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宿遷補強義務教育發展“短板”——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

宿遷網訊(記者 武蕾 通訊員 周志君) 教育發展關乎國計民生, 備受社會關注, 承載著千家萬戶的美好願景和深切期望。 去年, 我市堅持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理念, 在義務教育發展上凝心聚力, 綜合施策, 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新建義務教育學校22所;投入改薄資金14.79億元, 完成義務教育階段83個薄弱項目學校(教學點)“改薄”任務;探索教師備案制措施, 新招聘教師1474名;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達成率比上一年增長18個百分點, 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 鞏固率為99.88%。

一連串數字的背後, 既體現了我市義務教育從 “有學上”到“上好學”的喜人變化,

也彰顯了市教育局在補強義務教育發展“短板”上的顯著成效。

查“癥結”, 摸清義務教育發展現狀。 掌握問題查找“短板”, 是推進發展的必要步驟。 市教育局成立領導小組, 制定方案, 深入調研, 找准制約義務教育發展的“癥結”。 通過調研發現, 由於受到底子薄、基礎差等歷史因素和城鎮化率提升、人口政策變化等社會因素的綜合影響, 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現象還比較嚴重, 存在老城區學校生均占地面積不足, 超班額、大規模辦學現象比較突出, 實驗室、衛生(保健)室、心理諮詢室等功能室配備不齊, 音體美專職教師缺口較大, 小學教學點辦學條件相對薄弱等問題。

制“良方”, 推進問題導向統籌施策。

2017年, 我市相繼出臺《宿遷市“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提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準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推動全市義務教育精准發展。 按照省定標準, 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新建、改建、擴建工程, 布點優質學校, 對城鎮“名校”“熱點學校”採取改建、擴建、託管、辦分校等措施, 逐步疏解大班等問題。 堅持因校制宜, 實施“一校一策”, 制定農村薄弱學校、村小教學點標準化建設和內涵品質提升方案, 組織開展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評估, 以創建促發展, 以評估促提升, 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市級評估達成率80%。

大“投入”, 保障硬體軟體雙達標。 不斷擦亮“暖心”品牌, 保障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

解除家長的後顧之憂, 累計投入資金2002.55萬元, 基本配齊保暖墊被及保溫餐具, 實現暖心工程全覆蓋。

穩步實施“扶智工程”, 説明經濟困難家庭學生增長文化知識、發展體藝特長, 受益學生達7712人。 精准實施貧困助學工程, 全年共發放各類資助資金2.26億元, 資助21.8萬人次。 加快中心城區“八校建設”工程進度, 啟動“十一校”建設任務。 深化集團化、聯盟化辦學, 組建基礎教育聯盟4個、集團75個, 擁有成員學校266所, 覆蓋率達78%。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要“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成為了新時代的最強音之一。 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湯成軍表示, 2018年, 市教育局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 以貫徹落實省政府1號檔和市政府80號檔為抓手,

繼續補強義務教育發展“短板”, 著力做好教育資源佈局規劃落實工作, 全面完成“改薄”任務, 大力提升師資隊伍建設水準, 穩步實施陽光招生改革, 強化辦學行為管理, 不斷提升教育服務水準和能力, 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而不懈奮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