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洋縣金雞山的傳說 你聽說過嗎?

“金雞山”位於洋縣縣城的東南方向12公里處, 山不太高, 在漢江河南面, 屬南山中部。 四周群山疊韻, 如游龍頓足, 臥虎輕眠, 朝夕與之相伴, 鎮守山中之金雞山, 是洋縣純天然景觀。

遠望去, 唯有金雞山一年四季, 綠的奪目鮮豔, 清新可見。 山尖柏樹歷經歲月輪回, 巧奪天日, 貌似“雞”型, 獨立山頂, 挺直長冠, 報曉洋州, 故得名“金雞山”。

山上沒有嶙峋怪石, 也沒有懸崖峭壁;沒有珍奇異獸, 也沒有名貴花草;沒有零丁山泉, 也沒有溪流穿越。 有的只是無數個子高高大大, 形狀怪異的長青柏樹、旺盛的古廟、無形和崎嶇的通山小道……

提起金雞山的古廟, 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 各地興修寺廟, 好多人建議在金雞山附近修建寺廟, 那時金雞山也未曾得名, 也未能得到當時人們的重視, 因此沒有得選。 一百多個健壯的漢子, 天天嘴裡唱著小調, 硬是用肩膀扛木頭、青磚瓦、沙石等, 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 一根根一塊塊一袋袋扛到金雞山斜對面的王梁山上, 準備完成建築寺廟用的各種材料。 當天夜裡, 他們還在王梁山上熱烈慶祝勝利果實。 次日一覺醒來, 所有用來建築寺廟的材料和自己在一夜之間, 全部到了另一座山。

所有的人都在慌亂中呼喊:“大山顯靈了, 顯靈了”, 紛紛跪拜叩首, 跪拜中一隻金雞從天而降, 閃著金光在金雞山上盤旋幾圈後浮於山頂。 大家都說金雞是天神降福地。 從那以後建築的師傅們和工匠們沒有了疲勞, 也沒有了白天黑夜。 三個月後寺廟建成了, 金雞化成一片樹林, 貌似“雞”型, 沒有了光亮, 但從此“金雞山”得名, 同時有了靈性, 有求必應。 因此, 也有人稱之為“靈山”。

現在金雞山上的寺廟, 修建了兩個大殿, 一個正殿, 背後有一個側殿。 正殿之內一進門, 在中央有幾尊大的雕像, 可能是權力比較大的神像, 叫什麼我也說不清楚。 兩殿之內有財神爺、送子娘娘等。 個個雕塑清晰, 色彩平和, 四面玲瓏, 八面威風, 濃眉善目, 讓人打心底感到溫和,

又有一種威嚴的感覺。 在這裡你可以求財、求子、求平安……

兩殿側面, 就是藥王洞, 共建三層, 依附山的高度和式樣, 同山一樣高, 可以先上第三層從上至下朝拜, 也可以從下至上朝拜, 內置木樓梯相當陡峭。 當然, 在藥王洞裡主要還是求健康長壽、求學業有成、求福貴永生……

出了藥王洞, 沿著山路向西, 就是狐仙洞。 遵循山的堅硬, 自然形成了一個山洞, 沒有使用建築手段, 洞裡整齊排列著小一點的雕像, 也就是各路狐仙。 求了她們主要是辟邪、避災、避難……

帶著不同的目的, 根據自己的需要, 來一趟金雞山, 收穫不同的“心願”。 不知是誰創造了神, 或佛, 或仙?雖然他們不能化解塵世間“不快樂”, 但他至少給受傷的人一種朦朦朧朧的心靈寄託,

這種給予是純潔的, 這種思想也是單純的, 語言和心靈對於每一個人更應該是如此。

要說這上金雞山的路真可謂是四通八達, 周圍一轉都有上山之路, 現在道路都有所加寬, 可以通車, 集于金雞山山腳下也不過有三四條路。 曾經有一位老人們告訴我說, 不管哪條路上山, 山腳下都有一座土地廟, 土地爺是山神, 你上山之前先敬一下他老人家, 他會給你引路, 你上山不會累, 走上坡和下坡一樣俐落。 金雞山上的小道, 還是以前那樣, 路很窄, 也很崎嶇, 伸出一根根柏樹的根, 人們都把它當成了樓梯, 一年一年被踩的很結實, 長度約300多米。

“人爭一口氣, 佛爭一柱香”, 每年農曆正月十九、二十、二十一這三天, 都逢金雞山廟會, 附近的村民都會齊聚這裡。整座山,煙香飄,燭蠟紅,炮長鳴,鑼鼓喧天,彩船搖曳,秦腔聲揚。朝山香客來來往往,祈求順利、平安、健康,少災少難。每朝拜一尊佛像,都會有一位元老人邊敲磬,邊給你禱告一段快板式的吉利語言,再給你佩帶紅色絲帶,當然你或多或少也要給上一點香客錢,支援一下寺廟必要建設和開支。時不時也會有人挽留你在山上吃他們做的免費素食飯,看看他們編排的節目,聽聽戲……

朝山,朝山,一朝至少三年。時間久了,那樣去做了,也就是一種習慣,習慣了也就成了一種信仰。

上山的時候帶著迫切的心情,覺得很快;下山的時候帶著坡度,速度同樣很快。但是下金雞山的時候,別忘了駐足停留,因為上金雞山你已花費好大的精神和氣力,得到了一定的高度。站在山前空地,環顧四周,俯視漢江河、高速路、美麗的村落……你會覺得一切原來是那麼美……人,一輩子都在奮鬥,很累很快也很短暫。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換一個角度去看曾經,也許你會否定自己。

這就是我心中的金雞山,一種垂直站立的自然美。祝願這片美麗的天然景觀,如同“金雞”一樣閃亮明天,永遠屹立南山。

附近的村民都會齊聚這裡。整座山,煙香飄,燭蠟紅,炮長鳴,鑼鼓喧天,彩船搖曳,秦腔聲揚。朝山香客來來往往,祈求順利、平安、健康,少災少難。每朝拜一尊佛像,都會有一位元老人邊敲磬,邊給你禱告一段快板式的吉利語言,再給你佩帶紅色絲帶,當然你或多或少也要給上一點香客錢,支援一下寺廟必要建設和開支。時不時也會有人挽留你在山上吃他們做的免費素食飯,看看他們編排的節目,聽聽戲……

朝山,朝山,一朝至少三年。時間久了,那樣去做了,也就是一種習慣,習慣了也就成了一種信仰。

上山的時候帶著迫切的心情,覺得很快;下山的時候帶著坡度,速度同樣很快。但是下金雞山的時候,別忘了駐足停留,因為上金雞山你已花費好大的精神和氣力,得到了一定的高度。站在山前空地,環顧四周,俯視漢江河、高速路、美麗的村落……你會覺得一切原來是那麼美……人,一輩子都在奮鬥,很累很快也很短暫。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換一個角度去看曾經,也許你會否定自己。

這就是我心中的金雞山,一種垂直站立的自然美。祝願這片美麗的天然景觀,如同“金雞”一樣閃亮明天,永遠屹立南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