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清邁自由行

給出家僧人做佈施供養的人, 因為有付出, 所以會開心。 而得到供養的人, 也同樣付出自己的祝福。 雙方都能從這一件事情上得到快樂。 如果這件事成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那麼, 豈不是天天都有一份快樂的理由。

想到此處, 我也終於明白了, 為什麼來清邁這麼久, 遇到的人大多平和善良, 面帶微笑的原因。 且不說信仰的力量, 單說這一項日常活動, 就讓人無緣由地憑添許多的快樂因數。

清邁 帕辛寺

文|花雨滿天

01

2018年的元月份, 經歷一次較長時間的感冒折磨之後, 我與先生計畫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我們選擇了泰國清邁, 開啟了人生中的首次國外自由行。

14天的行程, 發現這個小城, 果然是一個非常有味道的地方。

清邁小城不大, 建築也不高, 物價相對也比較便宜, 但是東西的品質都還不錯。

這裡, 有歷史有文化有華美的佛教寺廟, 還有寧曼路上的各國美食。

在這裡, 你可以用不多的錢來享受這裡的慢生活。

沒想到, 正趕上清邁大學畢業季。 我們無意間逛了兩個校區, 目光所及到處都是鮮花和青春的臉龐與笑臉, 他們與自己的家人一起, 手持鮮花在校區裡拍照合影, 以紀念這人生中難忘的美好時刻。

我與先生感歎, 據說90後最後一撥人都已成年。 70後也要考慮養老的問題了。 哎, 不由得感歎青春易逝, 人生太短。 還沒有來得及縱情人生, 就要考慮如何老去的問題, 真的不得不讓人重新思考如何生活才算不負此生了。

好在, 在小城清邁, 有寧曼路上, 美味且又不貴的各國美食以慰我近來惶惶不安的心靈。 行走在週末夜市上, 川流不息的各色人群, 各種美食, 工藝品, 街頭藝人的音樂,

也讓人感覺不再那麼孤單寂寞。 夜色中, 人們坐在金碧輝煌的寺廟裡, 盡情享受著各吃小食。 這裡, 白天是供人朝拜的寺廟, 莊嚴神聖;晚上, 則是遊客們滿足食欲的美食夜市。

看到這個情境, 竟然讓人產生一種非常溫暖的感覺, 毫無違和感。 在這裡, 感覺佛陀不再是高高在上供人膜拜的偶像, 而是如家人, 似朋友, 微笑著看著世人, 享受著一粥一飯帶來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清萊 白廟

02

在清邁呆了三四天之後, 我們打算去附近走走看看。 我想去看看傳說中的清新文藝的拜縣, 先生想去非常有歷史的素可帖, 但是最後我們卻選擇了距離清邁不到一百公里處的清道。

到達清道的過程比較曲折, 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坐公車, 於是坐了兩次雙條車才最終找到了通往清道的公車, 車上都是泰國本地人, 只有我們兩個外國人。 近八十公里的路程, 才收人民幣八塊錢的車費便宜得讓人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到了清道, 我們才知道, 我們最終為這一次說走就走的旅程付出了很多心力。

因為不知道住哪裡, 也不知道這裡有什麼好玩的去處。 在網上搜了幾家旅館, 要麼沒有價格, 要麼沒有介紹也沒有聯繫方式。 於是我們就隨意地看著一家圖片裡有水的旅館位址, 再一次坐在公車指給乘務員看, 買了票上了一輛公車, 靜待到了這個地方他來叫我們。

沒想到這裡是一個非常原生態的地方, 居民分別散落而居, 很少見到集鎮, 一路上兩邊都是原始森林, 讓我們越來越緊張。 我們找不到地方怎麼辦?到了旅館沒有房間怎麼辦?回程時沒有車怎麼辦?一系列的問題湧上心頭, 讓人有些不知所措。 這種前路茫茫的感覺真的是久違了。

沿途經過幾個有商戶的地方, 我都想直接下去了。 但是都被先生阻攔了。 是的,他想賭一次。在焦急地在公車上坐了三十公里之後,終於被乘務員告知,到了。於是走下車來,真的看到了路邊的一家旅館。

