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文學繪製迄今最大最詳細的宇宙結構,10億光年內所有星系演化

天文學家將製作迄今最大規模、最詳細的宇宙結構模型。 該研究物件是10億光年內的數百萬星系, 將使用超級電腦的2.4萬個處理器而產生500TB資料, 預計耗費數年時間才能完成全部分析。

科學家近日在西蒙斯基金會(Simons Foundation)上發表聲明說:“我們使用模擬方法研究所有星系的所有性質, 因此計算出形成星系的全過程, 而不僅僅分析單一星系的形象特點。 ”

來自德國馬普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s)、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等機構的國際科學家, 使用超級電腦專案IllustrisTNG, 經過兩個月的計算, 才得到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初步類比結果。

宇宙初步演化的景象。

宇宙進一步演化的景象。

參與該研究的Flatiron協會計算天體物理中心( CCA)的科學家夏伊‧傑內爾(Shy Genel)博士說:“我們使用望遠鏡觀察星系時, 只能觀察一定數量的星系。 ”

而最新研究使用了更方面的資料資訊, 如在虛擬宇宙中添加重子物質, 來估算恒星和行星的形成;暗物質和暗能量來計算宇宙膨脹的過程;以及超新星爆炸、黑洞方程等等。

馬普研究所的沃克爾‧斯普林吉(Volker Springel)解釋, 這個模型能準確預測超大品質黑洞對星系物質分佈的影響。

科學家表示, 該模型預測了一個由氣體和暗物質組成的宇宙網。

這些網的相互作用形成星系。

這些科學家曾于4年前創建大小為3.5億光年的宇宙結構模型。 此次研究將範圍擴大至10億光年。

但是與可觀測宇宙的970億光年跨度相比, 所分析的空間範圍還是非常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