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西山檢察:以匠人之心打造“西檢品牌”

1月27日, 在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上, 雲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甯在工作報告中提到:“做好新時代檢察工作, 必須始終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必須始終堅持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憲法定位, 做到敢於監督、善於監督、依法監督、規範監督, 努力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回望2017年,

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的全體人員兢兢業業、勵精圖治, 以匠人之心著力打造“西檢品牌”。

群眾點贊“西山公益”

“我們終於可以每天晚上自由呼吸和安心睡覺, 因為困擾我們3年之久的環境污染毒瘤被徹底根除, 這一切都得益于西山區檢察院的檢察官不忘初心、恪盡職守, 為我們的家園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

不久前, 昆明市檢察院收到一封昆明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聯名表揚信, 而事件的緣由還要從2017年10月的一件事說起。

位於昆明滇池旅遊度假區的湖濱路, 有一塊閒置空地, 周邊300米範圍內共有學校4所, 住戶5萬人。 周圍的住戶都知道, 這是一個遠近聞名的電纜電線焚燒點。 幾乎每個夜晚, 滾滾的濃煙與周圍的湖光山色形成不和諧的對比。

對此, 昆明市人大代表黃駿、昆明市政協委員劉蜀昆聯合雲南省看守所武警官兵, 聯繫到了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 通過大量深入實地走訪取證和召開聯席會議等組織協調工作, 兩周內, 西山區檢察院就解決了困擾周邊居民生活的問題。

面對群眾由衷的讚譽, 西山區檢察院檢察長殷靈說:“昆明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滇池衛城周邊居民以及雲南省看守所寫信給昆明市檢察院的表揚信, 是對西山區檢察院工作的肯定, 也是對西山區檢察院工作的幫助和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賀信中指出, 檢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 肩負著重要責任。

西山區檢察院通過開展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公益訴訟等工作, 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 努力做到高效迅速地回應公眾需求, 服務公共利益, 這也是檢察機關的職能所在。 ”

作為亮點工作之一, 西山區檢察院的行政公益訴訟工作可圈可點。 2017年5月, 雲南省檢察院檢察長李甯對西山區檢察院行政公益訴訟工作作出批示“轉發各試點院”。 雲南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沈曙昆批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是黨中央著眼強化法律監督, 促進依法行政, 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益而進行的重大制度設計。 西山區檢察院牢牢抓住公益這個核心, 主動爭取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 積極探索符合公益訴訟辦案特點和規律的辦案方式和組織模式,

案件辦理取得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值得表揚和鼓勵。 ”

值得一提的是, 2017年, 昆明市西山區法院提起的“414”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取得“昆明市第一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雲南省第一例作出判決的公益訴訟案件、雲南省第一例當庭宣判的公益訴訟案件”的“三個一”良好社會效果。

黨建工作融入檢察工作

一直以來, 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按照“抓黨建帶隊伍促業務”的思路, 積極適應司法體制改革的新形勢新要求, 探索出黨組織設置與大部制改革相融合、黨員管理與檢察官管理雙向融合、黨建引領與中心工作雙向融合、党建成效與改革創新雙向融合、機關黨建與區域党建雙向融合的“五個融合”黨建工作模式,

將黨建工作融入檢察工作, 將機關黨建融入區域黨建, 為全省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為檢察工作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 實現組織改革同步抓、隊伍建設清單看、党建業務齊並進、亮點紛呈品牌多、群團共建服務優的目標。

近年來, 西山區檢察院党建工作融合創新, 實現“三個同步、三個清單、三個圍繞、三個品牌、三個載體。 ”

“三個同步”即組織同步設置、人員同步配備、工作同步推動。 確保在司法改革中, 黨組織有效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黨員有效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破解了機關黨建“燈下黑”的問題。

