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女兒轉走父親300萬|父母不是金主,別說賺錢都是為了孩子

女兒轉走父親300萬 | 父母不是金主, 別說賺錢都是為了孩子

原創 2018-01-23 為孩子樹立理財觀 遇言不止

MoneyAnna of the North - Lovers

這個世界上, 並沒有誰必須對誰負責到底。 無論是愛你的父母, 還是愛你的妻子和丈夫, 每個人都要有賺錢和理財的底氣, 這才是經濟上的安全感。

——遇言姐

但是,

遇言姐也確實注意到, 有一些小留學生到國外讀書並不知道怎麼管理金錢。 更重要的是, 有很多孩子會使用父母的積蓄並不心存感激, 反而認為這是應該的, 父母的錢不就是自己的錢嗎?而這個理念甚至是很多中國父母口口聲聲和孩子說的:我和你媽媽這麼辛苦賺錢, 就是將來給你出國讀書用的(給你娶媳婦用的)。

給孩子輸出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其實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不管是富有還是貧窮, 讓孩子正視金錢, 才能在未來生活中正視很多關係, 比如和父母的關係、和事業的關係、和夢想的關係等等......

窮人家孩子養成富二代

富二代不知道自己家有錢

前一段時間, 有一篇文章刷屏《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把窮人家的孩子養成富二代》, 說的是父母省吃儉用, 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但是, 孩子有了富二代的心態, 花錢大手大腳完全不瞭解, 更不感激父母掙錢的辛苦。 有的孩子, 父母因為公司倒閉了而下崗, 但是他們還無知無覺要父母送自己出國留學。 有的孩子,

看有錢人家的孩子用名牌, 也同樣讓工薪階級父母買名牌。

其實相反的例子也有。 有一位美國的超級富二代曾經在《紐約時代》撰文, 說自己小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家庭的富有, 父母都對此避而不談。 他的朋友強生公司的繼承者也是一樣, 有一天他們在課堂上聽到老師講強生公司是多麼大一個家族企業的時候, 他們突然覺得自己被父母欺騙了, 要用很長時間才能調整自己的心態。

其實,無論是窮人的孩子當富二代養,還是富二代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家裡有錢,這些對孩子都很不負責任。因為真相是要他們自己來調整和適應,如果調整不好,不但會影響到他們看待這個世界的心態,甚至會影響到他們對金錢和事業的平衡。

那些明明不是富二代卻一直心安理得享受最好的一切的孩子們,生活也會給他們大的教訓,因為他們不知道感激自己的父母,也就不會感謝在生活中幫助他們的人,不會珍惜金錢。

遇言姐在加拿大看到了不少西方家庭教育孩子的經驗,覺得他們和孩子的距離和對金錢的處理,都值得學習。

其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地方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工作和金錢的關係

有一個教育學家曾經分享了一個故事,就是每一次父母出門上班的時候,年幼的孩子都會說,爸爸媽媽能不能在家陪我,不要上班?

每次爸爸媽媽都回答:爸爸媽媽要去賺錢。有一次,孩子拿著祖父母給他們的糖果錢說,爸爸媽媽,現在你們可以陪我了嗎?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告訴自己的孩子關於工作和金錢的關係呢?

首先工作是一個團體為社會創造的價值。所以,可以說,爸爸媽媽要和一群叔叔阿姨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可以是製造大房子,可以是去做衣服,也可以是印刷一本書。而且這個事情是爸爸媽媽喜歡做的。最後,工作可以帶來金錢和假期,帶孩子們一起出去玩。

所以,這裡金錢和工作的關係是,工作創造了價值,才產生了收入也就是金錢。

這樣孩子們讀書也一樣,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可以實現他們的理想。而同樣,這樣的價值也會創造財富。

千萬不要把金錢和生活工作的關係變成直接因果,這樣帶來的是一個對自我實現的忽視。

2

讓孩子從小管理自己的零花錢,

同時賺自己的零花錢

我們聽過現任總統川普讓女兒高中時候當模特賺自己的零花錢的故事。這個故事一點都不誇張,因為很多美國和加拿大的富有家庭對孩子的金錢訴求會設置很多門檻。

有一次我們開部門會議,一個財務總監說,她9歲的女兒希望打耳洞。她說,孩子,爸爸媽媽只負責撫養你長大和你的教育費用,這些不必須的花費必須你自己去賺。女兒當然很不願意,反復要求了半年以後,她媽媽說,這樣吧,媽媽只給你打一隻耳洞的錢,剩下的一隻耳洞錢你自己去賺吧。於是,這個女孩幫她爸爸剪了一夏天的草。

適合孩子們做的家務其實不少:

1) 洗碗、掃地

2) 洗自己的衣服,洗全家人的衣服

3) 打掃客廳和廚房

4) 洗車

5) 剪草

6) 12歲以上(要考取保姆證)可以幫鄰居看護小朋友

我在讀大學的時候,一個同學的父親是銀行的管理層,家教非常好的樣子。她的書包裡總是裝著一套黑白的工作服,我們有時開小組學習會,她會說,4:30我就要走,去打工。她的父親只負責她的學費,零花錢就是在一家義大利餐廳當服務生賺的。據說一個月也有1千多加幣(約7千-1萬人民幣)的樣子。

