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初心|清池街道韓洪江:不忘初心,不負時代

從高新區管委會出發, 沿濰安路北行, 道路東側多是綠化帶, 少見建築物。 當汽車駛入府清街, 穿過一片高高的綠化帶, 眼前豁然開朗:一片現代化的多層住宅社區整齊排列在道路兩旁,

商鋪門前顧客熙熙攘攘, 附近的清平小學內, 學生在塑膠操場上跟著音樂節奏做著廣播體操……

看到這一切, 誰能想到就在幾年前, 這裡還是一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吃飯要靠自己下地幹活”的城郊村——王侯社區?高新區的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 讓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讓世代居住在此的百姓過上了優質的城市生活, 迎來了新時代。 談到王侯社區的變化, 當地居民都會提到一個人——社區黨支部書記韓洪江。 正是在他的帶領下, 王侯社區這個擁有400多戶的大社區, 目前僅剩十餘戶未拆, 為社區的發展挪出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右一為清池街道王侯社區黨支部書記 韓洪江

不負時代

當好歷史性改變的參與者

見到韓洪江時, 他戴著安全帽, 穿著運動鞋, 站在社區服務中心東側的拆遷現場檢查施工。 陣陣風卷著塵土吹來, 他毫不在意, 目光始終盯著前方, 不時抬起手指揮一下。 “這是我們社區的第三次拆遷,

也將是最後一次拆遷了。 這次拆遷共涉及80戶, 現在只剩13戶了。 ” 韓洪江拍拍身上的塵土, 開始了和記者的交談。

韓洪江是土生土長的王侯人, 也是王侯社區建設的直接參與者, 他從1997年就擔任王侯社區居委會會計, 2012年底又被選為黨支部書記, 王侯社區一點一滴的變化都看在他眼裡。 “王侯現在的改變是歷史性的。 以前, 我們社區的孩子都是下了學就去地裡幹活, 村子裡的路也是晴天一身土, 雨天變成水坑, 哪成想現在居民都住上了樓房, 也不用頂著大太陽下地務農了。 ”韓洪江告訴記者, 在他眼裡, 近幾年王侯社區經歷了兩次歷史性的改變, 一次是社區開始有集體經濟了, 一次是現在正在進行的整體拆遷。

“2003年濰柴工業園項目落到我們社區, 我們把握住機遇, 成立了物業管理公司和物流公司, 這讓我們社區有了集體經濟, 居民不用種地也能享受福利了。 ”那時的韓洪江擔任社區會計, 抓好這兩家集體企業的運營成了他最重要的責任。 在他的管理下, 兩家企業一年能為社區帶來200萬元的集體收入。

2012年, 韓洪江被當選為黨支部書記, 他肩上帶領社區發展的擔子更重了。 “像我們這樣城郊社區, 要想發展, 要想讓居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棚戶區改造是必須要邁過去的坎。 ”韓洪江認為, 只有社區實現了整體拆遷, 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髒亂差的狀況, 才能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才能讓居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2017年, 註定是要載入王侯發展歷史的一年。

“王侯社區共有400多戶居民, 在經過了兩輪拆遷後, 剩下80戶未拆遷。 2017年8月20號啟動了第三次拆遷, 對剩餘的未拆戶進行‘清零’, 實現整體拆遷。 ”韓洪江告訴記者,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 80戶居民中僅剩13戶未做通工作。

不忘初心

當好群眾利益的守護者

無論走多遠, 都未忘記為了什麼而出發。 “棚改的初心就是讓發展更有空間, 而發展歸根到底還是要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因此, 在拆遷工作中首要的是維護好群眾的利益, 不能虧了任何一個人。 ”在韓洪江看來, 做到公平、公正、透明是維護好群眾利益最好的方法, 也是保障拆遷順利的關鍵。

本著這一理念, 王侯社區任何拆遷補償方案的制定都要經過社區“兩委”、居民大會的公開投票。 社區財務實現了完全公開,任何一筆收支都要有監委會的簽字,並每月在宣傳欄上公開。在拆遷過程中,社區的一舉一動都公開透明、明明白白,居民信服了,社區幹部腰杆硬了,開展工作自然就會一順百順。

丈量工作一直是拆遷工作中的難點之一,不同聲音、不合理訴求也往往因為丈量而來。韓洪江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原則,只量北屋正房東西長度,南北按照社區統一規則18米計量,使個別多佔用集體土地戶不佔便宜,這樣就斷絕了某些人私自擴建、違建的問題,保障了多數居民的利益,也讓公平拆遷的觀念在居民心中紮根。

“拆舊房不是目的,住新樓才是。我們始終把拆舊和建新同步推進。”韓洪江告訴記者,王侯社區除了已經啟的11座安置樓房外,18號樓將於10月底交工,設計建造23層的4號安置樓也建到了3層,年底就能封頂。

“新樓建好後,不僅能滿足居民們的居住需要,還帶來更多的收入。”韓洪江介紹,社區的發展給居民帶來了更多的真金白銀,老年節發放花生油,社區老年保險和合作醫療都由社區集體經濟負擔,年底再一次性發放1600元生活費。

不辱使命

走在前列的黨員幹部

拆遷進行到最後,往往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沒有敢於擔當的氣魄,沒有不辭辛苦的付出,工作便很難有進展。

“支部書記意味著是社區黨員們的帶頭人,咱這個帶頭人只有以身作則,事事沖在前面,才有說服力和號召力,咱心裡也才能踏實。”做為一名社區支部書記,韓洪江在工作中主動給自己加壓,主動擔當,敢於啃硬骨頭,處處走在前面。

