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看楊振寧父親楊武之如何教子

看看楊振寧父親楊武之如何教子

孩子是未來, 既屬於父母期望的未來, 也屬於社會期望的未來。 父母往往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 但孩子並不就是父母的一切, 父母心中還應有事業和屬於自己的生活。 孩子的所有, 父母要關心;但孩子的所有, 父母未必都要在意。 尤其是父母並不認同的孩子的那一些, 父母應留出心底裡的一角, 求同存異吧!有道是:“理解了幹, 不理解的看, 但不要頂著幹。 ”我想, 與兒女的關係, 這種處事精神是可以借鑒的!

楊振寧強烈的民族意識緣于父母對他進行的傳統文化的教育, 一點一滴的滲透, 以及父親的言傳身教。 早在廈門居住時, 楊武之就教兒子讀唐詩, 教中國歷史朝代更替的順序:“夏商周……”, 天干、地支順序:“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甚至於八卦……在清華園裡, 楊武之對楊振寧進行一次正規的教育——讀古書、受古訓。 楊振寧12歲時,

楊武之請專人教兒子談《孟子》, 還講了許多上古歷史知識, 所以, 在中學時代, 楊振寧又象兒時背誦《龍文鞭影》一般背誦《孟子》全文。

對楊振寧的中國情結影響最深的還是父親楊武之。 楊武之留學歸來之後先後執教於廈大、清華、西南聯大等高等學府。

他為人師表、工作認真, 熱愛著水深火熱的祖國的教育事業。 楊振寧是第一個回祖國訪問的外籍科學家, 之後, 他幾乎年年回國, 給祖國科學事業出謀劃策, 他是祖國忠實的兒子。 楊振寧常談起中國的傳統本土文化和生活, 深為父親敬業愛國的精神所感。 他深知, 父親對他加入美國籍深為不滿, 在1983年作了這樣的記述:“……我父親在1973年故去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當數學教授。 他曾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遊歷甚廣。 但我知道, 直到臨終前, 對於我的放棄故國, 他在心底裡的一角始終沒有寬恕過我……”

楊振寧檔案:

楊振寧, 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三河鎮,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院士、委內瑞拉科學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等。

1945年, 楊振寧考取清華大學後赴美留學, 歷任芝加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長;1949年,

與恩利克·費米合作, 提出基本粒子第一個複合模型。 1956年與李政道合作, 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 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1年重回中國大陸訪問, 是中美關係開始解凍後最早回大陸訪問的美籍華人學者之一。 1980年代推動成立了南開數學所理論物理研究室,他還促成了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等獎項的設立以促進中國在更廣泛的科教領域的發展。

1997年紫金山天文臺將其發現的一顆國際編號為3421號的小行星命名為“楊振寧星”。

2017年2月,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原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圖片源於網路,感謝原作者。)

1980年代推動成立了南開數學所理論物理研究室,他還促成了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等獎項的設立以促進中國在更廣泛的科教領域的發展。

1997年紫金山天文臺將其發現的一顆國際編號為3421號的小行星命名為“楊振寧星”。

2017年2月,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原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圖片源於網路,感謝原作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