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了在關鍵時刻救你我一命,中國第一次發射這種衛星!

昨天下午,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 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這是我國第一顆觀測地震電磁資訊的衛星!“張衡一號”的成功發射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在21世紀的今天, 人類文明已經走過6000多年歷史並迎來第六次科技革命, 如果要問還有哪些世界性難題久攻未破,

甚至仍在限制人類的想像力?地震預測, 肯定算一個。

今天, 我國第一顆觀測地震電磁資訊的衛星“張衡一號”成功發射。 西元132年, 我們的祖先張衡發明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地動儀, 開創世界地震勘測研究的先河, 如今這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衛星, 飛上了天。 1800多年過去了, 我們研究的還是這個問題:地震預測。

是的, 這顆衛星仍然不能直接預測預報地震。 用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的話說, “‘張衡一號’主要是用於地震前兆資訊研究, 為未來建立地震監測體系進行前期技術儲備”。

儘管如此, 對於中國人的地震預測研究之路, 這顆衛星還是邁出了一大步, 有望讓我國第一次具備全疆域和全球三維地球物理場動態監測能力。

換句話說, 中國境內6級以上、全球主要地區7級以上的地震電磁資訊, 這顆衛星都有可能“看到”。

人類究竟能否預測地震?

仰望星空, 人類拿起“天文”的尺子來看待自己, 不免會產生敬畏之感, 同樣地, 面對大地, 人類同樣會感到“渺滄海之一粟”,
這不單是因為體積上的巨大差異, 更有來自這個龐然大物“發脾氣”時的巨大威脅——大地一顫抖, 帶來的就可能是生與死。

以去年為例, 來自中國地震局的資料顯示, 2017年我國發生5級以上地震19次, 其中大陸地區13次, 臺灣地區6次, 最大地震為8月8日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 這些地震共造成大陸地區37人死亡, 1人失蹤, 617人受傷, 直接經濟損失145.58億。

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46秒, 四川省北部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 截至2017年8月13日20時, 地震造成25人死亡, 525人受傷, 73671間房屋不同程度受損。 , 死亡人數僅次於海原地震。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申旭輝說, 這給人類探索地震發生的機理帶來了一絲“難得的光明”。

“張衡一號”正是依據這一原理來運行的。 申旭輝說, 地震簡單來說就是“地殼運動”, 這種運動會切割磁力線, 也會造成磁力線的扭曲。 另一方面, 地球岩石的摩擦破裂, 會產生電磁波, 這些電磁波往大氣層傳播, 將致使大氣層的電磁資訊發生變化。

事實上,國外利用衛星進行地震前“空間電磁異常”現象的研究已經有多年的歷史。趙堅說,此前有俄羅斯、法國、美國、烏克蘭等國家已經發射過同類衛星,不過均已退役,其中法國的DEMETER衛星連續在軌運行6年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法國DEMETER衛星計畫首席科學家蜜雪兒•帕羅特教授說,基於這顆衛星的統計研究,可以反映電離層擾動的常規形態,並有助於科學家確定震前的電離層擾動特徵。值得一提的是,中法科學家也聯合利用這顆衛星的資料發表了大量科研論文,其中大部分是針對震前研究。

而跳出地球來“看”地震,還能突破許多地震研究的限制。比如,填補地面觀測台網在青藏高原和海域地區觀測不足。

申旭輝說,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極寒地區,現有的地震台網並不能完全覆蓋,面積廣闊的海洋也觀測不到。相應地,衛星上天之後,就可以不受這些自然環境的約束,對全疆域即時觀測。

一兩顆衛星就能研究地震?