第三次拆遷啟動伊始,社區班子成員對拆遷戶進行了分包,韓洪江先讓其它幹部先選,而剩下的8戶全留給了自己。剩下的這些都是拆遷工作當中“骨頭中的硬骨頭”,頻繁的入戶做工作是家常便飯。“一戶跑個十趟八趟很正常,只要腿沒跑斷,居民也還沒明白拆遷的好處,咱就不能停歇。”韓洪江的話語中透著堅定。

在韓洪江的工作詞典裡,從來就沒有“放棄”這個詞,自己磨破嘴皮子也沒有做通工作的,就從拆遷戶的親戚朋友尋找突破口。一戶韓洪江負責的居民,雖經多次上門做說服工作,但始終不鬆口,拒絕簽字,而這戶居民的房屋處在路口位置,他家不拆,大型工程機械就進不去,影響到了整個社區的棚改進度。這時,韓洪江找到了這戶居民的姐夫,陳說利害關係和棚改政策,再由其姐夫去做說服,這樣總算是讓這戶居民簽下了同意書。

“社區裡有一位80多歲的居民,我幾次上門都被罵了出來。老人年齡大了,不能再頻繁的去做工作了,只能先通過她的兒子來做工作了。”韓洪江告訴說,挨駡算不得什麼,只要自己做得是利於社區發展的正確事,就不能放棄。

韓洪江無私的付出、忘我的工作精神,感染了身邊的人,許多社區居民自發加入到“自改委”,王侯社區的“自改委”成員也達到了16人,在拆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社區整體拆遷結束後,將打通五條斷頭路,社區的發展也將迎來更大的空間。”據韓洪江介紹,王侯社區舊址拆遷後,將打通高新一路、福壽東街、玉清東街、府清街、府東街五條道路,在打通濰坊城區東北方向交通脈絡,服務高新區發展的同時,也必將讓王侯社區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編輯:hxz

社區財務實現了完全公開,任何一筆收支都要有監委會的簽字,並每月在宣傳欄上公開。在拆遷過程中,社區的一舉一動都公開透明、明明白白,居民信服了,社區幹部腰杆硬了,開展工作自然就會一順百順。

丈量工作一直是拆遷工作中的難點之一,不同聲音、不合理訴求也往往因為丈量而來。韓洪江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原則,只量北屋正房東西長度,南北按照社區統一規則18米計量,使個別多佔用集體土地戶不佔便宜,這樣就斷絕了某些人私自擴建、違建的問題,保障了多數居民的利益,也讓公平拆遷的觀念在居民心中紮根。

“拆舊房不是目的,住新樓才是。我們始終把拆舊和建新同步推進。”韓洪江告訴記者,王侯社區除了已經啟的11座安置樓房外,18號樓將於10月底交工,設計建造23層的4號安置樓也建到了3層,年底就能封頂。

“新樓建好後,不僅能滿足居民們的居住需要,還帶來更多的收入。”韓洪江介紹,社區的發展給居民帶來了更多的真金白銀,老年節發放花生油,社區老年保險和合作醫療都由社區集體經濟負擔,年底再一次性發放1600元生活費。

不辱使命

走在前列的黨員幹部

拆遷進行到最後,往往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沒有敢於擔當的氣魄,沒有不辭辛苦的付出,工作便很難有進展。

“支部書記意味著是社區黨員們的帶頭人,咱這個帶頭人只有以身作則,事事沖在前面,才有說服力和號召力,咱心裡也才能踏實。”做為一名社區支部書記,韓洪江在工作中主動給自己加壓,主動擔當,敢於啃硬骨頭,處處走在前面。

第三次拆遷啟動伊始,社區班子成員對拆遷戶進行了分包,韓洪江先讓其它幹部先選,而剩下的8戶全留給了自己。剩下的這些都是拆遷工作當中“骨頭中的硬骨頭”,頻繁的入戶做工作是家常便飯。“一戶跑個十趟八趟很正常,只要腿沒跑斷,居民也還沒明白拆遷的好處,咱就不能停歇。”韓洪江的話語中透著堅定。

在韓洪江的工作詞典裡,從來就沒有“放棄”這個詞,自己磨破嘴皮子也沒有做通工作的,就從拆遷戶的親戚朋友尋找突破口。一戶韓洪江負責的居民,雖經多次上門做說服工作,但始終不鬆口,拒絕簽字,而這戶居民的房屋處在路口位置,他家不拆,大型工程機械就進不去,影響到了整個社區的棚改進度。這時,韓洪江找到了這戶居民的姐夫,陳說利害關係和棚改政策,再由其姐夫去做說服,這樣總算是讓這戶居民簽下了同意書。

“社區裡有一位80多歲的居民,我幾次上門都被罵了出來。老人年齡大了,不能再頻繁的去做工作了,只能先通過她的兒子來做工作了。”韓洪江告訴說,挨駡算不得什麼,只要自己做得是利於社區發展的正確事,就不能放棄。

韓洪江無私的付出、忘我的工作精神,感染了身邊的人,許多社區居民自發加入到“自改委”,王侯社區的“自改委”成員也達到了16人,在拆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社區整體拆遷結束後,將打通五條斷頭路,社區的發展也將迎來更大的空間。”據韓洪江介紹,王侯社區舊址拆遷後,將打通高新一路、福壽東街、玉清東街、府清街、府東街五條道路,在打通濰坊城區東北方向交通脈絡,服務高新區發展的同時,也必將讓王侯社區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編輯:hxz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