她對此非常驕傲,因為她從初中開始,就給鄰居家看小孩,當小時保姆。零花錢可以自主,爸爸媽媽也會要求看她的帳目,要求她進行多少比例的存款,多少比例的股票投資。

這樣一個孩子其實在12歲開始就有了自己的收入,而且懂得了存款、利息、投資和帳目這些我們可能要到成年後才理解的一些重大問題。

最重要的是,她對賺錢既沒有恐懼感也沒有神秘感,理解工作的付出和金錢的關係,很自然也很成熟。

3

金錢的邊界感

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中國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邊界感。比如孩子的婚戀,比如孩子的子女教育,而這裡可能也來源於金錢的邊界感不清。

父母用盡積蓄把孩子送出國,然後孩子找了一個男女朋友他們不滿意,於是就說:我和你斷絕關係。潛臺詞是,我和你斷絕金錢關係,看誰給你錢讀書。

遇到孩子結婚,動不動就是要父母掏錢買房子,付彩禮,好像也是心安理得的事。甚至,杭州的那個姑娘想讓男朋友把父母所有的積蓄拿出來全款400萬買房。這裡有一個道理,肯定是外國人看不明白的,為什麼那個男朋友不能回答:那是我父母的錢,不是我的。

某種程度,金錢的獨立才能擁有人格的獨立,在父母和孩子之間也一樣。

不管父母為孩子準備了多少錢,首先要讓他們知道,父母的錢是我們的,不是你的。我們可以給你提供安全和舒適的生活,還有保證你的學費,但是想要非必需品就需要用自己的零花錢。父母並不是孩子的金主。

你的是你的,我們的是我們的。

我的一個閨蜜也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媽媽,她從孩子小學的時候就開始給他存教育基金。這筆錢她算的非常清楚,先按孩子可以上常春藤的學費算,但是生活費我就不給他存了。他要是考不上常春藤,只能讀普通學校(藤校和普通學校的學費相差不少),也好,多餘的錢也不會給他,我還是要收回來。

我在加拿大的一個朋友大學畢業要創業,他的父母借給了他10萬元啟動金。這筆錢他寫了正式的借條,並且要每年支付一部分利息。他的父母說,前三年不必還本金,只支付利息。他們還和周圍的朋友打了招呼,兒子要創業了,不許給他賒帳,不許借錢給他。讓他自己經營。

在金錢觀上的邊界感,其實對孩子們將來在婚姻中對金錢的獨立感也有好處。在某種程度上,沒有邊界感養出的孩子會覺得,都是一家人了,還分彼此嗎?即使夫妻的錢可以放在一起花,也缺少了感激。

而這個世界上,並沒有誰必須對誰負責到底。無論是愛你的父母,還是愛你的妻子和丈夫,每個人都要有賺錢和理財的底氣,這才是經濟上的安全感。

常有人問我,什麼時候才適合把孩子送出國讀書,是12、13歲,還是17、18歲?其實這是要看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不僅僅是他們的英文程度。

自我管理能力中,有一大部分就是對金錢的管理。怎麼樣在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時候,既能生活的很好,又不會亂花錢,更不會讓別人騙走錢。和身邊的人相處,能夠既不小氣自私,又不會拿錢買面子。

花錢,也是衡量孩子能不能獨立的標準之一。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END-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

其實,無論是窮人的孩子當富二代養,還是富二代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家裡有錢,這些對孩子都很不負責任。因為真相是要他們自己來調整和適應,如果調整不好,不但會影響到他們看待這個世界的心態,甚至會影響到他們對金錢和事業的平衡。

那些明明不是富二代卻一直心安理得享受最好的一切的孩子們,生活也會給他們大的教訓,因為他們不知道感激自己的父母,也就不會感謝在生活中幫助他們的人,不會珍惜金錢。

遇言姐在加拿大看到了不少西方家庭教育孩子的經驗,覺得他們和孩子的距離和對金錢的處理,都值得學習。

其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地方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工作和金錢的關係

有一個教育學家曾經分享了一個故事,就是每一次父母出門上班的時候,年幼的孩子都會說,爸爸媽媽能不能在家陪我,不要上班?

每次爸爸媽媽都回答:爸爸媽媽要去賺錢。有一次,孩子拿著祖父母給他們的糖果錢說,爸爸媽媽,現在你們可以陪我了嗎?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告訴自己的孩子關於工作和金錢的關係呢?

