 雖然是不同的短篇組成, 各篇故事並無直接關聯, 但「反科技」的潛意識, 卻也隱隱埋藏在科技重度使用者所建立的新社會形態裡。 以下, 就以幾個分類, 來介紹近期的同類型電影。

科幻諷刺神劇《黑鏡》所創造出的高科技卻無人性的環境

社會體制類

隨著未來社會的變遷, 也許人類文明的風貌尚可預測, 但體制可能有著天壤之別。 這裡列出幾個文明乍看與當今社會雷同, 卻有著讓人難以苟同的極端或者集權政策。

《饑餓遊戲》系列

年輕影后「珍妮佛勞倫斯」的代表作, 故事講述一個糧食短缺的未來, 名為「施惠國」的極權政府, 於每年舉辦殺戮大會並且實況轉播, 在不同區抽籤選出的一男一女必須參與「饑餓遊戲」,

遊戲中的參賽者需要彼此互相殘殺, 直到其中一人勝出為止。 這場血腥的實境秀, 不但有廠商贊助、較討喜能吸引眾人目光的參與者往往也能得到更多的優勢。 這部電影出現的正是時候, 除了讓年輕的勞倫斯因此大紅大紫, 她所飾演的第十二區參賽者「凱妮絲」, 更成了許多年輕女性的偶像。 她勇敢代替自己的妹妹參與這場殘忍的遊戲, 持著高超的射箭技巧, 在故事中一邊冷靜沉著的突破各個關卡, 一邊卻也不失對體制的憤怒跟其他受害者的同情心, 她的智慧與強悍, 也讓劇中的角色從選出的「被害者」, 一路成為反抗軍的新領袖, 被壓抑的人民的新希望。

《饑餓遊戲》中被選上的凱妮絲,將踏上成為反抗軍首領之路

《重裝任務》

克裡斯汀貝爾,這位諾蘭導于演黑暗騎士三部曲欽點的蝙蝠俠。在成名前曾參與過一部風格很像《駭客任務》的《重裝任務》。兩部電影都是反烏托邦主義,但概念不同,上映時的關注度更是大相徑庭。《重裝任務》的設定,來自於第三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們對自身情感的害怕,劫後餘生的社會對「情緒」下了禁令,創作或者是單純的音樂欣賞,都成了犯罪。片中每個人都一襲黑色風衣、梳著油頭、戴著手套,走路不疾不徐、辦公空間井然有序,克裡斯汀貝爾所飾演的政府高層,在處理掉寧可選擇情緒而非理性的搭檔後...本身也出於好奇的停了鎮定情緒的藥物,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悸動跟眼見反抗軍火刑後,決心站出來反抗這個沒血沒淚的政府。

《重裝任務》的社會裡也不能養狗,因為那是情感的表現

本片獨創了一個名為「槍術」的未來武功,熟悉槍術的人可以成功閃避多數的彈道,並且達到自身最大的火力輸出。本片有不少武打畫面,但概念跟美術設定,卻讓我認為更有可看性。每個人都一絲不苟、毫無犯錯的生活,看似完美,但這樣的我們是否少了身為「人」該有的特質呢?

高科技逆襲類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曾公開警告:如果人類未對人工智慧(AI)做控管,總有一天,人類將會被機器人給統治。姑且不論這個驚人的預言是否成真,好萊塢的許多電影已經在螢幕呈現了。

《駭客任務》系列

這個由華卓斯基姐妹所執導的科幻經典系列,不但有華麗的武打鏡頭、驚人的「子彈時間」特效(如慢鏡頭或者是時間停止),真正讓人意猶未盡的,就是它挑明瞭一個名叫做「桶中腦」的哲學概念。所謂的「桶中腦」,指的是如果一個瘋狂科學家可以靠著電流訊號等方式,「欺騙」他所實驗的物件,利用人為方式製造出所有的感官,五感不再是實際體驗,而是電流對於大腦不同部位的刺激,被實驗者可能只是一顆裝在桶子裡的大腦,沒有軀幹,卻行走、呼吸、感覺在造假的世界。

《駭客任務-重裝上陣》圖中繁華的大樓景象都是假像

《駭客任務》的世界,是在人類與機器人的大戰之後,人類趨於劣勢,大戰後的粉塵遮蔽了天空,需要太陽能的機器人想出了新點子,在農場中培育出沉睡的人類,搜集人類身上微弱的電流來得到己身能源,這些淪為養分的人類,則都集體活在90年代後期、繁華社會的假像中(電影將這個虛擬的環境稱作「母體」)。而一群在母體外的人類,除了躲避機器人的追擊,也誓言要解放被機器綁架感官的群體。

這個新穎的概念,不知道讓當時多少人開始懷疑自己眼前的現實。而母體內的世界充滿著樂趣卻覆蓋著一層慘綠,對比著擁有真實色彩卻形同原始人洞窟的息安(母體外的人類城市)。鮮明的差異對著觀眾拋出一個無情的問題:是醒著受苦,還是在虛幻中享福?