“三個清單”即以“清單制”為抓手, 將黨員管理與檢察官管理有機結合起來, 實現互相融合、相互促進。 “職責清單”定任務、“權力清單”明界限、“積分清單”強監督。

“三個圍繞”即實現黨建引領與中心工作雙向融合,注重將黨建工作融入檢察工作的方方面面,有效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圍繞業務抓黨建、圍繞服務抓黨建、圍繞制度抓黨建,努力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個品牌”即實現党建成效與改革創新雙向融合,把党建工作成效與檢察機關亮點特色打造有機結合起來,樹立“西檢司改”品牌、“西檢先鋒”品牌、“西檢創新”品牌,使西山區檢察院成為昆明市乃至雲南省檢察系統的一張名片。

“三個載體”即實現機關黨建與區域党建雙向融合。參與構建社區黨建聯盟。通過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打通與駐地社區互聯共建的管道。對現有資源進行充分盤點,形成資源清單,根據社區的需求清單,為社區提供法律諮詢、未成年人法治課堂等服務,促進資源分享、陣地共用。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讓在職黨員積極參與到社區的重點工作中,通過開展“微心願”,讓黨員幹警有效對接需求,認領、完成心願,精准推送服務,達到服務社區的目的。同時,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按照黨員帶頭的要求,將西山區檢察院幹警納入政法志願服務隊伍統一管理,由該院領導分別擔任組長帶領黨員志願者開展多種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

履職盡責服務群眾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西山區檢察院全面履行檢察職能,落實檢察環節普法責任制,正如殷靈所說:“群眾關注的法治熱點難點就是檢察機關普法的重點。”

為將司法救助與法律援助一站式對接,使檢察院的法律監督工作和法律援助服務更好地結合起來。2017年12月,西山區檢察院掛牌成立了“西山區法律援助中心人民檢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法律諮詢、訴訟引導、代理申訴、法律援助等方面,為當事人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務。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落實終審和訴訟終結制度,實行訴訪分離,保障當事人依法行使申訴權利。對不服司法機關生效裁判、決定的申訴,逐步實行由律師代理制度。對聘不起律師的申訴人納入法律援助範圍。”這是司法行政機關及法律援助機構進一步拓寬法律援助服務管道的具體措施,也是西山區檢察院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高法律監督能力的重要舉措。

同時,西山區檢察院著力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在昆明市首家將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納入西山區委、區政府目標任務考核,有效強化行政執法活動的法律監督。工作情況在省、市範圍內均有一定影響,在基層具體的工作中,走好“最後一公里”。

傾情投入未檢工作

近年來,有關校園欺淩的報導層出不窮,由於受到欺淩,一些學生缺課、成績下降甚至退學,部分案例中,被欺淩者甚至失去生命,給牽涉其中的學生及其家庭、同學以及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針對未成年人犯罪、“校園欺淩”案件頻發情況,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成立了以檢察官名字命名的“春蕊”工作室,堅持“關愛又嚴管、寬容不縱容”“少捕、慎訴”的原則,辦理了一批有影響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通過積極探索涉罪未成年人幫扶領域、社會防範體系構建、對涉案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確立了“捕、訴、監、防”一體化的工作模式,打造了“西山春蕊”的未檢工作品牌。

小風是“春蕊工作室”檢察官們成功幫教的典型案例之一。2015年5月的一天,由於沒有生活費,小風和一名小夥伴在西山區某小學旁,以裁紙刀威脅一名8歲的小學生,搶劫對方的早點錢。這本是一個案情很清楚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但在對這兩名孩子進行提訊時,瞭解到的情況卻讓檢察官龍蕊大吃一驚。龍蕊發現,眼前這名14歲的孩子從身高體格和營養狀況來看,只有8歲孩子的模樣。檢察官們通過調查還發現,小風沒有戶口,父親吸毒、母親離家出走,小風2歲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父母,惟一關愛自己的爺爺依靠微薄的低保金,支撐全家人的生活。通過與小風的接觸,檢察官們還發現,小風還患有先天性失聰和先天性高度近視。在最初的交流中,小風對檢察官的所有問題都不回答。通過大量工作,檢察官終於與小風建立了信任。隨後,檢察官們又多次與受害人溝通,爭取與受害人和解。最終,檢察機關對小風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在西山區檢察院檢察官的幫助下,在青少年幫扶教育基地,小風完成了一年的幫扶教育,重新回歸社會,身高也長到1.7米,還有了自己的戶口。

