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晚這點事兒 一場春節的大眾文化狂歡秀

去年的央視春晚主持人

《昨天今天明天》, 1999年。

《青花瓷》, 2015年。

《吃麵條》, 1984年。

《新虎口脫險》, 2017年。

《不差錢》, 2009年。

《宇宙牌香煙》, 1984年。

□大河報記者王峰

核心提示丨“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如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王安石的這首《元日》中, 描寫了中國人過傳統春節的盛景。 “回家過年”這四個字對遊子來說, 是離家那一刻就開始了的行動, 無關乎時代變遷, 越接近春節, 遊子的思鄉之情就越濃烈。

而現代人能想起來的春節符號, 當仁不讓地就是央視春晚。 在眼下的網路時代, 即使除夕夜你全程盯著手機, 耳邊也一定是央視春晚背景音。

設想一下, 如果現在打開塵封已久的影音資料庫, 讓我們從1983年第一台春晚開始看到現在, 會有怎樣的觀感?心情又如何?舞臺佈景由簡陋到華美, 觀眾服裝從樸素到時尚,演員面容或熟悉或已蒼老,35年一路走來,雖然如今年輕人以吐槽央視春晚為樂,但它著實承載了人們的情感變化和社會文化變遷。這台以全國觀眾為受眾的年度文化盛宴,也是這35年中國大眾變遷的一面鏡子。

開端

電視文化闖入尋常百姓家

1983年是改革開放的第五年,1983年的春晚為當時的全國觀眾成功地打開了一個新視界,畢竟那個時候人們的娛樂方式還是多以廣播為主。“在我懵懂的記憶裡,當時家家戶戶幾乎都有廣播,除了嚴肅的時政新聞外,還有《穆桂英掛帥》《朝陽溝》《鍘美案》等戲曲欣賞,這是當時人們的主要娛樂方式。”今年50歲的王運福清晰地回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時代,“1982年,我記得鄰居家買了一台黑白電視機,把電視機擺在客廳,房頂上還要架上接收器,當時的《排球女將》《霍元甲》讓人們大開眼界。那個時候,一台電視就是一個家庭財力的象徵。”

在電視文化到來時,推出春晚這個全國性的文化品牌,無疑有強大的吸引力。在1983年的央視春晚上,李谷一成為春晚正式登臺的第一位歌手,她演唱了包括《鄉戀》在內的7首歌曲,這成為無人能打破的春晚紀錄。1984年,香港歌手奚秀蘭以一曲翻唱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的《阿里山的姑娘》令觀眾眼前一亮,在六位同樣身著民族服飾的舞蹈演員的陪伴下載歌載舞,美妙的歌聲伴隨著翩翩的舞姿,使觀眾在視覺和聽覺上得到了極大滿足,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1986年的央視春晚一開場就是11首歌曲大聯唱,蔣大為、成方圓、鬱鈞劍等歌唱家輪流登臺獻唱。11首歌曲一氣呵成,將觀眾迅速帶入聯歡的情境中。歌曲聯唱這種形式幾乎成為以後各台晚會的標配。

另外,在當時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無論是內地群眾、港澳臺同胞或者海外僑胞,都心懷滿滿的炎黃子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催生了《我的中國心》《龍的傳人》《萬里長城長》《家鄉》等流行的主旋律歌曲,這種藝術形式無疑讓內地觀眾大開眼界並迅速接受。作為一種新的藝術載體,電視文化成功衝擊了全國觀眾的心靈世界。

嘗試

電視節目和觀眾逐步互動

1992年,“我最喜愛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評選”活動正式啟動,全國觀眾可以投票選出自己最喜愛的春晚節目,評選結果在每年的元宵節晚會公佈。這一圍繞春晚的評選活動可以視作電視節目和觀眾互動的開端,不但增強了電視節目對春晚的參與互動,更為電視節目在形式改革和創新上給予了開拓性的參考。

2002年,央視新聞頻道推出除夕特別節目《一年又一年》,內容涉及春節風俗、春晚探班、對聯徵集、節目預告等方面,與春晚節目本體形成呼應,營造了年味濃郁的歡慶氛圍,這一檔節目在客觀上起到了為春晚造勢的作用,增強了觀眾的期待感,更為春晚開拓了播出的管道和平臺。