《駭客任務》經典的一幕,選擇藍色繼續醉生夢死、還是紅色面對現實?

《銀翼殺手》系列

本片分為20幾年前的初版《銀翼殺手》及20年後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原版跟衍伸作品,靈感皆來自小說家自菲力浦·K·迪克(PKD)的小說:《仿生人會夢到電子羊嗎?》故事中的人類已經移民火星,卻留下生理跟心理都有缺陷的「雞頭人」(實際上也是人類,卻有著被貶低的稱號)留在地球善後。為了開闢火星,製造出許多的「仿生人」,他們有著如人的外型及思想,卻相對短暫的壽命跟共感能力(具備人類族群該有的「對我族類的同情心」)。孰料,仿生人在執行人類所交付的任務時叛逃,為了「解決」這些公司資產,被指派的人類「探員」停留在地球,追殺躲藏的仿生人族群,靠著「共感箱」跟一系列的「共感問題」(確認被詢問者是否具有同理心),來揪出越來越先進、無法用目測看出差別的「冒牌貨」。

《銀翼殺手2049》中驚人的視覺特效

最初版的電影跟書本雖然在結局上做了小小的更動,卻創造了一樣的角色衝突。追殺仿生人的探員,是人類族群的邊緣人,他們不帶感情的執行著任務,是否代表著他與仿生人一樣毫無情感?而仿生人選擇與雞頭人結盟、並且群聚照顧彼此,是否展現出虛擬的「人性」?共感測試的設計,也讓人不禁想到圖靈早在1950年便提出的「圖靈測試」,當人類無法分辨機器與人的差異,那是否代表著機器也富含著與「人」等價的智慧或價值。此系列另一個迷人的特點,則是那一連串如廢棄物推跌而成的雄偉高樓,雜亂的語言、混雜的人種在狹小的城市巷弄間並肩交錯。當然,沒有一個人會希望自己生存的社會變成這樣,卻很難不讚歎這驚人的廢墟。

環境破壞類

雖然也算文明發展到極致衍伸的後遺症。但這個類型更強調著某個不可逆的環境破壞,舉凡地球暖化後的糧食水源短缺、導致人類瀕臨絕種的病毒擴散等等。這類型的電影,更可以細分成兩個分項:「接受現實」跟「尋找解答」。

接受現實代表-《瘋狂麥斯:憤怒道》

喬治米勒導演的憤怒道,是延續梅爾吉勃遜主演的瘋狂麥斯系列的第四集,但這次由莎莉賽隆、湯姆哈迪領銜,且一路飆到遙遙無際的沙漠。這是一個人們為水源、石油瘋狂的世界,各方霸主佔據不同的資源,只顧自己享樂不顧天下蒼生,身為高幹的「莎莉賽隆」,決定帶著軍閥「不死老喬」孕育下一代的年輕女孩們及珍貴的水源遠走高飛,逃往傳說中僅存的綠地。而這個粗劣的計畫失敗後,也因為「麥斯」(湯姆哈迪飾)的出現跟出手,變成一場與不死老喬的正面對決。

《瘋狂麥斯:憤怒道》

本片之所以會被我歸類成「接受現實」,是因為片中沒有人要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在這場末日風格、不是水源就是汽油的國度,所有人好似都已接受了這個「設定」。沒有人在做垃圾分類、也沒有人在綠化社區。當然片中仍有「保留種子」的概念,卻僅止步於「希望」而非有規模的執行。這類型的反烏托邦主義是我最喜愛的類型之一,一個體制跟思維模式完全與今日背道而馳的社會,電影呈現的新概念,每每都讓人大吃一驚。

尋找解答代表-《移動迷宮系列》

說到尋找解答,不得不提最近熱映的《移動迷宮系列》,既然版上有90秒的介紹版本,詳細的劇情這裡就不加贅述。本系列的最終章很有趣的涵蓋了各個族群在面對社會體制全盤瓦解前的轉變,有民兵反抗強權、有倖存者只想消極地躲離病毒影響的範圍、也有人汲汲營營為尋找「血清」的努力。那麼多個主題能塞在一個系列裡實則不容易。唯可惜眾多的議題也讓本系列最終章失去了一點點獨樹一格的代表性,然而,卻未能掩飾這部電影的野心。本系列到了尾聲,是否如願找到抵禦這場浩劫的「解藥」?在戲院揭曉。

