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重磅!控制H型高血壓,促使我國心腦血管事件拐點早日到來

2018年2月2日,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高血壓學組、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精准心血管病學學組在上海聯合召開“H型高血壓研討會”, 就H型高血壓這一當前中國高血壓防治的重要議題展開討論。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葛均波院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霍勇教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高血壓學組組長雷寒教授、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趙連友教授及孫甯玲教授、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英賢教授等,

近三十位心血管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並展開學術探討。

盧新政:H型高血壓對扭轉中國卒中高發現狀至關重要

2008 年, 我國學者開始將“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準升高”的高血壓命名為“H 型高血壓”。

2015 年,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高血壓學組、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精准心血管病學學組、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三個權威機構聯合發佈了《H 型高血壓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

“H 型高血壓”是中國腦中風高發的重要因素, 且在中國長期未受重視。 “H”一語雙關, 既指 Hypertension(高血壓), 又指 Homocysteine(同型半胱氨酸, 縮寫為Hcy)。

我國專家經過近 20 年的探索, 於2015 年 3 月在全世界規模最大、最權威的心臟專業學術會議——美國心臟病學會上, 正式對外公佈了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研究(CSPPT)結果, 全球醫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同步線上發表, 並配發了編者按。 該研究很好地詮釋了中國概念、中國特色、中國處方、中國獲益。

盧新政教授表示:如果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研究推薦的治療策略得以推廣,

經過4.5年, 可以較單純降壓治療額外減少約210萬新發腦卒中風險, 假設每1 例腦卒中發生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是10萬元, 將直接降低我國約2100億的直接和間接經濟負擔。

霍勇:H型高血壓—在探索中砥礪前行

霍勇教授表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有60年歷史,

同型半胱氨酸作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 受到我國專家的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 葉酸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的底物, 我國人群由於長期的飲食與烹飪習慣, 造成葉酸攝入不足。 同時, 我國人群葉酸代謝過程一種關鍵酶突變頻率遠高於西方人群。 正是源於環境與遺傳因素的雙重影響, 我國高血壓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值約為14.5μmol/L, 約3/4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準升高(≥10μmol/L)。

中國的臨床專家和流行病學家立足本土研究, 從懷疑同型半胱氨酸是腦卒中的幫兇, 到確認其是心腦血管病獨立風險因素, 再到明確治療切點是≥10μmol/L, 最後到制定特異性、具有循證醫學證據的高血壓治療方案。 為高血壓患者通過補充葉酸,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 從而減少腦卒中的發生提供充分的科學證據。 霍勇教授強調, 只有立足于治療中國患者的研究才能最終解決中國人自己的問題。 因此, 未來我國會針對H型高血壓開展更多、更深層次的研究, 最終助力於我國心血管病防治和慢病體系建設。

與會專家對H型高血壓的相關研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專家們認為:高血壓是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我國的高血壓防治最重要的兩點分別為:

1. 提高血壓達成率,爭取讓所有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

2. 高血壓危險因素防治,其中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這一因素。H型高血壓診治專家共識指出,H型高血壓的治療切點為≥10μmol/L。對於H型高血壓標準值的界定這一目前爭論較多的問題,應通過科學研究加以論證,以科研成果為導向,促進心血管學科發展。

葛均波院士在總結時表示:在我國,以腦卒中為代表的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H型高血壓作為我國居民腦卒中高發的一大主因。應該引起專家以及社會大眾的重視,H型高血壓患者,需要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補充葉酸,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雙管齊下”控制H型高血壓,最終推進我國心腦血管事件拐點出現。

本次研討會,專家們經過充分地溝通和討論達成共識並發表立場聲明,聲明如下:

關於H型高血壓的立場聲明

2018年2月2日,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高血壓學組、精准心血管病學學組召開聯席會議,圍繞H型高血壓這個當前中國高血壓防治的重要議題,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並一致通過以下聲明:

1、《H型高血壓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體現了H型高血壓的科學內涵,科學證據充分;推動H型高血壓的防治,符合我國慢病防控體系建設需求。

2、我們將圍繞H型高血壓相關問題開展更加深入的科學研究,通過更多的科研成果,豐富和完善H型高血壓理論體系,為臨床治療提供更有力且具有中國特色的循證依據,最終更好地服務於我國腦卒中防治事業發展。

3、專業的同行評議和學術論證是已經達成國際共識的解決學術爭論的有效合理途徑。學術爭鳴不是專家對立,更不是對抗。

針對日前個別媒體對H型高血壓的報導造成的誤解、困惑和爭議,我們呼籲業內專家積極有效行動起來,與社會各界和媒體一起,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的學術爭鳴環境和氛圍,使醫學科學研究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學術探索當中,鼓勵科研創新,推動健康中國的建設。

編輯:步雯

大牌專家問診、貼心健康提醒,盡在健康時報用戶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場下載,藍色圖示才是官方出品噢!

與會專家對H型高血壓的相關研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專家們認為:高血壓是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我國的高血壓防治最重要的兩點分別為:

1. 提高血壓達成率,爭取讓所有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

2. 高血壓危險因素防治,其中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這一因素。H型高血壓診治專家共識指出,H型高血壓的治療切點為≥10μmol/L。對於H型高血壓標準值的界定這一目前爭論較多的問題,應通過科學研究加以論證,以科研成果為導向,促進心血管學科發展。

葛均波院士在總結時表示:在我國,以腦卒中為代表的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H型高血壓作為我國居民腦卒中高發的一大主因。應該引起專家以及社會大眾的重視,H型高血壓患者,需要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補充葉酸,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雙管齊下”控制H型高血壓,最終推進我國心腦血管事件拐點出現。

本次研討會,專家們經過充分地溝通和討論達成共識並發表立場聲明,聲明如下:

關於H型高血壓的立場聲明

2018年2月2日,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高血壓學組、精准心血管病學學組召開聯席會議,圍繞H型高血壓這個當前中國高血壓防治的重要議題,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並一致通過以下聲明:

1、《H型高血壓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體現了H型高血壓的科學內涵,科學證據充分;推動H型高血壓的防治,符合我國慢病防控體系建設需求。

2、我們將圍繞H型高血壓相關問題開展更加深入的科學研究,通過更多的科研成果,豐富和完善H型高血壓理論體系,為臨床治療提供更有力且具有中國特色的循證依據,最終更好地服務於我國腦卒中防治事業發展。

3、專業的同行評議和學術論證是已經達成國際共識的解決學術爭論的有效合理途徑。學術爭鳴不是專家對立,更不是對抗。

針對日前個別媒體對H型高血壓的報導造成的誤解、困惑和爭議,我們呼籲業內專家積極有效行動起來,與社會各界和媒體一起,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的學術爭鳴環境和氛圍,使醫學科學研究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學術探索當中,鼓勵科研創新,推動健康中國的建設。

編輯:步雯

大牌專家問診、貼心健康提醒,盡在健康時報用戶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場下載,藍色圖示才是官方出品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