2017年11月16日,西山區檢察院未檢團隊來到雲南省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文林校區,開展以“關愛成長 守護明天”為主題的法治進校園活動。活動中,西山區檢察院未檢辦“春蕊”工作室檢察官龍蕊運用典型案例,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以生動的故事詮釋違法犯罪的危害和後果,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宣講課。

類似的活動不勝枚舉,2016年以來,西山區檢察院通過“青少年法律診所”“檢耀青春航程”檢校共建項目,以及“模擬法庭進校園”“法治宣講”等諸多活動,將法與情適時融入未成年人的心中,使法治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們的生活。

殷靈告訴記者,西山區檢察院將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最大限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努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用愛和責任為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

2017年裡,西山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共受理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案件135件245人,其中,未成年人審查逮捕案件85件129人。經審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批准逮捕69件102人,不批准逮捕16件27人(其中無逮捕必要不捕11件15人,與2016年同比,2017年未成年人審查逮捕案件受理人數上升18.35%,無逮捕必要不捕率相持平。

1月27日,在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上,雲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甯在工作報告中提到:“做好新時代檢察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必須始終堅持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憲法定位,做到敢於監督、善於監督、依法監督、規範監督,努力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回望2017年,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的全體人員兢兢業業、勵精圖治,以匠人之心著力打造“西檢品牌”。

群眾點贊“西山公益”

“我們終於可以每天晚上自由呼吸和安心睡覺,因為困擾我們3年之久的環境污染毒瘤被徹底根除,這一切都得益于西山區檢察院的檢察官不忘初心、恪盡職守,為我們的家園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不久前,昆明市檢察院收到一封昆明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聯名表揚信,而事件的緣由還要從2017年10月的一件事說起。

位於昆明滇池旅遊度假區的湖濱路,有一塊閒置空地,周邊300米範圍內共有學校4所,住戶5萬人。周圍的住戶都知道,這是一個遠近聞名的電纜電線焚燒點。幾乎每個夜晚,滾滾的濃煙與周圍的湖光山色形成不和諧的對比。對此,昆明市人大代表黃駿、昆明市政協委員劉蜀昆聯合雲南省看守所武警官兵,聯繫到了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通過大量深入實地走訪取證和召開聯席會議等組織協調工作,兩周內,西山區檢察院就解決了困擾周邊居民生活的問題。

面對群眾由衷的讚譽,西山區檢察院檢察長殷靈說:“昆明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滇池衛城周邊居民以及雲南省看守所寫信給昆明市檢察院的表揚信,是對西山區檢察院工作的肯定,也是對西山區檢察院工作的幫助和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賀信中指出,檢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西山區檢察院通過開展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公益訴訟等工作,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努力做到高效迅速地回應公眾需求,服務公共利益,這也是檢察機關的職能所在。”

作為亮點工作之一,西山區檢察院的行政公益訴訟工作可圈可點。2017年5月,雲南省檢察院檢察長李甯對西山區檢察院行政公益訴訟工作作出批示“轉發各試點院”。雲南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沈曙昆批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是黨中央著眼強化法律監督,促進依法行政,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益而進行的重大制度設計。西山區檢察院牢牢抓住公益這個核心,主動爭取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積極探索符合公益訴訟辦案特點和規律的辦案方式和組織模式,案件辦理取得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值得表揚和鼓勵。”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昆明市西山區法院提起的“414”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取得“昆明市第一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雲南省第一例作出判決的公益訴訟案件、雲南省第一例當庭宣判的公益訴訟案件”的“三個一”良好社會效果。

黨建工作融入檢察工作

一直以來,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按照“抓黨建帶隊伍促業務”的思路,積極適應司法體制改革的新形勢新要求,探索出黨組織設置與大部制改革相融合、黨員管理與檢察官管理雙向融合、黨建引領與中心工作雙向融合、党建成效與改革創新雙向融合、機關黨建與區域党建雙向融合的“五個融合”黨建工作模式,將黨建工作融入檢察工作,將機關黨建融入區域黨建,為全省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為檢察工作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實現組織改革同步抓、隊伍建設清單看、党建業務齊並進、亮點紛呈品牌多、群團共建服務優的目標。

