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走進九嶷山下的峽源村,探秘那瀕臨失傳的古法造紙術

峽源村地處九嶷山南部, 是舜帝南巡時遍佈足跡的地方。 這裡是藍山縣與廣東省連州交界的大山深處, 北回歸線就在不遠處穿過, 連綿不斷的青翠竹林隨風搖曳, 繁茂的植被蘊育著豐沛的水源使這裡溝壑縱橫是春陵江的源頭------

二十四年前的夏天 , 我在民族中學工作, 代表學校去峽源村處理學生意外事件。 車過大麻營、夏洞村、盤家村。 在沙子嶺下左拐進入土路, 車只能是左晃右晃的在土路上低速前行, 豔陽下車後塵土飛楊。 山谷中河水嘩嘩, 河谷地帶分佈層層的梯田, 泥牆房參差不齊地淹沒在繁茂的樹林之中------

我們來到峽源村最後的村莊, 學生姓周, 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姐姐。 學生的媽媽對我們說;峽源村民都是瑤族, 家家造紙戶戶燒炭是主要的經濟來源。 造紙的原料只有三種, 竹子、生石灰、膠樹根, 全部產自峽源。 它是一種樹木的根, 有兩根拇指般粗細。 新挖的樹根洗淨後切成尺把長的小段, 放在木桶裡浸泡一兩天, 就會浸出粘稠的膠汁。 膠汁用來與事先做好的竹漿攪拌混合, 增加了竹纖維的韌性, 然後用瓢將混合液均勻倒在網布上, 就變成涼皮似的紙來。

製造土紙的主要原料是嫩竹子,

用於粘合之類的材料是到山上採挖一種植物的根, 當地人叫“貓根果”, 也叫“膠樹根”。 把這種樹根放在水桶裡浸泡一天左右, 就變成具有很強粘合作用的“膠水”。

首先是砍伐嫩竹子, 把竹子的青皮削去, 分成1.5米長一段, 切割成2公分寬一片, 捆紮好浸泡到事先備好的池子裡, 一層竹子就要放一層生石灰, 直到所有的竹子放到水池裡為止, 這樣要浸泡一個月。 浸泡一個月後, 拿出來洗去石灰, 並把池子裡的石灰水放掉, 再用乾淨的清水浸泡, 又是一個月。 一個月後撈出來洗乾淨, 放到“踩料槽”。 所謂“踩料槽”, 就是用竹子編織固定在地下的一個長方形槽子, 把浸泡好的竹子放到槽子裡, 一個人赤腳走上去把竹子踩爛, “踩料”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

把踩好的料放到“紙料池”, 加上事先備好的“膠水”, 這樣就可以製作土紙了。

“出紙”, 站在“紙料池”旁, 用自己製作的特有器具(竹簾子), 把“紙料”和“膠水”混合成的“漿”舀在竹簾子上面, 水很快漏掉, 剩下在竹簾子上面的糊糊就是一張濕紙。 主人邀我撈一撈試試, 其實, 看似非常簡單的操作方式, 因不得要領撈出的糊糊就是不均勻, 主人說;紙張的厚薄平整完全取決於撈紙師傅的功夫, 輕蕩則薄, 重蕩則厚。 不得不承認祖輩傳承的技藝是如此的魅力!

一張張濕漉漉的土紙堆疊在地下, 堆疊到八十公分厚時就進入下一個程式叫“壓榨”, 就是把土紙裡的水壓幹, 這樣就做成了“紙胚子”。 “壓榨”水分的是用粗大的木料和粗長的藤條做成工具,

顯得很是原始, 給人一種極為原生態的感覺。

“紙胚子”進行烘乾, 使它變成一張張成品土紙。 在“紙料池”旁的一間房子裡, 就是烘乾房。 “烘爐”是一個兩邊用磚塊砌成, 並上部小下部寬的形狀, 外面用石灰混合土粉刷得很光滑的“牆壁”, 在裡面的空隙處用木柴燒大火, 燒到“牆壁”滾燙時就把“烘爐”洞門封住, 這樣就可以保持溫度。 如果溫度降低了就打開洞門再次添加木柴繼續燒, 使“牆壁”繼續保持滾燙。 把一張張濕漉漉的紙張貼到滾燙的“烘爐”“牆壁”上, 等一張張濕漉漉的紙烘乾變成成品土紙後, 再一張張換下, 就這樣重複著, 直到所有的紙烘乾為止。

土紙製造出來以後, 廣東、縣城的客商隨即來收購去, 做出來多少就收購多少, (一擔就是76刀,一刀就是70張),因為這種人工製造的土紙具有易燃,燃燒後的紙灰是白色的,輕飄飄的向天上飛去------

2016年我再次來到峽源村,村民說;土法造紙工藝週期長,撈紙、烘紙非常辛苦,年輕人不願意學,傳統造紙技術面臨失傳!

來源丨紅網論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

(一擔就是76刀,一刀就是70張),因為這種人工製造的土紙具有易燃,燃燒後的紙灰是白色的,輕飄飄的向天上飛去------

2016年我再次來到峽源村,村民說;土法造紙工藝週期長,撈紙、烘紙非常辛苦,年輕人不願意學,傳統造紙技術面臨失傳!

來源丨紅網論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