春晚的互動和改變只是傳播革命中的一個縮影。業內人士認為,在傳統的電視綜藝節目中,觀眾主要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參與度較低。而在新媒體的發展下,電視綜藝節目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度提高,使電視節目的形式變得更為生動活潑,能夠滿足觀眾的需求。近年來非常流行的網綜節目,如《奇葩說》《明星大偵探》《拜託了冰箱》等節目,不僅能夠借助於新媒體等方式直接參與節目話題的討論,還能發送彈幕與其他觀眾之間適時進行探討,這不僅有利於製造節目的話題,保持節目的熱度,還能夠大大提高觀眾的參與度,提升節目收視率,創造更多的點擊量,從而創造前所未有的網路互動文化。

熱點

語言類藝術的變遷

1984年,馬季的《宇宙牌香煙》讓觀眾見識了相聲的魅力;2009年,小瀋陽憑藉《不差錢》迅速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2012年,“小品王”趙本山多年來首次缺席央視春晚,這一年連續登臺24年的黃宏也沒有露面;2013年,當時火遍全國的郭德綱首度登上春晚舞臺表演相聲《敗家子》;就在趙本山缺席春晚的同時,“開心麻花”連續兩年登陸春晚……這一個個春晚語言類節目的節點在觀眾心中歷歷在目,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觀眾欣賞口味的變化。

1984年,陳佩斯和朱時茂的節目《吃麵條》讓中國觀眾見識了什麼是“小品”,在此之前王景愚的默劇小品《吃雞》曾登上過春晚舞臺。陳佩斯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時國內的小品還沒有完整地出現在舞臺上,都要自己摸索著來,如何用十幾分鐘的時間表現一台完整的故事,並有機地穿插在晚會節目中,這在當時是一個創新。”小品編劇何慶魁則認為電視傳播媒介是小品傳播的有力助手,“任何樣式的藝術都是生於民間、興於民間的。電視普及在民間、小品落戶電視,就興於民間”。何慶魁表示,北京人藝風格的京味小品,帶有相聲曲藝風格的天津小品,黑色幽默風格的南方小品,以及從二人轉“拉場戲”轉化的東北小品等。這些小品在登上電視特別是春晚後,也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地方文化。

以趙本山、潘長江、鞏漢林等人為代表的小品,從東北二人轉生髮而來,借助語言的魅力,讓東北話火遍了全國。但任何事物都有更新換代的過程,隨著趙本山、黃宏等春晚老人的退出,開心麻花的興起,這不但標誌著觀眾群體向年輕化發展,也是小品這一舞臺形式向戲劇小品回歸的趨向。“只要在劇場看過‘麻花’演出的觀眾,就一定難以忘記臺上台下熱烈歡樂的氣氛。麻花式喜劇這種重視即時的劇場效果特點,也是他們與春晚小品舞臺天生絕配的原因。”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在“小品回歸戲劇”的潮流中,也催生了《笑傲江湖》《歡樂喜劇人》《跨界喜劇王》等一批喜劇綜藝節目的熱播,在觀眾和市場審美文化的主導下,這些節目形式造就了喜劇的一種新形態,很多作品加入了時尚元素,一時間成為年輕觀眾的新選擇。但喜劇類語言節目最容易招致觀眾吐槽,春晚尤其如是,事實上,目前的業內共識是,無論小品還是相聲,它們的共通點是“輕模式重內容”。內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級的小品或相聲要讓觀眾的心受到觸動,在笑過之後有回味、有思考。春晚舞臺上並沒有辦法讓小品或相聲頻繁地換場景,也不能像喜劇綜藝節目那樣,通過一些外在形式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因此,在一個時間受限的規定情境下,春晚相聲小品如何把一個故事講好,在逗笑觀眾的同時還能讓觀眾有所感動,實在是考驗創作團隊的喜劇表現能力。

未來

不如把春晚沉澱成一種情懷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觀看春晚,已然化身成中華大地甚至全球華人春節新的民俗。但即將36歲的央視春晚已經不復當年勇。一位元曾多年報導春晚的記者表示:“往年這個時候,春晚節目已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誰能上春晚,誰的小品最有喜劇效果也都屢見報端,但如今春晚的消息寥寥,能夠刺激受眾的,也就是前不久爆料的那英和王菲20年後再度攜手上春晚。”確實,從期待春晚、吐槽春晚到忽視春晚,這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因為在風雨中走過35個春秋的春晚,身處的社會文化大環境已變,面對的觀眾群體已變,當年貧瘠的文化生活已經被豐富的娛樂內容所替代,所以春晚壟斷觀眾文化需求的盛景消失也在情理之中。

