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走長征路的淄博人 行進4個月已抵川滇黔

近日, 淄博人何成進重走長征路的故事在淄博的朋友圈被熱傳。 從2017年10月6日江西瑞金出發, 2月2日, 何成進到達了川滇黔交界處的雞鳴三省之地四川敘永。 至此, 他已行程3000多公里, 行程約三分之一。

何成進, 1968年生於山東淄博, 是一名紅色文化愛好者。 重走長征路是他多年來的一個心願,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 2017年10月4日, 他從淄博火車站乘車輾轉來到了江西, 這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誕生地、紅一方面軍的出發地之一瑞金, 踏上了漫漫長征路。

從瑞金到道縣徒步, 何成進先後穿越了江西、湖南南部及廣東北部部分地區, 行程數百公里後到達廣西界首渡口, 由於腳有舊傷, 他買了一輛騎自行車, 開始騎行。

編者的話

我與何成進有幾面之緣,

但不算很熟。 半個月前, 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他重走長征路去了, 我在驚愕之餘表示無限敬佩。 我知道, 多年來重走長征路的人不在少數, 何成進作為一個近50的人, 他的選擇無疑具有極大的挑戰性。 在微信上做了幾次短暫的交流並征得他的同意後, 決定對他4個月來的經歷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在長征路上, 長途跋涉已經非常辛苦, 何成進還做拍了很多圖片並附簡單的說明, 在朋友圈轉發了。 此文在他朋友圈的基礎上做了簡單整理, 由於早先的資料搜集難度較大等原因, 主要記錄近期的行程情況, 並採取倒敘的方式。 何成進的長征路現在走了近一半, 剩下的路將在高山峽谷及高原草甸中穿行, 可謂越來越難。
作為何兄的家鄉人, 我們在這裡預祝何兄發揚偉大的長征精神, 克服困難, 奮力前行, 順利走完成漫漫長征路!

何成進日記摘編

2月2日【四川敘永】

從1月10號開始, 何成進沿著紅軍四渡赤水路線在赤水河一帶穿行, 這是何成進手裡拿的最新校訂的紅軍四渡赤水路線圖。

今天(2月2日), 達到傅鐘將軍的故居——四川敘永。

傅鐘將軍題寫的“營盤山上桔子紅”石碑。紅紅的桔子還掛在石碑旁的桔子樹上。

川滇黔交界處真的很美,朋友的關愛更溫暖,感謝雲貴川的朋友們。

1月29日【青杠坡戰鬥遺址】

今天,抵達青杠坡戰鬥遺址。

青杠坡戰鬥,長征途中的一次異常慘烈戰鬥,在最激烈的時刻,毛主席上了前線,朱總司令上了火線。

青杠坡戰鬥簡介:

青杠坡戰鬥,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從貴州遵義進入習水,向土城、赤水進發,擬從瀘州和宜賓之間北渡長江,與四川西北的紅四方面軍回合。蔣介石調集川滇黔湘桂無生兵力,一方面封鎖長江,另一方面向土城四周的松坎、溫水、赤水、敘永、合江一帶推進,企圖圍殲紅軍於黔北,24日,紅一軍團進佔土城,25日後,紅三、五軍團和軍委縱隊陸續抵達土城,同時,川軍兩個旅從溫水、東皇圍追而來,27日,與紅軍後衛部隊接火。

赤水河穀的苦菜,山頂的白菜

何成進的行程與紅軍長征的時間點基本保持一致,也是為了更好地感受長征嚴酷的自然環境。這些野菜生長的土地不知浸染了多少烈士的鮮血。

1月28日【雞鳴三省之地】

何成進抵達川滇黔交界處,雞鳴三省。

何成進站在川滇黔三省交界處

雞鳴三省附近,山巒疊嶂,溝壑縱橫,景色壯觀。

下雪了。在雲南威信(過去叫紮西),見到了這裡唯一健在的老紅軍劉光榮,老人今年101歲,身體健康,思路清晰。

兩合岩岩洞,新石器人類遺址,長征路上唯一的古人類遺址。

紅軍長征雞鳴三省會址——花房子,因為房子裡外都刻有花鳥而得名。

1月20日【土城袍哥】

中國最後的袍哥,95歲的羅么爺,紅軍在土城時,他要求百姓使用紅軍的錢幣,說“如果兌換不了,袍哥包兌!”從而有利地支持了紅軍,被譽為紅色袍哥。

【紅軍墓——山東籍韓忠信】1月15日

良村鎮吼灘紅軍墓位於貴州省習水縣,五座墓唯一有名字的竟然是山東人——紅軍連長韓忠信,這是我見到的第一位山東籍紅軍。(注:良村鎮是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經過的地方之一,1935年1月24日,紅5軍團前衛部隊為阻擊追來的川軍,保證紅軍中央縱隊順利通過良村,在梅溪河與川軍展開激戰,給川軍迎頭痛擊。這是紅軍從遵義出發後第一次與川軍正面交鋒,留下了著名的“梅溪河戰鬥”。)

