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玩市場怎麼埋雷,你被炸翻過嗎?

作為“地雷”的贗品,一般是買家難以斷定真假之物。 比如用漢代破碎銅鏡材料翻做的高檔漢代錢幣;宋代窯址瓷片冷接出來的“稀有”瓷器;以昆侖玉為材料、純手工1:1大小高仿的高古玉器等,總之是所用材料要真或能以假亂真,讓現代科技無法對付的東西。

2011年,在浙江龍泉,一隻接胎梅子青釉龍泉雙環耳大瓶就以50萬元的“朋友價”炸翻了一個北京買家。 此瓶頸部以下是窯址品,以上是冷接物,底胎上有一個三角形的打胎鑒定痕跡,且有鑒定證書。

事後,“埋雷者”說:“底部花了我3萬,加上接胎和鑒定,總共成本4萬多,再加上付給馬仔5萬—這種買賣必須有馬仔,但也沒賺到什麼錢。 ”

“埋雷”的方式、技巧很多,且在“與時俱進”。 早先的手法是先將贗品埋入墓地,偽裝現場後直接帶老闆上山,雇傭民工,夜晚作業,讓老闆們親自看著“文物”出土,然後高價成交,“埋雷”與賣貨次形成。 這類“埋雷”手法在20世紀90年代炸傷了不少買家,現在基本過時。

目前比較常規的手法是將“地雷”埋入一線或同行店中。 若是高仿的出土文物,可以直接將“地雷”埋在盜墓者手中。 若是高仿的家傳文物則可以埋入偏遠山村,引上線進入“雷區”。

2003年,江南某地,一“埋雷者”花200元租金,將一張仿古“紅木床”埋入家鄉山區的一棟早已荒廢的明代老宅裡。

現場佈局天衣無縫:床上堆滿了過時的竹籮筐、破木凳農具等雜物,雜物上的灰塵、床上的蜘蛛網都設計逼真,連地上雜亂的鞋印都想到了。 當外地老闆踩著泥濘來到床前時,“雷托”及時出,說辭是:“這段時間,來買這張床的人可多的是,你只要看看地上的鞋印就知道了,都是因為出不起價錢才走人的。 ”

“那你到底要多少錢?”老闆問。

“8萬."

經過多輪商討,最後以6萬元成交,外加“埋雷者”的介紹費,共6800元。 事實上,所費用不超過8000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