近年來,西山區檢察院党建工作融合創新,實現“三個同步、三個清單、三個圍繞、三個品牌、三個載體。”

“三個同步”即組織同步設置、人員同步配備、工作同步推動。確保在司法改革中,黨組織有效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有效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破解了機關黨建“燈下黑”的問題。

“三個清單”即以“清單制”為抓手,將黨員管理與檢察官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互相融合、相互促進。“職責清單”定任務、“權力清單”明界限、“積分清單”強監督。

“三個圍繞”即實現黨建引領與中心工作雙向融合,注重將黨建工作融入檢察工作的方方面面,有效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圍繞業務抓黨建、圍繞服務抓黨建、圍繞制度抓黨建,努力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個品牌”即實現党建成效與改革創新雙向融合,把党建工作成效與檢察機關亮點特色打造有機結合起來,樹立“西檢司改”品牌、“西檢先鋒”品牌、“西檢創新”品牌,使西山區檢察院成為昆明市乃至雲南省檢察系統的一張名片。

“三個載體”即實現機關黨建與區域党建雙向融合。參與構建社區黨建聯盟。通過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打通與駐地社區互聯共建的管道。對現有資源進行充分盤點,形成資源清單,根據社區的需求清單,為社區提供法律諮詢、未成年人法治課堂等服務,促進資源分享、陣地共用。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讓在職黨員積極參與到社區的重點工作中,通過開展“微心願”,讓黨員幹警有效對接需求,認領、完成心願,精准推送服務,達到服務社區的目的。同時,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按照黨員帶頭的要求,將西山區檢察院幹警納入政法志願服務隊伍統一管理,由該院領導分別擔任組長帶領黨員志願者開展多種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

履職盡責服務群眾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西山區檢察院全面履行檢察職能,落實檢察環節普法責任制,正如殷靈所說:“群眾關注的法治熱點難點就是檢察機關普法的重點。”

為將司法救助與法律援助一站式對接,使檢察院的法律監督工作和法律援助服務更好地結合起來。2017年12月,西山區檢察院掛牌成立了“西山區法律援助中心人民檢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法律諮詢、訴訟引導、代理申訴、法律援助等方面,為當事人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務。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落實終審和訴訟終結制度,實行訴訪分離,保障當事人依法行使申訴權利。對不服司法機關生效裁判、決定的申訴,逐步實行由律師代理制度。對聘不起律師的申訴人納入法律援助範圍。”這是司法行政機關及法律援助機構進一步拓寬法律援助服務管道的具體措施,也是西山區檢察院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高法律監督能力的重要舉措。

同時,西山區檢察院著力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在昆明市首家將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納入西山區委、區政府目標任務考核,有效強化行政執法活動的法律監督。工作情況在省、市範圍內均有一定影響,在基層具體的工作中,走好“最後一公里”。

傾情投入未檢工作

近年來,有關校園欺淩的報導層出不窮,由於受到欺淩,一些學生缺課、成績下降甚至退學,部分案例中,被欺淩者甚至失去生命,給牽涉其中的學生及其家庭、同學以及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針對未成年人犯罪、“校園欺淩”案件頻發情況,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成立了以檢察官名字命名的“春蕊”工作室,堅持“關愛又嚴管、寬容不縱容”“少捕、慎訴”的原則,辦理了一批有影響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通過積極探索涉罪未成年人幫扶領域、社會防範體系構建、對涉案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確立了“捕、訴、監、防”一體化的工作模式,打造了“西山春蕊”的未檢工作品牌。

