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的幸福,在於不爭對錯” 梁啟超的家庭理念

泰戈爾說:“屋是牆壁與梁所組合, 家是愛與夢想構成”。

家庭的幸福, 不在別人眼裡, 而在自己心裡。

家庭的幸福, 不在闊氣富有, 而在不爭對錯。

家庭是講愛的地方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 也是人事業生活的基礎。

家庭不是辯論場, 不是爭輸贏的地方, 而是一個講愛的地方。

大事小事爭對錯, 再好的感情也會變淡變壞, 只有愛儲存得越多, 家庭才能越幸福。

培根曾說:“幸福的家庭, 父母靠慈愛當家, 孩子也是出於對父母的愛而順從大人。 ”

當家庭生活完全用理、用規章制度去辯論、制約的時候,那麼這個家庭也就有了瓦解的危險。

家庭要講奉獻、講愛、講付出, 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據理力爭各自抱自己的道理傷害對方, 最後只能落得兩敗俱傷。

梁啟超家庭生活幸福, 與他對妻子兒女的態度有關。 他給予家人更多的是愛而不是理。

子女們在外求學期間, 所選專業有些並非熱門,

多是憑孩子們興趣, 這時梁啟超總是選擇支持孩子們。

梁思成與梁思永二人調皮開車被撞, 梁思成寫信給大女兒“告狀”稱:“思永嘴不能吃東西, 思成便大嚼大啖去氣他。 思成腿不能動, 思永便大跳大舞去氣他。 真頑皮得豈有此理。 ”

話雖這樣說, 但梁啟超並未與二兄弟就“道理”爭吵, 反而體貼關心孩子, “他們弟兄兩個勇敢和純摯的性質, 我很喜歡”。

有人說:不講道理是一個缺點, 只知講理則是一個盲點。

在家庭生活中靠理不如靠情。

與其指責對方的錯誤, 總盯著對方的不足看, 還不如為對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庭中最寶貴的就是充滿了愛與溫暖的氛圍。

家庭要幸福, 要謙讓

古語有雲:“勞謙虛己, 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

則去之者多。 ”謙讓是身體的良心。

我們都懂得在外與人相交要謙讓, 但都忘記了家庭生活更要學會謙讓。

人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的, 長期相處, 難免勺子碰鍋沿, 但有了矛盾之後一定要針尖對麥芒爭得臉紅脖子粗嗎?

家庭的矛盾多種多樣, 但沒有過不去的坎, 遇事一定要冷靜, 多想想對方的好, 謙讓一點。

梁啟超有九位子女, 孩子多了, 矛盾難免就多。 但梁啟超的子女個個成才且相處融洽, 這源於梁啟超從小對孩子們的謙讓教育。

除了教育孩子, 梁啟超在與妻子的相處中也深諳謙讓之道。

梁啟超與妻子李蕙仙相伴33年, 33年裡兩人幾乎沒有紅過臉。 李蕙仙出身大戶, 性格潑辣, 婚後生活中梁啟超處處包容、謙讓她, 為此梁啟超還得了一個“懼內”的名號。

其實每一個“怕老婆”的背後, 都是一顆懂謙讓的心。

在家庭生活中, 夫妻相處要謙讓。 兩個人成長經歷不同, 觀點看法不同, 出現矛盾不要急著爭吵, 遷就一下對方各退一步把問題變小。

父母子女間也要謙讓。

時代不同, 父母子女間必然存在代溝與隔閡, 相處時不要爭對錯, 能有什麼矛盾是謙讓一下解決不了的。

家庭要幸福, 要體諒

家庭要幸福要和諧, 需要包容與體諒。

愛挑剔的人永遠感受不到幸福, 寬容待人, 體諒他人是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

在家庭生活中,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與想法, 沒有體諒的潤滑, 又怎麼能和諧呢?

梁啟超在逃亡日本期間多次給妻子寫信, 感謝妻子對家庭的照顧, 體諒妻子的難處。

王桂荃身體不好, 梁啟超寫信給子女, 希望他們常常給王桂荃寫信, 以寬慰她的心。

兒女初到國外, 成績不好, 梁啟超也都表示理解, 能夠體諒孩子們的不容易。

家人相處,要學會體諒。只有體諒別人的不容易,換位思考,才能寬容別人的過錯,生活才能和諧。

夫妻間相處,不要總是指責誰對誰錯。妻子體諒丈夫的忙碌,丈夫也要理解妻子的操勞。沒有誰的付出是應該的,要相互體諒。

父母子女間相處,更要相互體諒。父母年紀大了,手腳不靈活,做事不周到,不要挑剔嫌棄他們。

他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因為愛你,要懷著感恩的心包容他們不合你意的小錯誤。

子女年紀小,閱歷淺,與父母生活環境不同,觀念自然也存在差異,父母也要學會理解孩子,不要一味否定孩子。

體諒不是消極的不計較,而是一種積極的付出與尊重。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卻有著共通之處。

家庭的幸福不在於物質多少,而是懷著愛與感恩的心,不計較對錯。

家人相處,要學會體諒。只有體諒別人的不容易,換位思考,才能寬容別人的過錯,生活才能和諧。

夫妻間相處,不要總是指責誰對誰錯。妻子體諒丈夫的忙碌,丈夫也要理解妻子的操勞。沒有誰的付出是應該的,要相互體諒。

父母子女間相處,更要相互體諒。父母年紀大了,手腳不靈活,做事不周到,不要挑剔嫌棄他們。

他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因為愛你,要懷著感恩的心包容他們不合你意的小錯誤。

子女年紀小,閱歷淺,與父母生活環境不同,觀念自然也存在差異,父母也要學會理解孩子,不要一味否定孩子。

體諒不是消極的不計較,而是一種積極的付出與尊重。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卻有著共通之處。

家庭的幸福不在於物質多少,而是懷著愛與感恩的心,不計較對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