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立春!一年中最美好的開始,這樣過才算是圓滿

立春日

(南宋)陸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 春日春盤放手空。

天地無私生萬物, 山林有處著衰翁。

牛趨死地身無罪, 梅發京華信不通。

數片飛飛猶臘雪, 村鄰相喚賀年豐。

天氣雖然還很冷, 可不知不覺中, 立春節氣又到了, 往年都是先過年再立春, 今年春節來得晚, 趕在了立春節氣裡。

雙春報喜!願您喜氣不離身,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美味春餅, 這個立春節氣過得算是圓滿了~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 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 今年立春時間是2018年2月4日的5點28分。

立春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 二候蜇蟲始振, 三候魚陟負冰。

一候東風解凍, 東風送暖, 大地開始解凍。

二候蜇蟲始振, 立春五日後, 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

三候魚陟負冰, 再過五日, 河裡的冰開始融化, 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 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融解的碎冰片, 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習俗

立春亦稱“打春”、“咬春”, 又叫“報春”。 這個節令與眾多節令一樣有眾多民俗, 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 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餅、春盤、咬蘿蔔之習俗等。

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 我國歷朝歷代的迎春儀式隆重而浩大。 此時的立春已經超過了農曆24節氣只標示節令與氣候的功能, 而是已經被當成一個節日了, 因此在歷史上便演化出了許多圍繞立春而舉辦的活動及民俗,

如“春娃”、“春鞭”、“春捲”、“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立春美食

每到一個節氣, 吃什麼都是有講究的。 3000年前我國就有迎春儀式, 至今已形成了許多固定的風俗習慣, 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 吃春盤、春餅、春捲、咬蘿蔔習俗等。

春餅

唐代已經開始吃春盤、春餅了。昔日,吃春餅是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裡分格碼放熏大肚、醬肉、熏肘子、醬肘子、熏雞、醬鴨等,另配幾種家常炒菜,一起捲進春餅裡吃。

春蘿蔔湯

民間素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習慣,立春屬乍暖還寒之際,在南方,立春這天都會燉點蘿蔔湯,美其名曰“立春蘿蔔湯”。

韭菜炒雞蛋

春天的韭菜香氣溢人,韭菜雞蛋碎清新且下飯,與韭菜雞蛋餅比起來,沒那麼油膩,實在是居家必備的快手菜。

立春養生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起生機蓬勃,是人體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如果將全年的養生保健比作蓋房子,那麼立春養生就相當於打地基。

立春五要原則之一——春養肝

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鬆形體。

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因此,立春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立春五要原則之二——防舊病復發

“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立春五要原則之三——“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是民間一條保健諺語,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立春五要原則之四——春梳頭養陽

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故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鬱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立春五要原則之五——防“潮”病

立春開始回暖,空氣中的水分漸漸增多,顯得濕氣很重。要保證居室及辦公室內的通風透氣,在天氣好的時候,要多曬曬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覺的時候要保持室內乾燥透氣。

春餅

唐代已經開始吃春盤、春餅了。昔日,吃春餅是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裡分格碼放熏大肚、醬肉、熏肘子、醬肘子、熏雞、醬鴨等,另配幾種家常炒菜,一起捲進春餅裡吃。

春蘿蔔湯

民間素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習慣,立春屬乍暖還寒之際,在南方,立春這天都會燉點蘿蔔湯,美其名曰“立春蘿蔔湯”。

韭菜炒雞蛋

春天的韭菜香氣溢人,韭菜雞蛋碎清新且下飯,與韭菜雞蛋餅比起來,沒那麼油膩,實在是居家必備的快手菜。

立春養生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起生機蓬勃,是人體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如果將全年的養生保健比作蓋房子,那麼立春養生就相當於打地基。

立春五要原則之一——春養肝

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鬆形體。

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因此,立春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立春五要原則之二——防舊病復發

“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立春五要原則之三——“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是民間一條保健諺語,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立春五要原則之四——春梳頭養陽

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故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鬱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立春五要原則之五——防“潮”病

立春開始回暖,空氣中的水分漸漸增多,顯得濕氣很重。要保證居室及辦公室內的通風透氣,在天氣好的時候,要多曬曬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覺的時候要保持室內乾燥透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