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精英講器材:底板的硬彈和軟彈有門道,趕緊搞明白告訴身邊球友!

很多時候我們看測評, 說一塊底板特性的時候, 會蓋以“硬彈”和“軟彈”的結論, 那麼硬彈和軟彈究竟是怎樣一種特性呢?其實, 底板的軟和硬是區別於發力而言, 有的人發力不到位, 打不透底板, 就覺得板子比較硬, 有的人發力比較好, 能夠打透底板, 會覺得比較軟, 由此針對自己的發力情況和打法來決定選擇什麼樣的板子。

底板的軟硬和彈性有很大的區間存在對立面, 正常來講, 一軟一硬兩塊底板平置, 從相同高度落下兩個球, 肯定硬的那個彈得高。 那麼再加上自己的力量後, 有的底板還是會這樣, 但有時候會發生改變, 因為各個廠家的製造工藝不同, 有的外面硬裡面軟, 有的裡面硬外面軟, 這樣就導致加力後彈性不均勻, 導致中小力量控制起來也都有差異, 而大力後產生的差異就更加明顯。

通常來講, 底板的硬彈是一種剛性的存在, 纖維底板通常剛性比較強,

尤其是外置纖維底板, 在發力不到位或者打不透底板的情況下, 脫板速度快, 擊打力量足, 弧線平直, 適合近台快攻;但是在發力好的選手中, 這種剛性是可控的, 是能打透的, 那麼在他們手裡, 發揮的威力和業餘選手相比, 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所以有些專業選手的底板, 業餘選手拿來用未必適合。 比如VIS, 前期沒有綠豆標的版本, 普遍較硬, 業餘選手打著正手發木, 無法發揮底板的全部性能, 而張繼科卻能憑藉VIS正反手暴力輸出, 令對手無解。

底板的軟彈, 是在純木上體現的最為淋漓盡致, 因為它的彈弓效應發揮的比較明顯, 尤其是用阿尤斯作為大芯, 那種大力拉沖後噴彈的感覺讓人無法忘記。 軟彈的底板通常控制較好, 能夠吃住球, 脫板雖然略慢, 但是由於含球的關係, 令旋轉異常強烈, 常常會發生上臺拐彎或下紮的現象。 比如早期的OC, YE, EG, 都是屬於軟彈的底板, 而在普及40+塑膠球的今天, 純木底板也都加硬了面材, 比如使用黑檀木, 玫瑰木, 雞翅木之類的,

令一速大大提高, 同時台內控制就略有下降, 但是當大力拉沖後, 純木那種含球的軟彈依舊會發揮應有的特性, 在弧圈球對抗中可以保證較高的上臺率。

因此, 使用“硬彈”或“軟彈”的底板, 一是要根據自己的發力情況, 二是根據自己的打法。 再者, 無論硬彈或者是軟彈的底板,

都有發力的界限, 這種界限通常稱之為“天花板”效應, 就是底板力量的最高限, 通常是發力到一定程度之後, 無法再借助底板的力量打出品質更高的球, 這種情況在退台後發生的比較普遍, 所以在選擇底板的時候也要多加考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