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童年陰影使我不想聽到這三個字,“馬戲團”

以下內容有毀童年成分, 請謹慎閱讀。

用我在知乎裡讀到的一句話來說, 馬戲團這事, 很人類, 不人道。

最近上映的[馬戲之王]喚醒了我對馬戲團的恐懼。

這份恐懼最早要追溯到我小時候看的迪士尼動畫[小飛象], 在開頭20分鐘就把我騙到哇哇大哭。

我媽立馬把電視關掉, 說, 你這小孩, 以後不要看動畫片啦。

一點偏見

後來, 我分三次看完了[小飛象]。

[小飛象]講的是馬戲團裡的一隻小飛象, 在被迫和媽媽分離後, 自食其力, 發揮自己的天賦, 成功回到媽媽身邊的故事。

事實上, 這部集溫馨、可愛、勵志、想像力於一身的動畫片沒有理由不讓人喜歡。

唯有小象丹波和媽媽被迫分離的那個瞬間, 讓人對馬戲團的存在耿耿於懷。

▲馬戲團的人揮舞長鞭控制著發狂的象媽, 而丹波被人強行抱離媽媽身邊

這個瞬間真讓人心痛。

馬戲團這東西, 在我看來, 第一眼是吸引人的新奇事物,

第二眼就是讓人不舒服的存在。

它虛情假意, 嘩眾取寵, 在歡聲笑語背後磨刀霍霍向各種無辜動物, 為了錢財不擇手段。

換一句話說, 小丑是這裡誕生的。

比起喜劇片, 它適合成為邪典片裡的主角。

這算不上是偏見。

日本Cult片大師園子溫的[神秘馬戲團]算是做足了這個名字的文章。

▲劇情詭異, 人物關係複雜, 極具獵奇性([神秘馬戲團])

動物虐待史

關於馬戲團帶來的陰影, 還得從它的歷史說起。

據不完全歷史記載, 馬戲發源於羅馬鬥獸場。

這裡曾是鬥劍者相互廝殺和獵殺野生動物的血腥場地, 以暴力和血腥博人眼球。

但真正意義的馬戲團起始於1768年。

雜技表演者阿斯特利發現馬在轉彎的時候, 站在馬背上的人不會摔跤。

於是他創造出“圓形廣場”, 表演了一場站在馬背上, 鞭策著馬繞圈的馬戲。

這開創之舉讓菲力浦·阿斯特利成為“現代馬戲之父”, 馬戲團也由那個圓形廣場得名“Circus”。

此後, 這些“圓形廣場”開始在歐洲和非洲各大城市風靡起來。

隨著各個地區人們的口味變化,

血腥不再是賣點。 除了馬, 其它動物開始加入馬戲團。

19世紀, 有個叫約書亞·珀迪·布朗的人引入可移動帳篷, 並且開始購入異國動物加入表演。

彼時, 流行這樣一句話——“一個馬戲團進城, 勝過一打醫生。 ”

而不是“沒有買賣, 就沒有傷害。 ”

▲[小飛象]裡動物和人在雨夜裡合力搭起馬戲團帳篷

“門口的馬戲團”很快成為人們主要的娛樂方式。

隨著觀眾獵奇心的加重, 雜技、小丑和各種奇人異技也相繼成為馬戲的熱賣元素。

而第一個將動物表演、雜技、小丑、奇人異技結合在一起的人就是[馬戲之王]的主角PT·巴納姆。

[馬戲之王]裡展現的動物表演已經少之又少,更多保留了畸形秀的部分。

[小飛象]則更像是一部馬戲團實錄,幾乎抓到了馬戲團鼎盛時期的所有必備元素,同時也暗藏了很多黑料。

丹波的形象包含了馬戲團史上最重要的兩個賣點——異國動物、畸形人。

▲大象是馬戲團裡最受歡迎的異國明星,而丹波與眾不同的耳朵跟畸形人有著相同的處境

先說動物。

小孩子或許只是在[小飛象]裡看到小孩和母親被強行隔離的悲傷。

而有心的大人,在這動畫片裡可以看到更多馬戲團真相。

▲[小飛象]裡大象跟隨馬戲團坐著火車滿世界巡迴演出的畫面真實存在著

跟大象一樣坐著火車的還有其它很多從世界各地買來的動物,獅子啦,狗熊啦,猴子什麼的。

車廂裡的動物都受過訓獸師苛刻的訓練,穿著跟人一樣的衣服,哼哼唧唧地擠在一起。

白天動物們在紮好的大帳篷裡表演,晚上大小老闆在小帳篷裡開會,商量新的創意。

但不管怎樣,最終受罪的還是那些動物,它們沒有發言權。

動物們被拐離自己的家鄉,被迫進入陌生的城市,做著超出自己身體天性的動作。

▲歷史上那些跟隨馬戲團的大象

▲小象被迫與象媽媽隔離,竟也是真實的

▲小象四腳都被捆綁,在象勾的威脅下練習超出它們天性的動作

和[小飛象]的結局不一樣,真實生活在馬戲團裡的動物,大多是被虐待致死……

或者就抑鬱而終,要不就發狂被殺,它們之中,少有善終。

玲玲馬戲團,是美國最大的馬戲團,其母公司是北美洲擁有亞洲象最多的公司。

這個活了100多年的馬戲團向來信奉一條原則——“不養演員,只養動物。”

