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戰力超越航母?我國一重器現世,馬偉明的“全能艦”呼之欲出

近日, 隨著網上曝出了一組中國海軍936艦搭載“電磁軌道炮”進行試航工作的照片後, 頓時就引起了世界線民的熱議。

比如俄羅斯網友就對此極為讚歎, 並討論相關技術;而美國網友則是一片哀嚎, 對於美國準備2019年停止相關技術開發一片謾駡;至於老鄰居印度, 毫無意外的拼命稱“造假的中國製造”;而對於泰國、越南、土耳其、法國、英國等等其他國家, 則是不一而足, 驚歎、嘲諷、擔憂都有。

最後, 我國網友的反應自然不用說, 滿滿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那麼隨著電磁軌道炮的上艦測試, 未來它將會如何改變現代海戰?

很多網友稱, 隨著電磁軌道炮的出現, 戰列艦時代或將在不遠的將來重新開啟。 畢竟電磁發射作為一種全新的投送方式, 不僅可以發射炮彈, 還可以發射反艦、防空、反潛導彈, 這將促使戰艦炮塔增多, 噸位也會隨之增加。

電磁軌道炮

不過,

老話說的好“歷史雖然會驚人的相似, 但卻絕不會簡單重複”。 巨艦大炮未來或許會存在, 但絕不會是戰列艦那種簡單粗暴的捲土重來, 而會是以一種全新的方式。 而對於這種全新的超強戰艦, 馬偉明院士稱其為“全能艦”!

全能艦, 就是指將電磁軌道炮、鐳射武器、電磁火箭炮、電磁線圈炮等艦載高能武器, 與全電艦船技術集成, 使一艘戰艦具備系統的防空、反潛、反導和對海、對岸的精確打擊能力。

全能艦想像圖

我們知道, 目前全球海軍需要建造多種不同任務的作戰平臺, 然後組成一個打擊平臺, 執行相應任務, 如美國的航母作戰編隊。 但這樣一來使得建造維護成本極為高昂;同時作戰平臺數量較多, 也帶來了系統複雜, 協同指揮難度較大。

馬偉明院士

而全能艦, 則可以避免這兩大缺陷。 特別是隨著未來電磁軌道炮的持續研發改進, 其作戰能力還將得到巨大飛躍。 利用電磁發射裝置投射導彈, 可以實現1000公里級別的對陸對海精確打擊, 與200—600公里範圍內的防空反導攔截;利用電磁炮和電磁火箭炮則可以實現, 0-400公里的對陸對海打擊, 與10—200公里的防空反導攔截;10公里以內, 利用鐳射炮作為最後一道防線, 對末端導彈進行攔截。 (目前航母艦載機的探知作戰範圍為800-1000公里級別)

最後, 反潛和反魚雷上, 電磁發射裝置發射反潛導彈對潛艇進行攻擊;而電磁線圈炮對來襲魚雷進行攔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