作為一台春節標誌性符號的晚會,春晚在熱鬧的同時應該有更為厚重的積澱,因為它不僅是一種文化產品,同時承載著國人精神文化需求和記錄時代變遷的使命。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在除夕夜裡,喜歡春晚的人可以多看一會兒,不喜歡的可以選擇其他節目來消遣,但如果除夕夜裡沒了春晚,那就會給群體帶來失落和惆悵感。每年的除夕夜,全球華人都在春晚營造的年味氛圍中歡聚,從而形成身份和文化的認同,從而凝結成一種厚重的情懷,這是春晚存在的最大意義。

觀眾服裝從樸素到時尚,演員面容或熟悉或已蒼老,35年一路走來,雖然如今年輕人以吐槽央視春晚為樂,但它著實承載了人們的情感變化和社會文化變遷。這台以全國觀眾為受眾的年度文化盛宴,也是這35年中國大眾變遷的一面鏡子。

開端

電視文化闖入尋常百姓家

1983年是改革開放的第五年,1983年的春晚為當時的全國觀眾成功地打開了一個新視界,畢竟那個時候人們的娛樂方式還是多以廣播為主。“在我懵懂的記憶裡,當時家家戶戶幾乎都有廣播,除了嚴肅的時政新聞外,還有《穆桂英掛帥》《朝陽溝》《鍘美案》等戲曲欣賞,這是當時人們的主要娛樂方式。”今年50歲的王運福清晰地回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時代,“1982年,我記得鄰居家買了一台黑白電視機,把電視機擺在客廳,房頂上還要架上接收器,當時的《排球女將》《霍元甲》讓人們大開眼界。那個時候,一台電視就是一個家庭財力的象徵。”

在電視文化到來時,推出春晚這個全國性的文化品牌,無疑有強大的吸引力。在1983年的央視春晚上,李谷一成為春晚正式登臺的第一位歌手,她演唱了包括《鄉戀》在內的7首歌曲,這成為無人能打破的春晚紀錄。1984年,香港歌手奚秀蘭以一曲翻唱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的《阿里山的姑娘》令觀眾眼前一亮,在六位同樣身著民族服飾的舞蹈演員的陪伴下載歌載舞,美妙的歌聲伴隨著翩翩的舞姿,使觀眾在視覺和聽覺上得到了極大滿足,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1986年的央視春晚一開場就是11首歌曲大聯唱,蔣大為、成方圓、鬱鈞劍等歌唱家輪流登臺獻唱。11首歌曲一氣呵成,將觀眾迅速帶入聯歡的情境中。歌曲聯唱這種形式幾乎成為以後各台晚會的標配。

另外,在當時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無論是內地群眾、港澳臺同胞或者海外僑胞,都心懷滿滿的炎黃子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催生了《我的中國心》《龍的傳人》《萬里長城長》《家鄉》等流行的主旋律歌曲,這種藝術形式無疑讓內地觀眾大開眼界並迅速接受。作為一種新的藝術載體,電視文化成功衝擊了全國觀眾的心靈世界。

嘗試

電視節目和觀眾逐步互動

1992年,“我最喜愛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評選”活動正式啟動,全國觀眾可以投票選出自己最喜愛的春晚節目,評選結果在每年的元宵節晚會公佈。這一圍繞春晚的評選活動可以視作電視節目和觀眾互動的開端,不但增強了電視節目對春晚的參與互動,更為電視節目在形式改革和創新上給予了開拓性的參考。

2002年,央視新聞頻道推出除夕特別節目《一年又一年》,內容涉及春節風俗、春晚探班、對聯徵集、節目預告等方面,與春晚節目本體形成呼應,營造了年味濃郁的歡慶氛圍,這一檔節目在客觀上起到了為春晚造勢的作用,增強了觀眾的期待感,更為春晚開拓了播出的管道和平臺。

春晚的互動和改變只是傳播革命中的一個縮影。業內人士認為,在傳統的電視綜藝節目中,觀眾主要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參與度較低。而在新媒體的發展下,電視綜藝節目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度提高,使電視節目的形式變得更為生動活潑,能夠滿足觀眾的需求。近年來非常流行的網綜節目,如《奇葩說》《明星大偵探》《拜託了冰箱》等節目,不僅能夠借助於新媒體等方式直接參與節目話題的討論,還能發送彈幕與其他觀眾之間適時進行探討,這不僅有利於製造節目的話題,保持節目的熱度,還能夠大大提高觀眾的參與度,提升節目收視率,創造更多的點擊量,從而創造前所未有的網路互動文化。

