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的父母,都有一點笨,孩子才會聰明一點!

作者:家長樹, 大樹老師

後臺有位媽媽給我留言:

老師, 我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 我都會抽時間在一邊監督, 不會的題也想盡辦法輔導他,

可成績就是不見提高。

平時在家, 幾乎都不讓他幫忙做事怕分心, 給他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看書做題, 考試還是倒數, 這可怎麼辦啊?

像這位媽媽的問題,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或者正在為此困惑。 明明自己做了很多, 幫孩子解決了一切後顧之憂, 他只要全身心投入學習就可以了, 怎麼還是不行?

其實想要教育好孩子說難也不難, 只要做到3個字就可以了!

01

笨:父母笨一點, 孩子才能聰明一點

哎呀, 你別動了, 笨手笨腳的待會兒再摔了, 我還得收拾半天。

小侄子剛進廚房, 就讓表姐轟了出來, 只好悻悻地回自己房間了。

我這小侄子今年小學6年級了, 但是從來沒有幹過洗碗、掃地等家務。 就連自己的襪子也沒有洗過一次, 原因就是因為媽媽(我表姐)太“勤”了。

把除了學習之外的一切事, 都幫他做好了, 孩子有心學習, 也找不到機會。

儘管這樣, 表姐還是一直為孩子的學習苦惱, 要說自己的學歷也不低, 輔導孩子的作業是綽綽有餘;每次寫題, 只要孩子有不會, 都盡可能詳細地給他講解, 可成績就是沒有起色。

我給表姐說了這麼一件事:

有個小女孩學鋼琴, 有一天她上完課回家練習, 有一處沒記清楚, 只好去問媽媽。 可是媽媽沒有學過鋼琴, 自然無法解答女兒的問題, 就實話實說:“媽媽也不會呢?要不你記下來, 明天再問問老師, 回來教教媽媽。 ”

沒想到, 女孩真的認真請教了老師, 回家後異常興奮地去教媽媽如何彈。 而且, 那天練琴都不用家長催促, 整個過程都興致勃勃。

故事中的媽媽不像別的媽媽一樣表現得事事都懂, 反而向孩子“露怯”, 沒想到由此激發了孩子求知的欲望。

所以教育孩子, “萬能媽媽”不是最佳選擇。 有時候還是需要表現得笨一點, 我們的孩子才能更加聰明!

02

柔:柔也能克剛, 教育不能一味打罵

孩子不聽話, 打一頓;同一件事情說了幾百遍都記不住, 非得罵幾句才行……很多媽媽跟孩子說話基本靠吼, 尤其是男孩子, 分分鐘讓人崩潰!

我很能理解媽媽的心情, 因為我家大寶就是這麼過來的——三天不打, 上房揭瓦。 但是, 無論是吼孩子, 還是打罵都算不上管教的好方法。

大寶剛上小學的時候, 回家作業都是我陪著寫的。

我是個急性子, 大寶寫得慢一點就忍不住吼:“快做, 沒見過像你這麼慢的!”孩子一聽加快了速度, 字自然就差了, 我又得吼:“字怎麼寫得這麼差, 又錯了!”

感受到了我的怒氣, 大寶只好慢下來, 然而我又沉不住氣:“這麼久還沒想出來, 我怎麼養了你這麼笨的孩子!”最後只要是我在旁邊, 大寶就不敢動筆。

很長一段時間裡, 我們母子倆就這樣“相互折磨”, 直到老公指出來, 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吼孩子, 可能一次兩次能夠很快見到效果, 孩子聽話了、成績變好了。 但是次數多了, 對孩子的身心都有不利的影響。 打罵更是對孩子身體和心理的嚴重摧殘。

媽媽不妨試試“以柔克剛”。有研究表明,溫和的語言比粗暴的喊叫更具有引導作用。而且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明白並且信服,而不是暫時的聽話。

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03

弱:適當地示弱,給孩子發揮的機會

大樹老師班上有一個跟討人喜歡的女孩子。不是說她成績有多好,而是這個學生各方面素質都不差,而且熱心,願意幫助別人。

經常可以看到她教別的同學如何掃地,掃得乾淨還省力;這道數學題要用到哪幾個單元的知識,怎麼運算更簡便;集體活動中,也是大家的“小老師”……

看得出來,平時在家媽媽沒有少教,不僅限於學習,更多的是一些生活中的基本技能,注重鍛煉孩子的能力。

事實也的確如此。

有次我趁著家長會的機會像這位媽媽探討了一下,她這麼跟我說:

也沒有什麼秘訣,就是平時跟孩子在家的時候適當地示弱。

比如,我想讓她幫忙收衣服,就會跟她說“寶貝,媽媽今天手臂有點酸,需要你幫忙收一下衣服可以嗎”;而不是“你去把衣服收了”。

我想讓她自己主動學習,就會故意找幾個知識點假裝不懂,讓她給我講解;次數多了,她自己就學會了融會貫通,站在老師的角度想問題。

適當地表現出自己的“弱”,孩子會更有保護欲和表現欲,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做事,也收穫滿足感。

聽起來也很簡單是不是?的確如此,媽媽不是一如既往地無所不能,而是有地方需要自己的説明,孩子會因此更加積極,更加努力。

孩子在幼小時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賴,所以,母親的性格、語言和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怎樣的媽媽才能培養出獨立自主、有思想、習慣好的孩子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母親在孩子面前必須收斂起自己的鋒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母親。

我們笨一點,孩子才會聰明一點!

媽媽不妨試試“以柔克剛”。有研究表明,溫和的語言比粗暴的喊叫更具有引導作用。而且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明白並且信服,而不是暫時的聽話。

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03

弱:適當地示弱,給孩子發揮的機會

大樹老師班上有一個跟討人喜歡的女孩子。不是說她成績有多好,而是這個學生各方面素質都不差,而且熱心,願意幫助別人。

經常可以看到她教別的同學如何掃地,掃得乾淨還省力;這道數學題要用到哪幾個單元的知識,怎麼運算更簡便;集體活動中,也是大家的“小老師”……

看得出來,平時在家媽媽沒有少教,不僅限於學習,更多的是一些生活中的基本技能,注重鍛煉孩子的能力。

事實也的確如此。

有次我趁著家長會的機會像這位媽媽探討了一下,她這麼跟我說:

也沒有什麼秘訣,就是平時跟孩子在家的時候適當地示弱。

比如,我想讓她幫忙收衣服,就會跟她說“寶貝,媽媽今天手臂有點酸,需要你幫忙收一下衣服可以嗎”;而不是“你去把衣服收了”。

我想讓她自己主動學習,就會故意找幾個知識點假裝不懂,讓她給我講解;次數多了,她自己就學會了融會貫通,站在老師的角度想問題。

適當地表現出自己的“弱”,孩子會更有保護欲和表現欲,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做事,也收穫滿足感。

聽起來也很簡單是不是?的確如此,媽媽不是一如既往地無所不能,而是有地方需要自己的説明,孩子會因此更加積極,更加努力。

孩子在幼小時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賴,所以,母親的性格、語言和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怎樣的媽媽才能培養出獨立自主、有思想、習慣好的孩子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母親在孩子面前必須收斂起自己的鋒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母親。

我們笨一點,孩子才會聰明一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