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大部分的耳聾患者需要助聽器來補償聽力

耳聾是耳鼻咽喉科較常見的疾病, 中國現在大約有耳聾殘疾患者1770萬, 占全國人口的16.79‰, 由於遺傳, 藥物中毒、生活環境的惡化、意外傷害, 老齡化等等, 耳聾發病正在逐年遞增, 目前我國大約有7歲以下聾兒80多萬, 老年性耳聾949多萬, 每年新發各類耳聾大約有3萬多人。

由於現在生活節奏加快, 工作壓力大, 飲食不規律, 佩戴耳機等等原因, 造成很多中青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 耳聾已經影響人的正常生活。 耳平均聽閾在25dB~45dB, 為輕度耳聾;平均聽閾在45~65dB, 為中度耳聾;平均聽閾在65~85dB叫重度耳聾;平均聽閾90dB以上為極重度聾或全聾。

在我國好多輕度及中度耳聾患者還沒有引起本人和家屬的足夠重視。 好多老年人, 包括許多年輕患者都錯誤的認為反正別人家大聲點說話我都能聽見, 又不影響生活。 覺得沒必要治療, 也沒必要佩戴助聽器。 孰不知聽力下降, 也會影響到人的辨音能力。 耳聾時間越長人的辨音能力越差。 等聽力發展到極重度時, 患者才想到治療或佩戴助聽器。 但這是無論是治療還是配戴助聽器都會大大折扣。

耳聾的治療方法有鼓室成形聽骨鏈重建手術、藥物治療、配戴助聽器與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等方法。 先天性外耳道與中耳發育異常、各類中耳炎後遺症等都可以通鼓室成形手術來提高聽力。 對感音神經性耳聾可通過藥物治療而提高聽力。

百分之70到百分之80到的患者可通過選配助聽器來補償聽力。 而對於極重度感音神經耳聾患者可通過人工電子耳蝸植入術重獲聽覺。 但是人工耳蝸植入是有一定的風險的, 不太適合老年人。

所以大部分的耳聾患者需要借助助聽器來補償聽力, 對於那些不能用手術與藥物治療的患者, 根據不同的情況科學的選配助聽器。 使他們更好的保護和利用殘餘聽力。 同時需要患者、家庭、社會、學校等多方面配合, 才能使耳聾患者生活, 學習更自信。 使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 更好的服務社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