首先工作是一個團體為社會創造的價值。所以,可以說,爸爸媽媽要和一群叔叔阿姨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可以是製造大房子,可以是去做衣服,也可以是印刷一本書。而且這個事情是爸爸媽媽喜歡做的。最後,工作可以帶來金錢和假期,帶孩子們一起出去玩。

所以,這裡金錢和工作的關係是,工作創造了價值,才產生了收入也就是金錢。

這樣孩子們讀書也一樣,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可以實現他們的理想。而同樣,這樣的價值也會創造財富。

千萬不要把金錢和生活工作的關係變成直接因果,這樣帶來的是一個對自我實現的忽視。

2

讓孩子從小管理自己的零花錢,

同時賺自己的零花錢

我們聽過現任總統川普讓女兒高中時候當模特賺自己的零花錢的故事。這個故事一點都不誇張,因為很多美國和加拿大的富有家庭對孩子的金錢訴求會設置很多門檻。

有一次我們開部門會議,一個財務總監說,她9歲的女兒希望打耳洞。她說,孩子,爸爸媽媽只負責撫養你長大和你的教育費用,這些不必須的花費必須你自己去賺。女兒當然很不願意,反復要求了半年以後,她媽媽說,這樣吧,媽媽只給你打一隻耳洞的錢,剩下的一隻耳洞錢你自己去賺吧。於是,這個女孩幫她爸爸剪了一夏天的草。

適合孩子們做的家務其實不少:

1) 洗碗、掃地

2) 洗自己的衣服,洗全家人的衣服

3) 打掃客廳和廚房

4) 洗車

5) 剪草

6) 12歲以上(要考取保姆證)可以幫鄰居看護小朋友

我在讀大學的時候,一個同學的父親是銀行的管理層,家教非常好的樣子。她的書包裡總是裝著一套黑白的工作服,我們有時開小組學習會,她會說,4:30我就要走,去打工。她的父親只負責她的學費,零花錢就是在一家義大利餐廳當服務生賺的。據說一個月也有1千多加幣(約7千-1萬人民幣)的樣子。

她對此非常驕傲,因為她從初中開始,就給鄰居家看小孩,當小時保姆。零花錢可以自主,爸爸媽媽也會要求看她的帳目,要求她進行多少比例的存款,多少比例的股票投資。

這樣一個孩子其實在12歲開始就有了自己的收入,而且懂得了存款、利息、投資和帳目這些我們可能要到成年後才理解的一些重大問題。

最重要的是,她對賺錢既沒有恐懼感也沒有神秘感,理解工作的付出和金錢的關係,很自然也很成熟。

3

金錢的邊界感

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中國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邊界感。比如孩子的婚戀,比如孩子的子女教育,而這裡可能也來源於金錢的邊界感不清。

父母用盡積蓄把孩子送出國,然後孩子找了一個男女朋友他們不滿意,於是就說:我和你斷絕關係。潛臺詞是,我和你斷絕金錢關係,看誰給你錢讀書。

遇到孩子結婚,動不動就是要父母掏錢買房子,付彩禮,好像也是心安理得的事。甚至,杭州的那個姑娘想讓男朋友把父母所有的積蓄拿出來全款400萬買房。這裡有一個道理,肯定是外國人看不明白的,為什麼那個男朋友不能回答:那是我父母的錢,不是我的。

某種程度,金錢的獨立才能擁有人格的獨立,在父母和孩子之間也一樣。

不管父母為孩子準備了多少錢,首先要讓他們知道,父母的錢是我們的,不是你的。我們可以給你提供安全和舒適的生活,還有保證你的學費,但是想要非必需品就需要用自己的零花錢。父母並不是孩子的金主。

你的是你的,我們的是我們的。

我的一個閨蜜也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媽媽,她從孩子小學的時候就開始給他存教育基金。這筆錢她算的非常清楚,先按孩子可以上常春藤的學費算,但是生活費我就不給他存了。他要是考不上常春藤,只能讀普通學校(藤校和普通學校的學費相差不少),也好,多餘的錢也不會給他,我還是要收回來。

我在加拿大的一個朋友大學畢業要創業,他的父母借給了他10萬元啟動金。這筆錢他寫了正式的借條,並且要每年支付一部分利息。他的父母說,前三年不必還本金,只支付利息。他們還和周圍的朋友打了招呼,兒子要創業了,不許給他賒帳,不許借錢給他。讓他自己經營。

在金錢觀上的邊界感,其實對孩子們將來在婚姻中對金錢的獨立感也有好處。在某種程度上,沒有邊界感養出的孩子會覺得,都是一家人了,還分彼此嗎?即使夫妻的錢可以放在一起花,也缺少了感激。

而這個世界上,並沒有誰必須對誰負責到底。無論是愛你的父母,還是愛你的妻子和丈夫,每個人都要有賺錢和理財的底氣,這才是經濟上的安全感。

常有人問我,什麼時候才適合把孩子送出國讀書,是12、13歲,還是17、18歲?其實這是要看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不僅僅是他們的英文程度。

自我管理能力中,有一大部分就是對金錢的管理。怎麼樣在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時候,既能生活的很好,又不會亂花錢,更不會讓別人騙走錢。和身邊的人相處,能夠既不小氣自私,又不會拿錢買面子。

花錢,也是衡量孩子能不能獨立的標準之一。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END-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