《移動迷宮系列:死亡解藥》中,僅存的人類建立一堵高牆企圖隔絕感染

結語

反烏托邦主題,一直都是發燒話題。舉凡科幻、動作或者是主打青少年族群的電影,都能有充分發揮的餘地。除了絢麗的特效及頹廢的街景還可以看見每個人面對大環境下的「真實反應」。看完電影后,不妨問問身邊的朋友,是否有人其實內心深處嚮往著螢幕裡荒謬的社會體制?躍躍欲試想要在饑餓遊戲中勝出、在沙漠裡狂飆,或者是寧可活在電腦創造的虛假幻覺之中?一個虛擬的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它以「現實」為根源發展出劇情。這個主題,是人類因對現實社會不滿或恐懼所衍生出來的問題,但有如現實社會一樣,它可以是一些人的惡夢,卻也是另一群人的烏托邦、朝暮嚮往的理想之地。

《移動迷宮系列:死亡解藥》現正熱映中。

《饑餓遊戲》中被選上的凱妮絲,將踏上成為反抗軍首領之路

《重裝任務》

克裡斯汀貝爾,這位諾蘭導于演黑暗騎士三部曲欽點的蝙蝠俠。在成名前曾參與過一部風格很像《駭客任務》的《重裝任務》。兩部電影都是反烏托邦主義,但概念不同,上映時的關注度更是大相徑庭。《重裝任務》的設定,來自於第三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們對自身情感的害怕,劫後餘生的社會對「情緒」下了禁令,創作或者是單純的音樂欣賞,都成了犯罪。片中每個人都一襲黑色風衣、梳著油頭、戴著手套,走路不疾不徐、辦公空間井然有序,克裡斯汀貝爾所飾演的政府高層,在處理掉寧可選擇情緒而非理性的搭檔後...本身也出於好奇的停了鎮定情緒的藥物,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悸動跟眼見反抗軍火刑後,決心站出來反抗這個沒血沒淚的政府。

《重裝任務》的社會裡也不能養狗,因為那是情感的表現

本片獨創了一個名為「槍術」的未來武功,熟悉槍術的人可以成功閃避多數的彈道,並且達到自身最大的火力輸出。本片有不少武打畫面,但概念跟美術設定,卻讓我認為更有可看性。每個人都一絲不苟、毫無犯錯的生活,看似完美,但這樣的我們是否少了身為「人」該有的特質呢?

高科技逆襲類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曾公開警告:如果人類未對人工智慧(AI)做控管,總有一天,人類將會被機器人給統治。姑且不論這個驚人的預言是否成真,好萊塢的許多電影已經在螢幕呈現了。

《駭客任務》系列

這個由華卓斯基姐妹所執導的科幻經典系列,不但有華麗的武打鏡頭、驚人的「子彈時間」特效(如慢鏡頭或者是時間停止),真正讓人意猶未盡的,就是它挑明瞭一個名叫做「桶中腦」的哲學概念。所謂的「桶中腦」,指的是如果一個瘋狂科學家可以靠著電流訊號等方式,「欺騙」他所實驗的物件,利用人為方式製造出所有的感官,五感不再是實際體驗,而是電流對於大腦不同部位的刺激,被實驗者可能只是一顆裝在桶子裡的大腦,沒有軀幹,卻行走、呼吸、感覺在造假的世界。

《駭客任務-重裝上陣》圖中繁華的大樓景象都是假像

《駭客任務》的世界,是在人類與機器人的大戰之後,人類趨於劣勢,大戰後的粉塵遮蔽了天空,需要太陽能的機器人想出了新點子,在農場中培育出沉睡的人類,搜集人類身上微弱的電流來得到己身能源,這些淪為養分的人類,則都集體活在90年代後期、繁華社會的假像中(電影將這個虛擬的環境稱作「母體」)。而一群在母體外的人類,除了躲避機器人的追擊,也誓言要解放被機器綁架感官的群體。

這個新穎的概念,不知道讓當時多少人開始懷疑自己眼前的現實。而母體內的世界充滿著樂趣卻覆蓋著一層慘綠,對比著擁有真實色彩卻形同原始人洞窟的息安(母體外的人類城市)。鮮明的差異對著觀眾拋出一個無情的問題:是醒著受苦,還是在虛幻中享福?

《駭客任務》經典的一幕,選擇藍色繼續醉生夢死、還是紅色面對現實?

