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惡搞紅色經典為何不可等閒視之

近日, 針對媒體曝光的惡搞《黃河大合唱》等紅色經典及英雄人物問題, 文化部召集主要互聯網文化單位, 要求各網站全面清理同類惡搞視頻和音樂。 接下來還要嚴查價值導向偏差、含有違法內容的互聯網文化產品, 情節嚴重的, 依法從重查處並列入文化市場黑名單。

有人起意惡搞, 有人組織拍攝傳播, 有人看熱鬧, 因此一定會有人對文化部的查處行動不以為然:不就是開個玩笑嗎?憑什麼《西遊記》能惡搞, 《蒙娜麗莎》能惡搞, 紅色經典就不行?

想像某人直播尬舞, 在故宮沒事, 要是跳到了自家祖墳上,

凡腦筋正常的都不會覺得這人真有創意, 相反還會鄙視這種賣祖求榮的行為。 惡搞《黃河大合唱》等紅色經典的性質跟這差不多, 行不行自己體會。

令人憤慨的是類似事件一再重演。 比如去年8月的“慰安婦表情包”, 前兩年的“半面熟烤肉邱少雲”, 還有劉胡蘭、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等等, 有被戲謔的, 有被醜化的, 有被質疑的;除了《黃河大合唱》, 《十送紅軍》《長征組歌》《閃閃的紅星》等紅色經典也被惡搞過。 這些事件反映出一些人對那段凝聚著血與火的歷史記憶麻木不仁, 毫無敬意, 亦無溫情, 仿佛在祖墳上跳舞之人, 大約無知無心使然。

郁達夫在《懷魯迅》中寫道:“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 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

而不知擁護, 愛戴, 崇仰的國家, 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英雄是國家歷史的精神座標, 是民族記憶的重要組成。 今天, 我們對紅色經典的敬意其實是對父輩旗幟的敬意, 紀念英雄其實是在紀念父輩受過的苦難, 並在英雄的崇高光輝中凝聚自信;不忘共同歷史, 方能凝聚共同的愛國熱情與民族信念。 也因此, 反歷史、反英雄, 惡搞紅色經典、顛覆歷史人物, 就是在摧毀民族記憶、破壞民族信仰。

欲知大道, 必先為史, 滅人之國, 必先去其史。 當歷史的嚴肅性被侵犯, 當紅色經典蘊含的民族傷痕記憶變成娛樂, 當英雄人物被消費乃至消解, 國家、民族面臨的威脅不言而喻。 惡搞紅色經典為何不可等閒視之?因為今天我們對待歷史、紅色經典和英雄的態度,

不只關乎歷史, 也關乎未來。

文/吳雲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