按照趙堅的說法,“張衡一號”真正投入運行後,能夠重點監測中國全境,並能獲取全球電磁資訊的試驗衛星及其地面、應用系統,檢驗衛星電磁監測新技術設備的效能和空間適應性。

具體來說,“張衡一號”可以開展全球7級以上、我國6級以上地震電磁資訊分析研究,總體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不過,申旭輝告訴記者,對於地震研究而言,指望一兩顆衛星遠遠不夠。這一點國外的“先驅者”已經給出了理由。

蜜雪兒•帕羅特談及法國的DEMETER衛星時說,儘管這顆衛星運行了6年,但作為一顆低軌衛星,衛星經過未來震中上空1500公里範圍內的時間,每天只有3分鐘,所以科研人員不可能期望能觀測到“持續的”電離層擾動。

如此一來,一些電離層擾動很可能“看”不到,這就是單一衛星與地基觀測對比中顯示出來的主要缺陷。蜜雪兒•帕羅特說,這也是中國的“張衡”計畫要設計多顆衛星的重要之處。

趙堅說,後續,國防科工局將會同中國地震局,開展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即“張衡”系列衛星的在軌測試及相關應用,提升民用衛星對地震監測與應急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天基資訊防震減災服務能力。

他還透露,“張衡一號”及其後續衛星計畫已經納入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目前“張衡二號”目前已經通過可研評估,預計2020年發射。

事實上,能夠真正對全球實施觀測,統計研究全球地震的前兆變化特徵,對地震研究者來說是件“極其興奮”的事。申旭輝告訴記者,也許在他有生之年,也未必能見證“地震預測”真正實現的那一天,但這並不意味著現在的努力就付諸東流。

申旭輝說,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如今有了衛星以及相應的星座計畫,可以積累更多有效的、原始的資料,不斷探索地震預測新方法——這是他這一代科學家要做的。

事實上,國外利用衛星進行地震前“空間電磁異常”現象的研究已經有多年的歷史。趙堅說,此前有俄羅斯、法國、美國、烏克蘭等國家已經發射過同類衛星,不過均已退役,其中法國的DEMETER衛星連續在軌運行6年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法國DEMETER衛星計畫首席科學家蜜雪兒•帕羅特教授說,基於這顆衛星的統計研究,可以反映電離層擾動的常規形態,並有助於科學家確定震前的電離層擾動特徵。值得一提的是,中法科學家也聯合利用這顆衛星的資料發表了大量科研論文,其中大部分是針對震前研究。

而跳出地球來“看”地震,還能突破許多地震研究的限制。比如,填補地面觀測台網在青藏高原和海域地區觀測不足。

申旭輝說,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極寒地區,現有的地震台網並不能完全覆蓋,面積廣闊的海洋也觀測不到。相應地,衛星上天之後,就可以不受這些自然環境的約束,對全疆域即時觀測。

一兩顆衛星就能研究地震?

按照趙堅的說法,“張衡一號”真正投入運行後,能夠重點監測中國全境,並能獲取全球電磁資訊的試驗衛星及其地面、應用系統,檢驗衛星電磁監測新技術設備的效能和空間適應性。

具體來說,“張衡一號”可以開展全球7級以上、我國6級以上地震電磁資訊分析研究,總體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不過,申旭輝告訴記者,對於地震研究而言,指望一兩顆衛星遠遠不夠。這一點國外的“先驅者”已經給出了理由。

蜜雪兒•帕羅特談及法國的DEMETER衛星時說,儘管這顆衛星運行了6年,但作為一顆低軌衛星,衛星經過未來震中上空1500公里範圍內的時間,每天只有3分鐘,所以科研人員不可能期望能觀測到“持續的”電離層擾動。

如此一來,一些電離層擾動很可能“看”不到,這就是單一衛星與地基觀測對比中顯示出來的主要缺陷。蜜雪兒•帕羅特說,這也是中國的“張衡”計畫要設計多顆衛星的重要之處。

趙堅說,後續,國防科工局將會同中國地震局,開展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即“張衡”系列衛星的在軌測試及相關應用,提升民用衛星對地震監測與應急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天基資訊防震減災服務能力。

他還透露,“張衡一號”及其後續衛星計畫已經納入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目前“張衡二號”目前已經通過可研評估,預計2020年發射。

事實上,能夠真正對全球實施觀測,統計研究全球地震的前兆變化特徵,對地震研究者來說是件“極其興奮”的事。申旭輝告訴記者,也許在他有生之年,也未必能見證“地震預測”真正實現的那一天,但這並不意味著現在的努力就付諸東流。

申旭輝說,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如今有了衛星以及相應的星座計畫,可以積累更多有效的、原始的資料,不斷探索地震預測新方法——這是他這一代科學家要做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