小風是“春蕊工作室”檢察官們成功幫教的典型案例之一。2015年5月的一天,由於沒有生活費,小風和一名小夥伴在西山區某小學旁,以裁紙刀威脅一名8歲的小學生,搶劫對方的早點錢。這本是一個案情很清楚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但在對這兩名孩子進行提訊時,瞭解到的情況卻讓檢察官龍蕊大吃一驚。龍蕊發現,眼前這名14歲的孩子從身高體格和營養狀況來看,只有8歲孩子的模樣。檢察官們通過調查還發現,小風沒有戶口,父親吸毒、母親離家出走,小風2歲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父母,惟一關愛自己的爺爺依靠微薄的低保金,支撐全家人的生活。通過與小風的接觸,檢察官們還發現,小風還患有先天性失聰和先天性高度近視。在最初的交流中,小風對檢察官的所有問題都不回答。通過大量工作,檢察官終於與小風建立了信任。隨後,檢察官們又多次與受害人溝通,爭取與受害人和解。最終,檢察機關對小風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在西山區檢察院檢察官的幫助下,在青少年幫扶教育基地,小風完成了一年的幫扶教育,重新回歸社會,身高也長到1.7米,還有了自己的戶口。

2017年11月16日,西山區檢察院未檢團隊來到雲南省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文林校區,開展以“關愛成長 守護明天”為主題的法治進校園活動。活動中,西山區檢察院未檢辦“春蕊”工作室檢察官龍蕊運用典型案例,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以生動的故事詮釋違法犯罪的危害和後果,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宣講課。

類似的活動不勝枚舉,2016年以來,西山區檢察院通過“青少年法律診所”“檢耀青春航程”檢校共建項目,以及“模擬法庭進校園”“法治宣講”等諸多活動,將法與情適時融入未成年人的心中,使法治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們的生活。

殷靈告訴記者,西山區檢察院將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最大限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努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用愛和責任為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

2017年裡,西山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共受理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案件135件245人,其中,未成年人審查逮捕案件85件129人。經審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批准逮捕69件102人,不批准逮捕16件27人(其中無逮捕必要不捕11件15人,與2016年同比,2017年未成年人審查逮捕案件受理人數上升18.35%,無逮捕必要不捕率相持平。

“職責清單”定任務、“權力清單”明界限、“積分清單”強監督。

“三個圍繞”即實現黨建引領與中心工作雙向融合,注重將黨建工作融入檢察工作的方方面面,有效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圍繞業務抓黨建、圍繞服務抓黨建、圍繞制度抓黨建,努力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個品牌”即實現党建成效與改革創新雙向融合,把党建工作成效與檢察機關亮點特色打造有機結合起來,樹立“西檢司改”品牌、“西檢先鋒”品牌、“西檢創新”品牌,使西山區檢察院成為昆明市乃至雲南省檢察系統的一張名片。

“三個載體”即實現機關黨建與區域党建雙向融合。參與構建社區黨建聯盟。通過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打通與駐地社區互聯共建的管道。對現有資源進行充分盤點,形成資源清單,根據社區的需求清單,為社區提供法律諮詢、未成年人法治課堂等服務,促進資源分享、陣地共用。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讓在職黨員積極參與到社區的重點工作中,通過開展“微心願”,讓黨員幹警有效對接需求,認領、完成心願,精准推送服務,達到服務社區的目的。同時,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按照黨員帶頭的要求,將西山區檢察院幹警納入政法志願服務隊伍統一管理,由該院領導分別擔任組長帶領黨員志願者開展多種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

履職盡責服務群眾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西山區檢察院全面履行檢察職能,落實檢察環節普法責任制,正如殷靈所說:“群眾關注的法治熱點難點就是檢察機關普法的重點。”

為將司法救助與法律援助一站式對接,使檢察院的法律監督工作和法律援助服務更好地結合起來。2017年12月,西山區檢察院掛牌成立了“西山區法律援助中心人民檢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法律諮詢、訴訟引導、代理申訴、法律援助等方面,為當事人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務。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落實終審和訴訟終結制度,實行訴訪分離,保障當事人依法行使申訴權利。對不服司法機關生效裁判、決定的申訴,逐步實行由律師代理制度。對聘不起律師的申訴人納入法律援助範圍。”這是司法行政機關及法律援助機構進一步拓寬法律援助服務管道的具體措施,也是西山區檢察院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高法律監督能力的重要舉措。