熱點

語言類藝術的變遷

1984年,馬季的《宇宙牌香煙》讓觀眾見識了相聲的魅力;2009年,小瀋陽憑藉《不差錢》迅速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2012年,“小品王”趙本山多年來首次缺席央視春晚,這一年連續登臺24年的黃宏也沒有露面;2013年,當時火遍全國的郭德綱首度登上春晚舞臺表演相聲《敗家子》;就在趙本山缺席春晚的同時,“開心麻花”連續兩年登陸春晚……這一個個春晚語言類節目的節點在觀眾心中歷歷在目,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觀眾欣賞口味的變化。

1984年,陳佩斯和朱時茂的節目《吃麵條》讓中國觀眾見識了什麼是“小品”,在此之前王景愚的默劇小品《吃雞》曾登上過春晚舞臺。陳佩斯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時國內的小品還沒有完整地出現在舞臺上,都要自己摸索著來,如何用十幾分鐘的時間表現一台完整的故事,並有機地穿插在晚會節目中,這在當時是一個創新。”小品編劇何慶魁則認為電視傳播媒介是小品傳播的有力助手,“任何樣式的藝術都是生於民間、興於民間的。電視普及在民間、小品落戶電視,就興於民間”。何慶魁表示,北京人藝風格的京味小品,帶有相聲曲藝風格的天津小品,黑色幽默風格的南方小品,以及從二人轉“拉場戲”轉化的東北小品等。這些小品在登上電視特別是春晚後,也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地方文化。

以趙本山、潘長江、鞏漢林等人為代表的小品,從東北二人轉生髮而來,借助語言的魅力,讓東北話火遍了全國。但任何事物都有更新換代的過程,隨著趙本山、黃宏等春晚老人的退出,開心麻花的興起,這不但標誌著觀眾群體向年輕化發展,也是小品這一舞臺形式向戲劇小品回歸的趨向。“只要在劇場看過‘麻花’演出的觀眾,就一定難以忘記臺上台下熱烈歡樂的氣氛。麻花式喜劇這種重視即時的劇場效果特點,也是他們與春晚小品舞臺天生絕配的原因。”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在“小品回歸戲劇”的潮流中,也催生了《笑傲江湖》《歡樂喜劇人》《跨界喜劇王》等一批喜劇綜藝節目的熱播,在觀眾和市場審美文化的主導下,這些節目形式造就了喜劇的一種新形態,很多作品加入了時尚元素,一時間成為年輕觀眾的新選擇。但喜劇類語言節目最容易招致觀眾吐槽,春晚尤其如是,事實上,目前的業內共識是,無論小品還是相聲,它們的共通點是“輕模式重內容”。內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級的小品或相聲要讓觀眾的心受到觸動,在笑過之後有回味、有思考。春晚舞臺上並沒有辦法讓小品或相聲頻繁地換場景,也不能像喜劇綜藝節目那樣,通過一些外在形式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因此,在一個時間受限的規定情境下,春晚相聲小品如何把一個故事講好,在逗笑觀眾的同時還能讓觀眾有所感動,實在是考驗創作團隊的喜劇表現能力。

未來

不如把春晚沉澱成一種情懷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觀看春晚,已然化身成中華大地甚至全球華人春節新的民俗。但即將36歲的央視春晚已經不復當年勇。一位元曾多年報導春晚的記者表示:“往年這個時候,春晚節目已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誰能上春晚,誰的小品最有喜劇效果也都屢見報端,但如今春晚的消息寥寥,能夠刺激受眾的,也就是前不久爆料的那英和王菲20年後再度攜手上春晚。”確實,從期待春晚、吐槽春晚到忽視春晚,這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因為在風雨中走過35個春秋的春晚,身處的社會文化大環境已變,面對的觀眾群體已變,當年貧瘠的文化生活已經被豐富的娛樂內容所替代,所以春晚壟斷觀眾文化需求的盛景消失也在情理之中。

作為一台春節標誌性符號的晚會,春晚在熱鬧的同時應該有更為厚重的積澱,因為它不僅是一種文化產品,同時承載著國人精神文化需求和記錄時代變遷的使命。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在除夕夜裡,喜歡春晚的人可以多看一會兒,不喜歡的可以選擇其他節目來消遣,但如果除夕夜裡沒了春晚,那就會給群體帶來失落和惆悵感。每年的除夕夜,全球華人都在春晚營造的年味氛圍中歡聚,從而形成身份和文化的認同,從而凝結成一種厚重的情懷,這是春晚存在的最大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