動物權利組織對玲玲馬戲團鎖定多年,多次曝光馬戲團大象農場的虐待黑料,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人們開始抵制動物表演。

在輿論壓力下,玲玲馬戲團在2016年5月宣佈取消大象表演。

失去了動物表演的馬戲團經營狀況開始直線下滑。

一年後,玲玲馬戲團在紐約長島完成了最後一場演出,宣告落幕。

如今還有一些馬戲團仍然在用動物表演,但將歡樂建立在動物痛苦上的這些把戲,終將成為馬戲舞臺上一段尷尬的存在。

江湖騙子的畸形秀史

再說畸形秀,完全是一種為獵奇而生的表演。

這時候必須提一提P·T·巴納姆了,當年他的“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馬戲團,就是靠畸形人表演聞名。

“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就是後來和擅長動物表演的玲玲合體的那支大馬戲團。

早在雜貨店打工時期的巴納姆就對各種奇人異事感興趣。

當他聽聞有一個叫希斯的老人已經活到了161歲,並且曾是喬治·華盛頓奶媽時,毅然辭去了工作。

他用存款和借來的錢找到希斯,並將她買下。

不過後來這位希斯老人連同他後來的“美人魚”都被證實是個謊言。

▲巴納姆“買來”的“斐濟美人魚”,由猴子的頭、軀幹和魚尾縫合組成,在美國博物館裡了展示了20年,欺騙了很多人

由此心理學裡還誕生了“巴納姆效應”這個詞——

“人們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格的描述,並認為那個描述非常符合自己的情況。”

這個效應放在今天就是朋友圈裡那些被高頻轉發並被認為“很准”的各種心理測試和星座預測。

可以料想巴納姆如果活到今天,依然是個很會炒作的商人。

說回來,謊言被戳穿後,巴納姆反而對真正的畸形人越發感興趣。

1842年,巴納姆在康涅狄格州找到了5歲的侏儒史特萊敦,把他帶回紐約。

巴納姆教他唱歌、跳舞、講段子……這可能,是最早的練習生?

總之,巴納姆沒少費心思給史特萊敦包裝一番,給他量身定制了幾套軍裝,取了藝名“拇指湯姆將軍”,就出道了。

“拇指湯姆將軍”在巡迴演出裡造成了轟動,給巴納姆帶來了巨大信心。

緊接著他的畸形人團體裡收納進了更多奇人,狗面人、鬍鬚女、紋身人、連體雙胞胎。

▲巴納姆和侏儒,[馬戲之王]和歷史

▲巴納姆的馬戲團裡幾個著名的畸形秀演員

馬戲團畸形秀同樣飽受爭議,而我的童年陰影則來自一部叫[畸形秀]的電影。

如今將這部電影裡的畸形人組合跟歷史對照起來,莫非原形正是馬納姆的馬戲團?

▲[畸形人]裡的畸形秀演員

故事卻是另一個故事,[畸形人]講的大概就是馬戲團裡的一個交際花利用矮人對她的愛情獲得金錢。

後來她不小心在眾人面前暴露歧視畸形人的本質,遭到了馬戲團裡所有畸形人的報復。

這是一個恐怖片,最後她被大卸N塊,重組成了一個“鳥人”。

問題來了,從一開始畸形人給馬戲團賺錢不就是靠的人們對他們的獵奇心理?這難道不是建立在歧視上的?

