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德保縣綜治平安建設工作見聞

踏著榮譽鏗鏘前進

——德保縣綜治平安建設工作見聞

廣西法治日報記者 黃贈榮

過去一年, 是德保縣是有史以來收穫最大的一年。 這一年, 該縣獲得了殊多令人讚歎的榮譽——

縣禁毒委員會辦公室榮獲“全國禁種鏟毒工作優秀組織單位”稱號。

城關鎮雲梯村、都安鄉都安村、隆桑鎮示下村榮獲“全國百縣千鄉萬村無邪教創建示範工程無邪教示範村”榮譽稱號。

縣信訪局榮獲“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榮譽稱號

縣人民檢察院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連續13年保持了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榮譽稱號。

縣調處辦榮獲“全區“三大糾紛”調處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

“我縣在平安建設工作中, 施行‘綜治組織聯建、社會治安聯防、網格資訊聯享、矛盾糾紛聯調、平安建設聯創’的‘五聯’社會治理新模式,以維護民利、解決民生、保證民安為根本, 狠抓打擊、宣傳、督查、問責, 穩步提升群眾安全感, 努力構建大穩定工作格局, 平安創建參與率排全區前列, 受到自治區維穩辦通報表揚。 為全縣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群眾安居樂業創造和諧穩定的環境。 ”在談到德保縣2017年綜治工作取得的成績時, 該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傅廣才對記者如是說。

全社會參與 實現綜治組織“聯建”

德保縣始終從構建“平安和諧縣”的戰略角度出發, 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

切實加強對全縣綜治平安建設活動的組織和領導, 做到領導參與“聯建”到位、落實“聯建”責任到位、“聯建”經費保障到位、“聯建”措施到位、“聯建”督查到位的“五個到位”。

有群眾反映縣經濟適用房1號、6號樓, 早已竣工, 但因建築方以開發商工程款未結清為由, 不願按合同時間交房, 銀行開始扣利息, 群眾又拿不到房, 群眾意見很大, 情緒激動。 經縣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及房產糾紛問題工作小組及時召開研判會, 組長親自帶隊, 召集房改辦、住建局、國土局、財政局、市政局、信訪局等部門深入一線召開現場辦公會, 深挖問題癥結, 落實責任單位, 緊盯問題化解。 最後, 在領導的督導下, 群眾能順利地拿到屬於自己的房子, 問題得到圓滿化解,

化解一起集體上訪事件。

德保縣扎實推行信訪代理機制, 充分發揮法學會作用, 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服務。 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各項任務, 加強對全縣綜治和平安建設工作的檢查督促, 實行一個季度一次督查一次通報的“三個一”督查法, 把督查結果作為領導幹部晉級晉職、評優評先和選人用人綜治維穩證明材料的重要依據。

加強防範 實現社會治安“聯防”

德保縣不斷加強街面巡邏防範, 壓縮違法犯罪空間。 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抽調幹警加強武裝巡邏, 提高街面見警率。 各鄉鎮、村(社區)成立治保組織、治安義務巡邏隊, 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發生。 針對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治安形勢, 部署在縣城區及城鄉結合部組織開展聲勢浩大的有針對性的社會治安大整治行動,

始終對違法犯罪行為保持嚴打高壓態勢。

為扎實推進全縣綜治和平安建設的開展, 德保縣政府在資金方面儘量向政法綜治維穩工作傾斜。 2017年縣財政共撥出328萬元作為綜治和平安建設經費, 解決了配備12名鄉鎮禁毒專幹、配備50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專職工作人員、落實46萬元用於鄉鎮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專項工作經費、增配公安禁毒輔警力量、增加公安禁毒辦案經費、實現全縣各中小學毒品預防教育基地和園地全履蓋、建設300平米的縣毒品預防教育基地、落實34萬元用於送治病殘吸毒人員治療經費等。

目前, 該縣在冊吸毒人員數為1905人, 病殘吸毒人員61名,

已經收治收戒47人。 強制隔離戒毒88人, 社區戒毒43人, 有146名海洛因成癮者參加了維持治療。 對在冊的129名三級嚴重精神障礙患者, 已落實以獎代補工作, 共發放資金30.96萬元, 收治14名有肇事肇禍傾向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 切實扭轉全縣社會面治安形勢嚴峻的局面。

部門協作 實現網格資訊“聯享”

德保縣綜治維穩各部門加強溝通交流, 密切協作。 對各類情報資訊的搜集研判, 共用資訊, 提高預警預報防控能力, 嚴防各類危害國家安全和影響社會穩定的案(事)件發生。