同時,西山區檢察院著力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在昆明市首家將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納入西山區委、區政府目標任務考核,有效強化行政執法活動的法律監督。工作情況在省、市範圍內均有一定影響,在基層具體的工作中,走好“最後一公里”。

傾情投入未檢工作

近年來,有關校園欺淩的報導層出不窮,由於受到欺淩,一些學生缺課、成績下降甚至退學,部分案例中,被欺淩者甚至失去生命,給牽涉其中的學生及其家庭、同學以及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針對未成年人犯罪、“校園欺淩”案件頻發情況,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成立了以檢察官名字命名的“春蕊”工作室,堅持“關愛又嚴管、寬容不縱容”“少捕、慎訴”的原則,辦理了一批有影響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通過積極探索涉罪未成年人幫扶領域、社會防範體系構建、對涉案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確立了“捕、訴、監、防”一體化的工作模式,打造了“西山春蕊”的未檢工作品牌。

小風是“春蕊工作室”檢察官們成功幫教的典型案例之一。2015年5月的一天,由於沒有生活費,小風和一名小夥伴在西山區某小學旁,以裁紙刀威脅一名8歲的小學生,搶劫對方的早點錢。這本是一個案情很清楚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但在對這兩名孩子進行提訊時,瞭解到的情況卻讓檢察官龍蕊大吃一驚。龍蕊發現,眼前這名14歲的孩子從身高體格和營養狀況來看,只有8歲孩子的模樣。檢察官們通過調查還發現,小風沒有戶口,父親吸毒、母親離家出走,小風2歲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父母,惟一關愛自己的爺爺依靠微薄的低保金,支撐全家人的生活。通過與小風的接觸,檢察官們還發現,小風還患有先天性失聰和先天性高度近視。在最初的交流中,小風對檢察官的所有問題都不回答。通過大量工作,檢察官終於與小風建立了信任。隨後,檢察官們又多次與受害人溝通,爭取與受害人和解。最終,檢察機關對小風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在西山區檢察院檢察官的幫助下,在青少年幫扶教育基地,小風完成了一年的幫扶教育,重新回歸社會,身高也長到1.7米,還有了自己的戶口。

2017年11月16日,西山區檢察院未檢團隊來到雲南省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文林校區,開展以“關愛成長 守護明天”為主題的法治進校園活動。活動中,西山區檢察院未檢辦“春蕊”工作室檢察官龍蕊運用典型案例,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以生動的故事詮釋違法犯罪的危害和後果,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宣講課。

類似的活動不勝枚舉,2016年以來,西山區檢察院通過“青少年法律診所”“檢耀青春航程”檢校共建項目,以及“模擬法庭進校園”“法治宣講”等諸多活動,將法與情適時融入未成年人的心中,使法治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們的生活。

殷靈告訴記者,西山區檢察院將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最大限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努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用愛和責任為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

2017年裡,西山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共受理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案件135件245人,其中,未成年人審查逮捕案件85件129人。經審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批准逮捕69件102人,不批准逮捕16件27人(其中無逮捕必要不捕11件15人,與2016年同比,2017年未成年人審查逮捕案件受理人數上升18.35%,無逮捕必要不捕率相持平。

1月27日,在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上,雲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甯在工作報告中提到:“做好新時代檢察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必須始終堅持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憲法定位,做到敢於監督、善於監督、依法監督、規範監督,努力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回望2017年,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的全體人員兢兢業業、勵精圖治,以匠人之心著力打造“西檢品牌”。

群眾點贊“西山公益”

“我們終於可以每天晚上自由呼吸和安心睡覺,因為困擾我們3年之久的環境污染毒瘤被徹底根除,這一切都得益于西山區檢察院的檢察官不忘初心、恪盡職守,為我們的家園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不久前,昆明市檢察院收到一封昆明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聯名表揚信,而事件的緣由還要從2017年10月的一件事說起。

