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因斯坦離世七小時後,大腦被屍檢醫生秘密切走供私人研究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大腦失蹤了幾十年。

嚴格地說, 是至少失蹤了 50 年。 1955 年愛因斯坦離世後 7 個小時, 他的大腦被為他做屍檢的醫生湯瑪斯·哈威博士秘密切除偷走。 直到 2010 年這位醫生的後代才把這個大腦捐給了美國國家健康醫學博物館。

如果要給「天才」一個定義, 那麼提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應該全世界沒有人會反對。

或許是抱著「研究這樣一個舉世無雙的大腦應該可以解開人類智慧的奧秘」的想法, 被欲望衝昏頭腦的哈威醫生如獲至寶地將其霸道私藏, 試圖找到其中那個不同尋常的部位。

於是接下來幾十年, 愛因斯坦的大腦就被藏在哈威醫生的啤酒冷庫中, 用盛滿甲醛的玻璃罐保存。

後來, 哈威醫生甚至把這個珍貴的大腦切成了 240 塊(每塊大約1 cm3), 除了自己研究外, 還會偶爾把其中一些切片寄給其他頂尖的科學家做研究(有時用蛋黃醬罐子盛放, 有時用塑膠罐子)。 這個私人研究, 一直持續到 2007 年哈威醫生逝世。

↑ 愛因斯坦可憐的一部分大腦切片

很多主觀的個人判斷致使結論無效, 加上研究過程不夠嚴謹正規, 哈威醫生苦苦研究了愛因斯坦的大腦幾十年, 然後驚奇地發現——這個大腦, 真的十分普通。

人們通常默認, 「天才」的大腦會遠遠超出普通人的大腦, 認為容量會非常大或者某些部位也許會異常地大, 但事實卻與此相反。 (甚至愛因斯坦的大腦比普通人的還要稍小些)

從整體而言, 愛因斯坦的大腦同你我相差不大。 如果一位神經學家並不知道這是愛因斯坦的大腦,

很可能會把它放到一旁, 置之不理。

相比較而言, 另外一個被醫生保存的天才大腦——數學王子高斯, 就有明顯的特殊:通過解剖發現他大腦中的溝回非常多, 這也支持了他異于常人的數學能力。

↑ 愛因斯坦的左右腦

人們極力在愛因斯坦的大腦中尋找特殊之處, 但除了發現他的兩個半球的下頂葉區域(涉及到處理數位的能力)比平均值稍大一些之外, 沒有超出正常程度的偏差。 科學家沮喪地一無所獲, 他的大腦太正常了——這簡直不太正常。

難道這位天才的超高智商並不能從物理水準上表現出來, 而是寫在基因裡?

事實上, 愛因斯坦曾坦承自己在年輕時數學非常糟糕, 像大多數人一樣。 他對一群小學生說:「不管你們在數學上遇到的困難有多大, 相信我, 我曾遇到的困難要比你們還大。 」

或許, 讓愛因斯坦成為愛因斯坦, 更多的是其他因素。

“我並無特異的天才……

我只是過分的好奇。 ”

日裔美籍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在他的科普書籍《愛因斯坦的宇宙》和《心靈的未來》中剖析了愛因斯坦的一生, 把他的「天才」總結為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長時間的思考。

在那個沒有手機電腦的時代,愛因斯坦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思考上,進行「思想實驗」。

他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而不是實驗物理學家,他的頭腦就是實驗室,總是在思想中不斷進行各種對未來的複雜模擬。

其次,他用在每個思想實驗上的時間,都超過十年。

這是真的,對於自己提出的每一個關鍵問題,愛因斯坦都持續思考了十年以上。

從 16 歲到 26 歲,他一直關注光的問題,想知道我們是否能夠比光束跑得更快。這最後促成了狹義相對論的誕生,而狹義相對論最後解開了恒星的奧秘,給我們帶來了原子彈。

從 26 歲到 36 歲,他一直關注引力理論,最後帶來了黑洞理論和宇宙大爆炸理論。

然後,從 36 歲至其生命終結,他試圖找到關於萬物的理論,把宏觀和微觀統一起來。

在一個問題上耗費 10 年甚至更多時間,遠遠超出了一萬小時定律,超出了一般人所擁有的好奇心和執著。

最後,時代和人格。

不是每個人都有膽量去打破固有思維的——第一個去論證地球是圓的、人是由猿猴進化而來或者銀河系之外還有其他億億萬個星系的人,皆擁有超凡的智力和勇氣。

同樣,在愛因斯坦的年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或想像力去挑戰以撒·牛頓建立起來的物理理論,當時它已經在社會體系中佔據統治地位了 200 年。