我很擔心這裡沒人營業。忐忑間看到有人進入,心中大喜。走進裡一問,竟然是有空房的。而且是一座座在原始森林的小木屋,每個木屋之間都是獨立的。

清道 森林木屋

因為是淡季,花白頭髮看起來很和藹的泰國老闆,給我們打了一個七折不到的優惠價。而且又給了我們一個最好的半山木屋別墅。為什麼說是最好的呢,因為這座木屋可以看到一個湖,右邊是一條川流不息的小河,河水非常清澈,是透明的。木屋的一層是空間的,二層是一個大露臺,房間裡有一個小廳,一個臥室,一個衛生間。半山之間,在原始森林的樹木的掩映之下,就是我們夢想中的小木屋,我們在森林裡的家。

因為是淡季,這裡看到的人都是工作人員,入住的第一天,住戶只有我們兩個。真的是太奢侈了。晚上,因為山裡有些涼,我們去餐廳喝了兩杯薑茶。先生說,如果我們不下來,有可能工作人員會一直等我們到很晚才下班,因為他們不確定我們會不會過去。

第二天,陸續有遊客入住。我們白天用過早飯就到湖邊散步,站樁,在小溪邊蕩蕩秋千,看看原始森林裡古老如電影《阿凡達》裡的那樣神奇的大樹,再曬會太陽。然後就是午飯時間了。吃過午飯之後我們回房午睡一會兒,下午在露臺上看看書,聊會天,很快太陽就下山了,我們一起去餐廳吃過晚飯。因為山裡網路信號並不好,所以我們吃過飯也無事可做,又沒有電視可看。於是在森林木屋的那兩個晚上,我們都是不到九點就熄燈入睡了。

第三天,我們向老闆告別,本想在路邊攔公車進清道縣城的,沒想到善良的老闆,讓人開車三十公里,專門給我們送行。實在是太感謝了。據說我們是這家旅館接待的第一家中國客人。臨別時,我們與老闆合影留念。據說,這家森林旅館在前些年剛剛開業時,有泰國皇室的人曾經來住過的。

雖然這兩天,我們之間語言不通。但是彼此之間的善意都感受到了。

這個特別的地方,還有這個地方的人與笑容,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憶。

當我們坐在了回清邁的公車上,我在想, 是的,在路上,不要恐懼前方等待你的是什麼?

也許,等待你的,就是你一直夢中想入住的森林小屋。

清道 森林木屋

03

先生一直心心念念要看一次僧人托缽乞食。

於是在臨離開清邁的前一天,剛還沒有亮,我們就起床出發,往住處附近的一家寺廟走去。走著走著天就大亮了,在街口,有三三兩兩的僧人赤足托缽。也有一些路人早早準備好了食物,專門等候在街道的兩側,等僧人路過時做佈施。

據說,在東南亞,出家人是不染錢財的。但是每天早上都要出來乞食一次。

我看到一位婦人給一位僧人做了佈施,那位僧人及其他的另外兩位同伴一起為這位婦人念經祈福。婦人半蹲半跪,雙手合十靜心聆聽。此時,街道上的僧人多了起來,於是我對先生說,我們也做一次佈施吧。於是兩個人跑到711便 利店裡,挑了兩包最大的切片麵包。在街的轉角處,先生把他的麵包佈施給了一位年輕的僧人,那位僧人非常認真專注地給先生誦了一段經。雖然我們聽不懂,但是彼此之間的那份祝福與善意我們,都是知道的。

然後,我也走向一位僧人,把手裡的麵包放到了他的缽裡。缽是金屬的,當他拿起缽蓋時,我聽到了只有金屬才有的響亮的撞擊聲。我看到這位僧人的缽裡都是各種各樣的食物,其中也是以蛋糕及麵包最多。我好意地把我手裡的麵包找一個空檔放了進去。然後雙手合十,鞠躬,只聽到對面傳來富有磁性的聲音。我還沒回過神來,這聲音就沒了,當我抬頭看時,只看到一張年輕清俊的側臉,從我面前翩然而過。