這跟當下的炒作沒有什麼區別。

不過,這個靠好奇心吸金的產業終究走入了夕陽。

[馬戲之王]裡展現的動物表演已經少之又少,更多保留了畸形秀的部分。

[小飛象]則更像是一部馬戲團實錄,幾乎抓到了馬戲團鼎盛時期的所有必備元素,同時也暗藏了很多黑料。

丹波的形象包含了馬戲團史上最重要的兩個賣點——異國動物、畸形人。

▲大象是馬戲團裡最受歡迎的異國明星,而丹波與眾不同的耳朵跟畸形人有著相同的處境

先說動物。

小孩子或許只是在[小飛象]裡看到小孩和母親被強行隔離的悲傷。

而有心的大人,在這動畫片裡可以看到更多馬戲團真相。

▲[小飛象]裡大象跟隨馬戲團坐著火車滿世界巡迴演出的畫面真實存在著

跟大象一樣坐著火車的還有其它很多從世界各地買來的動物,獅子啦,狗熊啦,猴子什麼的。

車廂裡的動物都受過訓獸師苛刻的訓練,穿著跟人一樣的衣服,哼哼唧唧地擠在一起。

白天動物們在紮好的大帳篷裡表演,晚上大小老闆在小帳篷裡開會,商量新的創意。

但不管怎樣,最終受罪的還是那些動物,它們沒有發言權。

動物們被拐離自己的家鄉,被迫進入陌生的城市,做著超出自己身體天性的動作。

▲歷史上那些跟隨馬戲團的大象

▲小象被迫與象媽媽隔離,竟也是真實的

▲小象四腳都被捆綁,在象勾的威脅下練習超出它們天性的動作

和[小飛象]的結局不一樣,真實生活在馬戲團裡的動物,大多是被虐待致死……

或者就抑鬱而終,要不就發狂被殺,它們之中,少有善終。

玲玲馬戲團,是美國最大的馬戲團,其母公司是北美洲擁有亞洲象最多的公司。

這個活了100多年的馬戲團向來信奉一條原則——“不養演員,只養動物。”

動物權利組織對玲玲馬戲團鎖定多年,多次曝光馬戲團大象農場的虐待黑料,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人們開始抵制動物表演。

在輿論壓力下,玲玲馬戲團在2016年5月宣佈取消大象表演。

失去了動物表演的馬戲團經營狀況開始直線下滑。

一年後,玲玲馬戲團在紐約長島完成了最後一場演出,宣告落幕。

如今還有一些馬戲團仍然在用動物表演,但將歡樂建立在動物痛苦上的這些把戲,終將成為馬戲舞臺上一段尷尬的存在。

江湖騙子的畸形秀史

再說畸形秀,完全是一種為獵奇而生的表演。

這時候必須提一提P·T·巴納姆了,當年他的“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馬戲團,就是靠畸形人表演聞名。

“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就是後來和擅長動物表演的玲玲合體的那支大馬戲團。

早在雜貨店打工時期的巴納姆就對各種奇人異事感興趣。

當他聽聞有一個叫希斯的老人已經活到了161歲,並且曾是喬治·華盛頓奶媽時,毅然辭去了工作。

他用存款和借來的錢找到希斯,並將她買下。

不過後來這位希斯老人連同他後來的“美人魚”都被證實是個謊言。

▲巴納姆“買來”的“斐濟美人魚”,由猴子的頭、軀幹和魚尾縫合組成,在美國博物館裡了展示了20年,欺騙了很多人

由此心理學裡還誕生了“巴納姆效應”這個詞——

“人們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格的描述,並認為那個描述非常符合自己的情況。”

這個效應放在今天就是朋友圈裡那些被高頻轉發並被認為“很准”的各種心理測試和星座預測。

可以料想巴納姆如果活到今天,依然是個很會炒作的商人。

說回來,謊言被戳穿後,巴納姆反而對真正的畸形人越發感興趣。

1842年,巴納姆在康涅狄格州找到了5歲的侏儒史特萊敦,把他帶回紐約。

巴納姆教他唱歌、跳舞、講段子……這可能,是最早的練習生?

總之,巴納姆沒少費心思給史特萊敦包裝一番,給他量身定制了幾套軍裝,取了藝名“拇指湯姆將軍”,就出道了。

“拇指湯姆將軍”在巡迴演出裡造成了轟動,給巴納姆帶來了巨大信心。

緊接著他的畸形人團體裡收納進了更多奇人,狗面人、鬍鬚女、紋身人、連體雙胞胎。

▲巴納姆和侏儒,[馬戲之王]和歷史

▲巴納姆的馬戲團裡幾個著名的畸形秀演員

馬戲團畸形秀同樣飽受爭議,而我的童年陰影則來自一部叫[畸形秀]的電影。

如今將這部電影裡的畸形人組合跟歷史對照起來,莫非原形正是馬納姆的馬戲團?

▲[畸形人]裡的畸形秀演員

故事卻是另一個故事,[畸形人]講的大概就是馬戲團裡的一個交際花利用矮人對她的愛情獲得金錢。

後來她不小心在眾人面前暴露歧視畸形人的本質,遭到了馬戲團裡所有畸形人的報復。

這是一個恐怖片,最後她被大卸N塊,重組成了一個“鳥人”。

問題來了,從一開始畸形人給馬戲團賺錢不就是靠的人們對他們的獵奇心理?這難道不是建立在歧視上的?

這跟當下的炒作沒有什麼區別。

不過,這個靠好奇心吸金的產業終究走入了夕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