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街人的過年記憶!

“臘八、插花;祭灶, 年到;吃肉, 放炮”這就是我幼年最嚮往的日子。

我的幼年生活在豫東農村。 記憶裡, 每年一到臘月初八, 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己家的院門上,

插上一兩枝用棗樹枝和五顏六色的花紙做成的棗枝花束來裝點自己的門戶。 還有不少家庭在自己的房門口、菜窖旁、糧屯上, 甚至院外的糞堆上也會插上一兩枝自做的棗樹花枝, 頓時在我幼年居住的村莊裡, 不足半天就變成了五顏六色的花世界, 讓人有了一種賞心悅目的新鮮感。 孩子們盼過年的心情油然而生, 急等著吃肉、放炮、穿新衣。

好不容易熬到了臘月二十三, 大人們才放下了手裡的農活, 打掃一下家裡的衛生, 上街趕集買點年貨, 自己動手下點粉條, 富有一點的家庭會請人殺豬, 送給親戚朋友, 再多少賣一點留些零花錢。 婦女們開始蒸饃、蒸菜、炸菜, 籌備過年, 這一下可討來孩子們的歡喜, 紛紛圍在媽媽跟前, 一會兒要個白饃、一會兒抓個丸子, 好不高興!

臘月三十就是年, 早早的幫大人貼上春聯, 穿上了新衣服, 跑到街上開始比美。 除夕、初一時孩子們最高興的日子, 吃得好、穿得好、能放炮, 還能要到壓歲錢。 從初二到十五, 幾乎天天跟著大人們走親戚,

那是一年中最快樂的日子, 也是人到中年後, 最流連忘返的過年記憶!

剛參加工作來到上街, 仍未忘記的是過年走門串戶去拜年的習俗。 初一大早起, 吃完餃子就出門, 鄰居、同事、老鄉、朋友, 能走到的都要走一遍, 大街小巷不斷能碰到熟人。

到了飯時, 親朋聚會、朋友對盞、家人團聚, 一派過年其樂融融的景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 漸漸年的味道越來越淡了, 走門串戶拜年的也越來越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電話拜年、微信拜年、群友拜年。 現在過年,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 大多也都選擇飯店定上一桌就解決了。

過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對於打工族, 意味著不用上班了, 平時總是加班加點趁著過年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對於孩子們意味著新衣服、壓歲錢;對於老人, 意味著孩子們終於可以回家團圓了;對於你、我、他的大家們, 意味著又老了一歲……

雖然已到2018, 但是更加想念小時候過年的味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