當我疑惑為什麼結束這麼快之時,才明白,估計是突然趕過來拍照的先生嚇著了這位年輕的出家人,所以他就草草結束了。遺憾之際,才知道,佈施之時應該更加莊重才是。即使是拍照,也要離得遠一些,免得引起對方的不適應。

然後,沿著早晨寂靜的小路我們又往前走,走到一戶人家門口,看到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小女兒正在準備食物。此時有三位僧人路過,她們母女三人輪流分別做了佈施供養。三位僧人看起來不卑不亢,平和淡然。那最小的女孩才6、7歲的樣子,給僧人食物時還有些羞澀。我猜想,也許,這家的母女三人是每天都要做佈施的。

清晨,泰國人給僧人做供養

走在回來的路上,我在想,這真的是一件雙方受益的事情。

給出家僧人做佈施供養的人,因為有付出,所以會開心。而得到供養的人,也同樣付出自己的祝福。雙方都能從這一件事情上得到快樂。如果這件事成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那麼,豈不是天天都有一份快樂的理由。

想到此處,我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來清邁這麼久,遇到的人大多平和善良,面帶微笑的原因。且不說信仰的力量,單說這一項日常活動,就讓人無緣由地憑添許多的快樂因數。

先生說,清邁這個地方,乾淨,安全,物價又不高,又有文化氛圍。這裡的人心態又相對平和,出門,經常看到笑臉相對,天氣又溫暖,怪不得一個小小的城市,成為了世界旅遊城市。

我們看到,有許多的外國人,在這裡租房久住。近年來,清邁小城更受我們中國人的喜愛,我們在旅途中,看到很多老年人,中年人,還有非常年輕的人,在這座城市裡四處遊走。

——END——

作者簡介:

花雨滿天——自由寫作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歡迎來到花雨滿天的世界!

本空間所有文章皆為作者原創作品,請您盡情點贊,轉發,收藏,分享。

如有商業轉發使用,請與本人聯繫。謝謝!

是的,他想賭一次。在焦急地在公車上坐了三十公里之後,終於被乘務員告知,到了。於是走下車來,真的看到了路邊的一家旅館。

我很擔心這裡沒人營業。忐忑間看到有人進入,心中大喜。走進裡一問,竟然是有空房的。而且是一座座在原始森林的小木屋,每個木屋之間都是獨立的。

清道 森林木屋

因為是淡季,花白頭髮看起來很和藹的泰國老闆,給我們打了一個七折不到的優惠價。而且又給了我們一個最好的半山木屋別墅。為什麼說是最好的呢,因為這座木屋可以看到一個湖,右邊是一條川流不息的小河,河水非常清澈,是透明的。木屋的一層是空間的,二層是一個大露臺,房間裡有一個小廳,一個臥室,一個衛生間。半山之間,在原始森林的樹木的掩映之下,就是我們夢想中的小木屋,我們在森林裡的家。

因為是淡季,這裡看到的人都是工作人員,入住的第一天,住戶只有我們兩個。真的是太奢侈了。晚上,因為山裡有些涼,我們去餐廳喝了兩杯薑茶。先生說,如果我們不下來,有可能工作人員會一直等我們到很晚才下班,因為他們不確定我們會不會過去。

第二天,陸續有遊客入住。我們白天用過早飯就到湖邊散步,站樁,在小溪邊蕩蕩秋千,看看原始森林裡古老如電影《阿凡達》裡的那樣神奇的大樹,再曬會太陽。然後就是午飯時間了。吃過午飯之後我們回房午睡一會兒,下午在露臺上看看書,聊會天,很快太陽就下山了,我們一起去餐廳吃過晚飯。因為山裡網路信號並不好,所以我們吃過飯也無事可做,又沒有電視可看。於是在森林木屋的那兩個晚上,我們都是不到九點就熄燈入睡了。

第三天,我們向老闆告別,本想在路邊攔公車進清道縣城的,沒想到善良的老闆,讓人開車三十公里,專門給我們送行。實在是太感謝了。據說我們是這家旅館接待的第一家中國客人。臨別時,我們與老闆合影留念。據說,這家森林旅館在前些年剛剛開業時,有泰國皇室的人曾經來住過的。

雖然這兩天,我們之間語言不通。但是彼此之間的善意都感受到了。

這個特別的地方,還有這個地方的人與笑容,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憶。

當我們坐在了回清邁的公車上,我在想, 是的,在路上,不要恐懼前方等待你的是什麼?

