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陰天冬釣效果如何,看一例實釣效果

冬季施釣有一個原則, 就是要選擇氣溫相對穩定的日子出釣, 必須是連續幾天的氣溫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以前本人也是喜歡在晴好無風的日子出釣, 因為大家也都是這麼想的啊:晴天, 又無風或微風, 有了陽光的照射必定溫暖很多啊, 水溫也會慢慢回升, 魚兒的趨溫性使它們變得比較活躍, 覓食積極, 魚獲就會不錯啊。 但多次試驗結果並不一定都是釣效好, 相反, 本人經過多次在陰天垂釣, 發現陰天冬釣也有很好的釣效, 下面就展示實戰一例。

■天氣晴好, 釣效不好

去年冬天, 冷空氣活動頻繁, 氣溫很低, 我們這兒最低突破了零下十六攝氏度。 在水庫的出水口垂釣應該是十分理想的, 因為發電的渦輪會加熱水體, 出水口處的水溫相對要高, 應該很利於垂釣, 但是幾次的晴天垂釣於此, 效果都不很理想。 12月15號, 晴, 氣溫零下八至零下四攝氏度,

垂綸幾小時才獲四條鯽魚。 19號, 也是晴天, 與之前氣溫差別不太大, 也只獲鯽魚六尾。 24日也晴, 最低氣溫降了一點, 到了零下十二攝氏度, 只獲三條, 第二天氣溫略有上升卻空軍而返。

需要補充的是, 並不是說所有的晴天都會獲魚少, 如果是連續幾日的晴好天氣, 氣溫就穩中有升, 水溫也穩中有升, 魚兒逐漸適應了水體環境, 就要開始積極覓食, 所以在這裡並不是完全否定晴天出釣。 上面的晴天出釣不成功, 可能其中的原因是, 這幾天的施釣都不是連續性的晴天。

■陰天出釣, 出乎意料

有一天正好是陰天, 釣癮大發, 誰知一次就上了十幾條鯽魚。 為了證明陰天的釣效好, 我就十分留意天氣預報, 往往陰天的氣溫明顯比晴天高,

或許是因為空中的雲層起了類似保溫的作用吧。 我便開始選擇連續幾日的陰天出釣, 居然每次都能上魚十幾條, 甚至最多的時候超過二十條。 當然陰天最好還要無風或微風, 如果陰天的風力級別較大, 氣溫也會下降厲害, 水溫也隨之降低, 魚兒因為水溫的降低而對覓食活動產生影響, 釣效也不好。

■陰天實戰, 必備武器

鯽魚耐寒性能較強, 冬釣物件一般就是它了。 我們要根據魚兒吃食的偏好來選擇釣具, 還要合理配置釣組, 偏于靈敏才能提高上魚率。

陰天光線不夠強, 天色較暗, 加上要釣遠釣深, 所以釣竿要偏硬偏長。 可以使用三米以上的硬調手海兩用釣竿, 選用大號浮漂並配上重墜, 這樣拋竿和觀漂都十分便捷。

可選用小號的繞線輪, 主線就使用五十米長、0.25到0.3毫米線徑的主線, 腦線的直徑最好不超過0.18毫米。 鉤子就用三到五號釣鯽鉤, 採用雙鉤, 其總長控制在十五到十八公分。 調漂就調到齊平於水面, 釣二目。 當發現浮漂輕點, 然後黑漂或者上浮, 就是鯽魚咬鉤了, 要及時揚竿刺魚。

■葷餌要活, 多點垂釣

冬季釣餌需要葷且活, 釣鯽可掛紅蟲或紅蚯蚓。 我們將之前綁好的紅蟲, 用鉤尖直接從頭部穿入, 一隻鉤上可掛四五條紅蟲。 垂釣一會兒後, 如果看到紅蟲變成了白色, 應最好換掉。 如果窩點有魚星而無魚口, 就要適當採用逗引之法, 稍稍提竿之後自然放下, 上下左右地模擬食物在水下活動的狀態, 吸引魚兒的目光, 讓鯽魚覺得有食物的存在,

引誘其捕食。

冬季施釣, 我們最好多打幾個窩點, 試釣之後選擇有魚群的窩點垂釣。 試著多方位尋找釣點, 提前布上三到五個窩點, 發現哪窩有魚就多拋竿施釣, 上魚之後少量補窩。 因為冬季魚兒喜歡成群地緩慢遊動, 一個窩點有魚可持續性地垂釣, 釣得差不多了就再換窩垂釣。 這種多窩點的方法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一個窩點沒有魚, 事先沒有打窩的話, 重新打窩誘魚需要大量的時間, 都白白浪費了。 多打窩點, 這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冬釣方法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