位於昆明滇池旅遊度假區的湖濱路,有一塊閒置空地,周邊300米範圍內共有學校4所,住戶5萬人。周圍的住戶都知道,這是一個遠近聞名的電纜電線焚燒點。幾乎每個夜晚,滾滾的濃煙與周圍的湖光山色形成不和諧的對比。對此,昆明市人大代表黃駿、昆明市政協委員劉蜀昆聯合雲南省看守所武警官兵,聯繫到了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通過大量深入實地走訪取證和召開聯席會議等組織協調工作,兩周內,西山區檢察院就解決了困擾周邊居民生活的問題。

面對群眾由衷的讚譽,西山區檢察院檢察長殷靈說:“昆明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滇池衛城周邊居民以及雲南省看守所寫信給昆明市檢察院的表揚信,是對西山區檢察院工作的肯定,也是對西山區檢察院工作的幫助和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賀信中指出,檢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西山區檢察院通過開展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公益訴訟等工作,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努力做到高效迅速地回應公眾需求,服務公共利益,這也是檢察機關的職能所在。”

作為亮點工作之一,西山區檢察院的行政公益訴訟工作可圈可點。2017年5月,雲南省檢察院檢察長李甯對西山區檢察院行政公益訴訟工作作出批示“轉發各試點院”。雲南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沈曙昆批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是黨中央著眼強化法律監督,促進依法行政,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益而進行的重大制度設計。西山區檢察院牢牢抓住公益這個核心,主動爭取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積極探索符合公益訴訟辦案特點和規律的辦案方式和組織模式,案件辦理取得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值得表揚和鼓勵。”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昆明市西山區法院提起的“414”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取得“昆明市第一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雲南省第一例作出判決的公益訴訟案件、雲南省第一例當庭宣判的公益訴訟案件”的“三個一”良好社會效果。

黨建工作融入檢察工作

一直以來,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按照“抓黨建帶隊伍促業務”的思路,積極適應司法體制改革的新形勢新要求,探索出黨組織設置與大部制改革相融合、黨員管理與檢察官管理雙向融合、黨建引領與中心工作雙向融合、党建成效與改革創新雙向融合、機關黨建與區域党建雙向融合的“五個融合”黨建工作模式,將黨建工作融入檢察工作,將機關黨建融入區域黨建,為全省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為檢察工作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實現組織改革同步抓、隊伍建設清單看、党建業務齊並進、亮點紛呈品牌多、群團共建服務優的目標。

近年來,西山區檢察院党建工作融合創新,實現“三個同步、三個清單、三個圍繞、三個品牌、三個載體。”

“三個同步”即組織同步設置、人員同步配備、工作同步推動。確保在司法改革中,黨組織有效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有效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破解了機關黨建“燈下黑”的問題。

“三個清單”即以“清單制”為抓手,將黨員管理與檢察官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互相融合、相互促進。“職責清單”定任務、“權力清單”明界限、“積分清單”強監督。

“三個圍繞”即實現黨建引領與中心工作雙向融合,注重將黨建工作融入檢察工作的方方面面,有效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圍繞業務抓黨建、圍繞服務抓黨建、圍繞制度抓黨建,努力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個品牌”即實現党建成效與改革創新雙向融合,把党建工作成效與檢察機關亮點特色打造有機結合起來,樹立“西檢司改”品牌、“西檢先鋒”品牌、“西檢創新”品牌,使西山區檢察院成為昆明市乃至雲南省檢察系統的一張名片。

“三個載體”即實現機關黨建與區域党建雙向融合。參與構建社區黨建聯盟。通過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打通與駐地社區互聯共建的管道。對現有資源進行充分盤點,形成資源清單,根據社區的需求清單,為社區提供法律諮詢、未成年人法治課堂等服務,促進資源分享、陣地共用。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讓在職黨員積極參與到社區的重點工作中,通過開展“微心願”,讓黨員幹警有效對接需求,認領、完成心願,精准推送服務,達到服務社區的目的。同時,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按照黨員帶頭的要求,將西山區檢察院幹警納入政法志願服務隊伍統一管理,由該院領導分別擔任組長帶領黨員志願者開展多種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