也許,等待你的,就是你一直夢中想入住的森林小屋。

清道 森林木屋

03

先生一直心心念念要看一次僧人托缽乞食。

於是在臨離開清邁的前一天,剛還沒有亮,我們就起床出發,往住處附近的一家寺廟走去。走著走著天就大亮了,在街口,有三三兩兩的僧人赤足托缽。也有一些路人早早準備好了食物,專門等候在街道的兩側,等僧人路過時做佈施。

據說,在東南亞,出家人是不染錢財的。但是每天早上都要出來乞食一次。

我看到一位婦人給一位僧人做了佈施,那位僧人及其他的另外兩位同伴一起為這位婦人念經祈福。婦人半蹲半跪,雙手合十靜心聆聽。此時,街道上的僧人多了起來,於是我對先生說,我們也做一次佈施吧。於是兩個人跑到711便 利店裡,挑了兩包最大的切片麵包。在街的轉角處,先生把他的麵包佈施給了一位年輕的僧人,那位僧人非常認真專注地給先生誦了一段經。雖然我們聽不懂,但是彼此之間的那份祝福與善意我們,都是知道的。

然後,我也走向一位僧人,把手裡的麵包放到了他的缽裡。缽是金屬的,當他拿起缽蓋時,我聽到了只有金屬才有的響亮的撞擊聲。我看到這位僧人的缽裡都是各種各樣的食物,其中也是以蛋糕及麵包最多。我好意地把我手裡的麵包找一個空檔放了進去。然後雙手合十,鞠躬,只聽到對面傳來富有磁性的聲音。我還沒回過神來,這聲音就沒了,當我抬頭看時,只看到一張年輕清俊的側臉,從我面前翩然而過。

當我疑惑為什麼結束這麼快之時,才明白,估計是突然趕過來拍照的先生嚇著了這位年輕的出家人,所以他就草草結束了。遺憾之際,才知道,佈施之時應該更加莊重才是。即使是拍照,也要離得遠一些,免得引起對方的不適應。

然後,沿著早晨寂靜的小路我們又往前走,走到一戶人家門口,看到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小女兒正在準備食物。此時有三位僧人路過,她們母女三人輪流分別做了佈施供養。三位僧人看起來不卑不亢,平和淡然。那最小的女孩才6、7歲的樣子,給僧人食物時還有些羞澀。我猜想,也許,這家的母女三人是每天都要做佈施的。

清晨,泰國人給僧人做供養

走在回來的路上,我在想,這真的是一件雙方受益的事情。

給出家僧人做佈施供養的人,因為有付出,所以會開心。而得到供養的人,也同樣付出自己的祝福。雙方都能從這一件事情上得到快樂。如果這件事成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那麼,豈不是天天都有一份快樂的理由。

想到此處,我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來清邁這麼久,遇到的人大多平和善良,面帶微笑的原因。且不說信仰的力量,單說這一項日常活動,就讓人無緣由地憑添許多的快樂因數。

先生說,清邁這個地方,乾淨,安全,物價又不高,又有文化氛圍。這裡的人心態又相對平和,出門,經常看到笑臉相對,天氣又溫暖,怪不得一個小小的城市,成為了世界旅遊城市。

我們看到,有許多的外國人,在這裡租房久住。近年來,清邁小城更受我們中國人的喜愛,我們在旅途中,看到很多老年人,中年人,還有非常年輕的人,在這座城市裡四處遊走。

——END——

作者簡介:

花雨滿天——自由寫作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歡迎來到花雨滿天的世界!

本空間所有文章皆為作者原創作品,請您盡情點贊,轉發,收藏,分享。

如有商業轉發使用,請與本人聯繫。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