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橫財不發命窮人

北宋名相呂蒙正祖籍河南洛陽, 本是一位官宦子弟, 但他和母親劉氏卻被狠心的父親呂龜圖逐出了家門。 母子二人離開洛陽, 走出城南百餘裡, 住在南山邊的一孔破窯洞裡, 慘澹度日。

一年冬天, 天寒地凍, 鵝毛大雪下了三天三夜。 呂蒙正家裡已經斷糧好幾天了, 妻子讓他到附近一位朋友家裡去借點米。 呂蒙正來到朋友家, 見朋友家的光景和自己家差不了多少, 沒好意思開口, 假說來看看朋友, 坐了一會兒即告辭回家。

雪更大了, 路上的積雪足足有半尺多厚, 人踩在上面, 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呂蒙正深一腳淺一腳地踏在雪地上,

一會兒工夫便走得筋疲力盡。 於是, 他轉身來到路邊一座財神廟, 打算在廟裡歇一會兒。

走進廟門, 有氣無力的呂蒙正一屁股癱坐在地上, 累得連眼睛也不想睜。 “吱吱吱!”幾聲清脆的老鼠叫聲突然傳到了呂蒙正耳邊。 呂蒙正睜開眼睛循聲望去, 只見一隻碩大的老鼠邊叫邊從他的眼前一晃而過, “吱溜”一下鑽進牆角的老鼠洞裡。 呂蒙正靈光一閃:老鼠洞裡肯定有糧食。 想到這裡, 呂蒙正強打精神, 在財神廟找了半截木棍, 開始奮力挖開老鼠洞。

鼠洞越挖越深, 洞裡的空間也越來越大。 挖到洞底時, 呂蒙正沒有發現糧食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陶瓷罐, 陶瓷罐口用一塊黃絹布紮著。 呂蒙正解開紮絹布的繩子一看,

發現裡面裝了滿滿一罐金子。

他拍了拍手上的土, 跪在財神爺像前, 虔誠地磕了三個響頭, 然後興沖沖地抱起那罐金子, 轉身朝廟外走去。

來到廟門外, 望著天空茫茫大雪, 呂蒙正轉念一想:俗話說得好, 橫財不發命窮人, 假如我呂蒙正今生今世註定是個命窮之人, 今天我就是把這罐金子抱回去, 日後肯定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事, 很快便會花光這些金子;假如我呂蒙正不是命窮之人, 則命中遲早會有和這罐金子相等、甚至比這罐金子更多的銀錢。 再說, 天生我才我必有用, 我呂蒙正一定要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幹一番大事業, 區區一小罐金子又算得了什麼?想到這裡, 呂蒙正又轉身回到廟裡, 把陶瓷罐放回原處。

他感歎命運對人生的不公, 回頭在財神爺像前找了一張發黃的香裱紙, 然後用半截燃燒過的香頭在香裱紙上歪歪扭扭地寫下了“橫財不發命窮人”幾個字。 他把紙條放在陶瓷罐裡的金子上面, 把陶瓷罐重新封好, 用土填平了老鼠洞。

回到家門口, 呂蒙正遠遠就聞到了一陣久違的米香。 他心裡不由一怔:家裡的米缸子幾天前就掃得光光的, 我借米又沒有回家, 妻子哪裡來的米下鍋?再仔細一看, 雪地裡一條深深的腳印直通遠處。 想起妻子一大早不斷地催他外出借米, 呂蒙正心頭一寒, 莫非妻子她……呂蒙正不敢往下想。

妻子見呂蒙正空手而歸, 知道他沒有在朋友家裡借到米, 連忙給他盛了一碗熱騰騰的米飯。

呂蒙正頭也不抬, 把妻子遞來的碗一推, 說:“我不想吃。 ”妻子知道呂蒙正沒有借到米心情不好, 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更加和藹地說道:“我母親知道咱家沒米下鍋了, 冒雪給咱送了一點米, 你回來之前她剛剛離開。 ”呂蒙正聞言一驚, 一抬頭恰好看到了放在地上的米籃子, 這才知道他誤解了妻子, 因為他認得這個米籃子是丈母娘家的。

極端困苦的生活並沒有磨滅呂蒙正的信念。 在寒窯裡, 呂蒙正刻苦攻讀, 三十三歲的呂蒙正一舉考中丁醜科狀元, 並由此步入仕途, 三曆相府, 位及太師, 成為北宋一位名相。

五十九歲那年, 呂蒙正因病告老還鄉。 回到老家洛陽縣城後, 呂蒙正出資在洛陽城裡買了一塊地皮, 打算重新蓋一院房子。

破土動工這一天, 工匠們在地下挖出了一陶瓷罐金子, 打開封陶瓷罐的黃絹布一看, 裡面裝了滿滿一罐金子, 金子上面還有一張紙條, 紙條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橫財不發命窮人”幾個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