履職盡責服務群眾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西山區檢察院全面履行檢察職能,落實檢察環節普法責任制,正如殷靈所說:“群眾關注的法治熱點難點就是檢察機關普法的重點。”

為將司法救助與法律援助一站式對接,使檢察院的法律監督工作和法律援助服務更好地結合起來。2017年12月,西山區檢察院掛牌成立了“西山區法律援助中心人民檢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法律諮詢、訴訟引導、代理申訴、法律援助等方面,為當事人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務。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落實終審和訴訟終結制度,實行訴訪分離,保障當事人依法行使申訴權利。對不服司法機關生效裁判、決定的申訴,逐步實行由律師代理制度。對聘不起律師的申訴人納入法律援助範圍。”這是司法行政機關及法律援助機構進一步拓寬法律援助服務管道的具體措施,也是西山區檢察院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高法律監督能力的重要舉措。

同時,西山區檢察院著力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在昆明市首家將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納入西山區委、區政府目標任務考核,有效強化行政執法活動的法律監督。工作情況在省、市範圍內均有一定影響,在基層具體的工作中,走好“最後一公里”。

傾情投入未檢工作

近年來,有關校園欺淩的報導層出不窮,由於受到欺淩,一些學生缺課、成績下降甚至退學,部分案例中,被欺淩者甚至失去生命,給牽涉其中的學生及其家庭、同學以及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針對未成年人犯罪、“校園欺淩”案件頻發情況,昆明市西山區檢察院成立了以檢察官名字命名的“春蕊”工作室,堅持“關愛又嚴管、寬容不縱容”“少捕、慎訴”的原則,辦理了一批有影響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通過積極探索涉罪未成年人幫扶領域、社會防範體系構建、對涉案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確立了“捕、訴、監、防”一體化的工作模式,打造了“西山春蕊”的未檢工作品牌。

小風是“春蕊工作室”檢察官們成功幫教的典型案例之一。2015年5月的一天,由於沒有生活費,小風和一名小夥伴在西山區某小學旁,以裁紙刀威脅一名8歲的小學生,搶劫對方的早點錢。這本是一個案情很清楚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但在對這兩名孩子進行提訊時,瞭解到的情況卻讓檢察官龍蕊大吃一驚。龍蕊發現,眼前這名14歲的孩子從身高體格和營養狀況來看,只有8歲孩子的模樣。檢察官們通過調查還發現,小風沒有戶口,父親吸毒、母親離家出走,小風2歲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父母,惟一關愛自己的爺爺依靠微薄的低保金,支撐全家人的生活。通過與小風的接觸,檢察官們還發現,小風還患有先天性失聰和先天性高度近視。在最初的交流中,小風對檢察官的所有問題都不回答。通過大量工作,檢察官終於與小風建立了信任。隨後,檢察官們又多次與受害人溝通,爭取與受害人和解。最終,檢察機關對小風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在西山區檢察院檢察官的幫助下,在青少年幫扶教育基地,小風完成了一年的幫扶教育,重新回歸社會,身高也長到1.7米,還有了自己的戶口。

2017年11月16日,西山區檢察院未檢團隊來到雲南省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文林校區,開展以“關愛成長 守護明天”為主題的法治進校園活動。活動中,西山區檢察院未檢辦“春蕊”工作室檢察官龍蕊運用典型案例,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以生動的故事詮釋違法犯罪的危害和後果,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宣講課。

類似的活動不勝枚舉,2016年以來,西山區檢察院通過“青少年法律診所”“檢耀青春航程”檢校共建項目,以及“模擬法庭進校園”“法治宣講”等諸多活動,將法與情適時融入未成年人的心中,使法治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們的生活。

殷靈告訴記者,西山區檢察院將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最大限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努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用愛和責任為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

2017年裡,西山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共受理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案件135件245人,其中,未成年人審查逮捕案件85件129人。經審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批准逮捕69件102人,不批准逮捕16件27人(其中無逮捕必要不捕11件15人,與2016年同比,2017年未成年人審查逮捕案件受理人數上升18.35%,無逮捕必要不捕率相持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