愛因斯坦是波西米亞人——身為吉普賽人,對自由的嚮往和大受傳統束縛的基因,都存在於他的血液中。由他來反對物理學的既成體制是自然而然的。成長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是塑造其性格的關鍵因素。

時勢造英雄。

1905 年,牛頓的舊物理體系受到重創,例如,一些放射性的神秘物質在黑暗的環境中不斷自發釋放光亮,能量似乎憑空就能產生,這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人們心裡隱隱知道,新的物理學即將出現,而愛因斯坦恰恰在此時出現,成為時代的驕子。

歷史環境必須適合天才的誕生。正是無數意外和偶然,使愛因斯坦成為愛因斯坦。即使我們能用所保存的大腦細胞製造克隆人,我也會懷疑這個克隆人能否成為下一個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名句專家,在他的數十句發人深省的名言名句中,曾經這麼描述過「智力」:

“資訊不是知識,

知識也不是智力的衡量標準,

想像力才是。”

對於愛因斯坦而言,想像力意味著打破已知世界的邊界,進入未知的世界。

哪怕至今一無所獲,人們還在持續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

他們始終認為,總得有什麼特殊之處吧,一定存在什麼特殊開關,就像造物主留下的後門,能讓每個人都能迅速成為智商超凡的天才。

2013 年,美國費城的馬特博物館將收藏的 46 塊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放在顯微鏡載玻片上永久展覽。

這是一家醫學博物館,收藏有醫學畸形、解剖和病理學標本,古代醫療器械等,主要供醫學研究之用,也提供付費參觀。

把他的「天才」總結為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長時間的思考。

在那個沒有手機電腦的時代,愛因斯坦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思考上,進行「思想實驗」。

他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而不是實驗物理學家,他的頭腦就是實驗室,總是在思想中不斷進行各種對未來的複雜模擬。

其次,他用在每個思想實驗上的時間,都超過十年。

這是真的,對於自己提出的每一個關鍵問題,愛因斯坦都持續思考了十年以上。

從 16 歲到 26 歲,他一直關注光的問題,想知道我們是否能夠比光束跑得更快。這最後促成了狹義相對論的誕生,而狹義相對論最後解開了恒星的奧秘,給我們帶來了原子彈。

從 26 歲到 36 歲,他一直關注引力理論,最後帶來了黑洞理論和宇宙大爆炸理論。

然後,從 36 歲至其生命終結,他試圖找到關於萬物的理論,把宏觀和微觀統一起來。

在一個問題上耗費 10 年甚至更多時間,遠遠超出了一萬小時定律,超出了一般人所擁有的好奇心和執著。

最後,時代和人格。

不是每個人都有膽量去打破固有思維的——第一個去論證地球是圓的、人是由猿猴進化而來或者銀河系之外還有其他億億萬個星系的人,皆擁有超凡的智力和勇氣。

同樣,在愛因斯坦的年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或想像力去挑戰以撒·牛頓建立起來的物理理論,當時它已經在社會體系中佔據統治地位了 200 年。

愛因斯坦是波西米亞人——身為吉普賽人,對自由的嚮往和大受傳統束縛的基因,都存在於他的血液中。由他來反對物理學的既成體制是自然而然的。成長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是塑造其性格的關鍵因素。

時勢造英雄。

1905 年,牛頓的舊物理體系受到重創,例如,一些放射性的神秘物質在黑暗的環境中不斷自發釋放光亮,能量似乎憑空就能產生,這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人們心裡隱隱知道,新的物理學即將出現,而愛因斯坦恰恰在此時出現,成為時代的驕子。

歷史環境必須適合天才的誕生。正是無數意外和偶然,使愛因斯坦成為愛因斯坦。即使我們能用所保存的大腦細胞製造克隆人,我也會懷疑這個克隆人能否成為下一個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名句專家,在他的數十句發人深省的名言名句中,曾經這麼描述過「智力」:

“資訊不是知識,

知識也不是智力的衡量標準,

想像力才是。”

對於愛因斯坦而言,想像力意味著打破已知世界的邊界,進入未知的世界。

哪怕至今一無所獲,人們還在持續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

他們始終認為,總得有什麼特殊之處吧,一定存在什麼特殊開關,就像造物主留下的後門,能讓每個人都能迅速成為智商超凡的天才。

2013 年,美國費城的馬特博物館將收藏的 46 塊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放在顯微鏡載玻片上永久展覽。

這是一家醫學博物館,收藏有醫學畸形、解剖和病理學標本,古代醫療器械等,主要供醫學研究之用,也提供付費參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