【參加遵義長征學會歡迎會】1月9日

到達遵義後,在遵義長征學會、貴州寫作學會舉辦的羅建華、丁啟梅歡迎會上,我應邀參加會議並做演講。羅建華、丁啟梅夫婦是遵義農民,自2017年10月2號開始,他們自費騎馬重走長征路。

何成進在歡迎會上報告自己重走長征路的情況

長征路上的同行者

在漫漫的長征路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長征路探索者一撥又一撥,越來越多,浩浩蕩蕩的隊伍幾乎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何成進在長征路上認識了來自全國的朋友,他們有的通過網路認識結緣,有的在路上偶遇,在路上他們互相關照,互相鼓勵,支撐著他們在困難時前行,也在互幫互助中更深刻地感受著長征精神的偉大凝聚力——沒有堅定的信仰、沒有無私的精神,沒有高度的團結協作,就沒有長征的勝利,缺一不可。過去如此,後來的探索者依然如此。

長征路上認識的好友蘇強,給了何成進很多幫助。

與羅建華、丁啟梅及蘇強等

何成進與廣東的朋友

更有成群結隊的短途探索者

(未完待續)

傅鐘將軍題寫的“營盤山上桔子紅”石碑。紅紅的桔子還掛在石碑旁的桔子樹上。

川滇黔交界處真的很美,朋友的關愛更溫暖,感謝雲貴川的朋友們。

1月29日【青杠坡戰鬥遺址】

今天,抵達青杠坡戰鬥遺址。

青杠坡戰鬥,長征途中的一次異常慘烈戰鬥,在最激烈的時刻,毛主席上了前線,朱總司令上了火線。

青杠坡戰鬥簡介:

青杠坡戰鬥,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從貴州遵義進入習水,向土城、赤水進發,擬從瀘州和宜賓之間北渡長江,與四川西北的紅四方面軍回合。蔣介石調集川滇黔湘桂無生兵力,一方面封鎖長江,另一方面向土城四周的松坎、溫水、赤水、敘永、合江一帶推進,企圖圍殲紅軍於黔北,24日,紅一軍團進佔土城,25日後,紅三、五軍團和軍委縱隊陸續抵達土城,同時,川軍兩個旅從溫水、東皇圍追而來,27日,與紅軍後衛部隊接火。

赤水河穀的苦菜,山頂的白菜

何成進的行程與紅軍長征的時間點基本保持一致,也是為了更好地感受長征嚴酷的自然環境。這些野菜生長的土地不知浸染了多少烈士的鮮血。

1月28日【雞鳴三省之地】

何成進抵達川滇黔交界處,雞鳴三省。

何成進站在川滇黔三省交界處

雞鳴三省附近,山巒疊嶂,溝壑縱橫,景色壯觀。

下雪了。在雲南威信(過去叫紮西),見到了這裡唯一健在的老紅軍劉光榮,老人今年101歲,身體健康,思路清晰。

兩合岩岩洞,新石器人類遺址,長征路上唯一的古人類遺址。

紅軍長征雞鳴三省會址——花房子,因為房子裡外都刻有花鳥而得名。

1月20日【土城袍哥】

中國最後的袍哥,95歲的羅么爺,紅軍在土城時,他要求百姓使用紅軍的錢幣,說“如果兌換不了,袍哥包兌!”從而有利地支持了紅軍,被譽為紅色袍哥。

【紅軍墓——山東籍韓忠信】1月15日

良村鎮吼灘紅軍墓位於貴州省習水縣,五座墓唯一有名字的竟然是山東人——紅軍連長韓忠信,這是我見到的第一位山東籍紅軍。(注:良村鎮是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經過的地方之一,1935年1月24日,紅5軍團前衛部隊為阻擊追來的川軍,保證紅軍中央縱隊順利通過良村,在梅溪河與川軍展開激戰,給川軍迎頭痛擊。這是紅軍從遵義出發後第一次與川軍正面交鋒,留下了著名的“梅溪河戰鬥”。)

【參加遵義長征學會歡迎會】1月9日

到達遵義後,在遵義長征學會、貴州寫作學會舉辦的羅建華、丁啟梅歡迎會上,我應邀參加會議並做演講。羅建華、丁啟梅夫婦是遵義農民,自2017年10月2號開始,他們自費騎馬重走長征路。

何成進在歡迎會上報告自己重走長征路的情況

長征路上的同行者

在漫漫的長征路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長征路探索者一撥又一撥,越來越多,浩浩蕩蕩的隊伍幾乎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何成進在長征路上認識了來自全國的朋友,他們有的通過網路認識結緣,有的在路上偶遇,在路上他們互相關照,互相鼓勵,支撐著他們在困難時前行,也在互幫互助中更深刻地感受著長征精神的偉大凝聚力——沒有堅定的信仰、沒有無私的精神,沒有高度的團結協作,就沒有長征的勝利,缺一不可。過去如此,後來的探索者依然如此。

長征路上認識的好友蘇強,給了何成進很多幫助。

與羅建華、丁啟梅及蘇強等

何成進與廣東的朋友

更有成群結隊的短途探索者

(未完待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