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路媒體走轉改」記者手記:在寒冬 走近“春天的故事”

△圖為媒體團記者在南新村合影。

40年前, 三星鎮南新村43歲的郭玉瓊住著祖祖輩輩生活在此的土坯房, 和老伴兒辛苦撫養著4個兒女,

“歐式別墅”對她而言, 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40年前, 家住廣安市代市鎮會龍村33歲的黃世明, 除了守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之外啥也不敢多想, 唯一能夠預料的是, “貧困”和“勉強溫飽”將會成為長時間伴隨他和家人的兩個關鍵字, 村裡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 靠啥“走出去”“請進來”呢?

40年前, 離廣漢市區最為偏遠也最貧窮的三水鎮友誼村, 社會治安混亂, 遍地都是爛泥塘, 村民出入都得靠坐船。 在家守著魚塘沒出路, 一畝魚塘一年只產500斤魚, 想出去打工, 交通又成了最大的阻礙。

40年前, “20歲”的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作為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轄的子企業, 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 但仍有多項技術難點無法突破,

不得不受制於人、高價引進設備。

……

同樣在40年前, 即將迎來冬至的北京異常寒冷, 但這一年的12月18日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春天的大門, 中國再次站到了歷史拐點上。 從此, 思想解放、經濟騰飛, 中國開始書寫完全不同的歷史;從此, 每一個中國人生命中“春天的故事”開始上演。

△圖為三水鎮友誼村村支部書記、村主任鄒順明接受記者團採訪。

1月22日至27日, 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全國網媒新春走基層

轉載該作品, 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 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