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數碼之家

虛擬實境技術已經不僅是科幻電影裡的臆想, 以我們最熟悉的各種頭戴式顯示裝置為例, 它們可以分別統稱為 VR、AR、MR、CR 四大類, 儘管這些產品已歷經多次的換代更新,

但它們依然沒有解決用戶的眩暈症問題, 為何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和產品的換代, 眩暈問題依舊難以根絕呢?

提及頭戴式顯示裝置造成的眩暈症, 我們首先瞭解人類“前庭系統”和“視覺系統”兩者的協調工作關係。

前庭系統:顧名思義就是感知位覺和聽覺, 耳朵除了能聽, 還能平衡, 平衡就依賴於前庭器官;

視覺系統:就很好理解了, 就是光作用於視覺器官, 使其感受細胞興奮, 其資訊經視覺神經系統加工後便產生視覺。

然而 VR 這類設備通過技術手段創造出一種逼真的虛擬的現實效果,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眼球之間其實距離是不一樣的, 自然得道的圖像也會略有偏差, 而在 VR 系統中使用者兩隻眼睛所接收到的圖像也是做了偏差處理的, 一隻眼睛只能看到奇數幀圖像, 另一隻眼睛只能看到偶數幀圖像, 這樣就可以形成逼真的立體視覺畫面。 當然, 除了圖像的加工處理, 可以識別我們頭部運動的陀螺儀和聲音呈現等也是營造逼真虛擬效果必不可少的要素。

但是問題來了, 雖然圖像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欺騙我們的視覺系統, 但我們的前庭系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被忽悠。 現在的虛擬實境設備由於還無法完全類比我們人腦感知到的運動軌跡, 所以當我們眼前看到的景物在動時, 其實大腦依然在提醒我們是處於靜止狀態的, 當我們頻繁不規律地接收到非自然的加速變化,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產生間歇性頭暈了。

其實每個人的眩暈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樣的, 就像很多人坐車、坐船的時候會產生頭暈, 而很多人則不會出現頭暈問題, 這裡就涉及到更複雜的進化論問題, 畢竟三百年前人類還是以行走為主的。 為了讓我們的前庭系統盡可能減少工作, 那麼就只能在勻速直線運動, 感受不到加速和減速的環境下進行, 例如我們乘坐飛機或高鐵時就不會出現嚴重的眩暈感。

為了讓 VR 設備顯示的圖像可以達到欺騙人腦的效果, 所以我們使用 VR 設備時應該盡可能選購一些高幀數刷新率的產品, 最低也需要 60 幀/秒的刷新率, 在這個基礎下才能保證盡可能緩解眩暈和噁心感, 一些主流的 VR 設備目前都可以在 90 幀/秒的速度進行工作了, 甚至 Sony 的 PS VR 則能達到 120 幀/秒。

緩解暈眩現象是虛擬實境產品未來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相信未來會有技術實現對前庭系統和視覺系統的欺騙, 那麼到時候人類應該就可以像科幻電影《駭客帝國》那樣,做到足不出門也能看“世界”。

那麼到時候人類應該就可以像科幻電影《駭客帝國》那樣,做到足不出門也能看“世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