《銀翼殺手》系列

本片分為20幾年前的初版《銀翼殺手》及20年後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原版跟衍伸作品,靈感皆來自小說家自菲力浦·K·迪克(PKD)的小說:《仿生人會夢到電子羊嗎?》故事中的人類已經移民火星,卻留下生理跟心理都有缺陷的「雞頭人」(實際上也是人類,卻有著被貶低的稱號)留在地球善後。為了開闢火星,製造出許多的「仿生人」,他們有著如人的外型及思想,卻相對短暫的壽命跟共感能力(具備人類族群該有的「對我族類的同情心」)。孰料,仿生人在執行人類所交付的任務時叛逃,為了「解決」這些公司資產,被指派的人類「探員」停留在地球,追殺躲藏的仿生人族群,靠著「共感箱」跟一系列的「共感問題」(確認被詢問者是否具有同理心),來揪出越來越先進、無法用目測看出差別的「冒牌貨」。

《銀翼殺手2049》中驚人的視覺特效

最初版的電影跟書本雖然在結局上做了小小的更動,卻創造了一樣的角色衝突。追殺仿生人的探員,是人類族群的邊緣人,他們不帶感情的執行著任務,是否代表著他與仿生人一樣毫無情感?而仿生人選擇與雞頭人結盟、並且群聚照顧彼此,是否展現出虛擬的「人性」?共感測試的設計,也讓人不禁想到圖靈早在1950年便提出的「圖靈測試」,當人類無法分辨機器與人的差異,那是否代表著機器也富含著與「人」等價的智慧或價值。此系列另一個迷人的特點,則是那一連串如廢棄物推跌而成的雄偉高樓,雜亂的語言、混雜的人種在狹小的城市巷弄間並肩交錯。當然,沒有一個人會希望自己生存的社會變成這樣,卻很難不讚歎這驚人的廢墟。

環境破壞類

雖然也算文明發展到極致衍伸的後遺症。但這個類型更強調著某個不可逆的環境破壞,舉凡地球暖化後的糧食水源短缺、導致人類瀕臨絕種的病毒擴散等等。這類型的電影,更可以細分成兩個分項:「接受現實」跟「尋找解答」。

接受現實代表-《瘋狂麥斯:憤怒道》

喬治米勒導演的憤怒道,是延續梅爾吉勃遜主演的瘋狂麥斯系列的第四集,但這次由莎莉賽隆、湯姆哈迪領銜,且一路飆到遙遙無際的沙漠。這是一個人們為水源、石油瘋狂的世界,各方霸主佔據不同的資源,只顧自己享樂不顧天下蒼生,身為高幹的「莎莉賽隆」,決定帶著軍閥「不死老喬」孕育下一代的年輕女孩們及珍貴的水源遠走高飛,逃往傳說中僅存的綠地。而這個粗劣的計畫失敗後,也因為「麥斯」(湯姆哈迪飾)的出現跟出手,變成一場與不死老喬的正面對決。

《瘋狂麥斯:憤怒道》

本片之所以會被我歸類成「接受現實」,是因為片中沒有人要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在這場末日風格、不是水源就是汽油的國度,所有人好似都已接受了這個「設定」。沒有人在做垃圾分類、也沒有人在綠化社區。當然片中仍有「保留種子」的概念,卻僅止步於「希望」而非有規模的執行。這類型的反烏托邦主義是我最喜愛的類型之一,一個體制跟思維模式完全與今日背道而馳的社會,電影呈現的新概念,每每都讓人大吃一驚。

尋找解答代表-《移動迷宮系列》

說到尋找解答,不得不提最近熱映的《移動迷宮系列》,既然版上有90秒的介紹版本,詳細的劇情這裡就不加贅述。本系列的最終章很有趣的涵蓋了各個族群在面對社會體制全盤瓦解前的轉變,有民兵反抗強權、有倖存者只想消極地躲離病毒影響的範圍、也有人汲汲營營為尋找「血清」的努力。那麼多個主題能塞在一個系列裡實則不容易。唯可惜眾多的議題也讓本系列最終章失去了一點點獨樹一格的代表性,然而,卻未能掩飾這部電影的野心。本系列到了尾聲,是否如願找到抵禦這場浩劫的「解藥」?在戲院揭曉。

《移動迷宮系列:死亡解藥》中,僅存的人類建立一堵高牆企圖隔絕感染

結語

反烏托邦主題,一直都是發燒話題。舉凡科幻、動作或者是主打青少年族群的電影,都能有充分發揮的餘地。除了絢麗的特效及頹廢的街景還可以看見每個人面對大環境下的「真實反應」。看完電影后,不妨問問身邊的朋友,是否有人其實內心深處嚮往著螢幕裡荒謬的社會體制?躍躍欲試想要在饑餓遊戲中勝出、在沙漠裡狂飆,或者是寧可活在電腦創造的虛假幻覺之中?一個虛擬的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它以「現實」為根源發展出劇情。這個主題,是人類因對現實社會不滿或恐懼所衍生出來的問題,但有如現實社會一樣,它可以是一些人的惡夢,卻也是另一群人的烏托邦、朝暮嚮往的理想之地。

《移動迷宮系列:死亡解藥》現正熱映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