縣政法委經常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有效提高了廣大群眾的法治意識。 加強構建塔式“德保貝儂”群防群治組織, 由社區幹警、社區兩委幹部、各街道負責人、社區負責人、五老代表組成聯創骨幹隊伍, 建立微信群,隨時互通資訊,做到線上、線下群防群治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該縣在推進縣、鄉(鎮)社區網格化管理指揮中心(站)建設工作的同時,加強中心城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按照“一格一員”要求配備專職網格員7名,兼職網格員55名,吸毒人員網格化管理專職人員14名。不斷加大對中心城區的縣級網格化管理指揮中心和12個鄉(鎮)級網格管理中心以及5個社區網格管理工作站的投入,目前已經配設了18台觸摸一體機,安裝了網路專線,新申請手機終端帳號54個,新增中心城區配套網格化服務管理專用電腦10台,手機移動終端17部,總投入10.5278萬元。

由於加強網格事件的錄入,全年共錄入資訊1247條,辦結1225條,辦結率98.24%,實現情況掌握在網格,問題解決在網格、工作推動在網格的資訊聯享機制,使得綜治資訊化和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排查化解 實現矛盾糾紛“聯調”

德保縣加強對“三個敏感”問題的排查化解,對各種矛盾糾紛和不穩定隱患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敏感群體、敏感人員、敏感案(事)件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扎實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將重大政策、決策及重大工程項目列入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範圍,做到應評盡評,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不和諧、不穩定因素。

2017年以來,高性能鋁材一體化專案工程、環城南路、中興路、S216龍和至德保段公路4個重大工程項目陸續進行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全縣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沒有發生群體性上訪或阻工事件。

60年代,多敬公社組織附近幾個村的村民修建了隴上屯攔水壩及隴上至隴下的水利管道進行農業灌溉。修建水壩後,洪水湧向紅下、更荷屯出水溶洞,淹沒了90畝左右耕地和更荷屯的房屋。為此,紅下、更荷屯組織群眾拆掉隴上屯水壩,引發糾紛半個世紀,群眾無數次上訪,糾紛發生後,縣、鎮、村各級各部門多次組織調解該糾紛,但一直未得到解決,成為一個久而未解的糾紛。時至去年,經縣黨政主要領導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專門協調會,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前往隴龍溶洞開展調查瞭解情況,因案施策,與村民坐下來促膝長談,先動員隴上、隴下屯群眾打通溶洞,再動員紅下、更荷屯群眾同意修路,堅冰慢慢融化,群眾關係逐漸好轉,成功調處了長達46年的大紅村隴龍溶洞矛盾糾紛。

2017年以來,共排查出9個“三個敏感”問題,已化解7起。全年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715件,成功調處700件,成功率達97.90%。

強化培訓 實現平安建設“聯創”

德保縣深入開展“百縣千鄉萬村無邪教創建示範工程”、“文明家庭拒絕邪教”網上簽名、“家庭拒絕邪教中心戶”、“敲門行動”等活動,穩步推進防邪工作,使反邪教宣傳教育進機關、進課堂、進企業、進社區、進村(屯)、進家庭取得了成效,提高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識邪防邪能力和意識,不斷鞏固防邪反邪成果,實現了10年無涉邪教案事件發生。

許某望,40歲,榮華鄉紫巴村人。多年前,因參與邪教組織練習被列入重點監控和教育轉化人員名單,多年來,在開展教育轉化工作期間,他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意識到自己當初因文化素質較低,被人蠱惑參加了邪教組織,給家庭和親朋好友造成了傷害,下決心好好改過。

針對許某望家庭的實際情況,幫教轉化工作小組給他提供技能培訓,幫他找技術、找路子,扶持他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現在許某望通過自身努力,利用山塘發展養魚產業,年產活魚3000多斤;他還利用魚塘發展麻鴨養殖,年出欄15000羽左右,年純收入達5萬多元。以自身的示範帶頭作用,引導貧困戶通過發展產業脫貧,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充分發揮了帶頭致富的作用。

2017年,德保縣在開展無邪教、無吸毒、無違法“三無平安家庭”和“零案件村屯”創建活動中,共審核、評定有99610戶被評為“三無平安家庭”,有1668個屯被評為“零案件屯”。

建立微信群,隨時互通資訊,做到線上、線下群防群治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該縣在推進縣、鄉(鎮)社區網格化管理指揮中心(站)建設工作的同時,加強中心城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按照“一格一員”要求配備專職網格員7名,兼職網格員55名,吸毒人員網格化管理專職人員14名。不斷加大對中心城區的縣級網格化管理指揮中心和12個鄉(鎮)級網格管理中心以及5個社區網格管理工作站的投入,目前已經配設了18台觸摸一體機,安裝了網路專線,新申請手機終端帳號54個,新增中心城區配套網格化服務管理專用電腦10台,手機移動終端17部,總投入10.5278萬元。

由於加強網格事件的錄入,全年共錄入資訊1247條,辦結1225條,辦結率98.24%,實現情況掌握在網格,問題解決在網格、工作推動在網格的資訊聯享機制,使得綜治資訊化和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排查化解 實現矛盾糾紛“聯調”

德保縣加強對“三個敏感”問題的排查化解,對各種矛盾糾紛和不穩定隱患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敏感群體、敏感人員、敏感案(事)件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扎實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將重大政策、決策及重大工程項目列入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範圍,做到應評盡評,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不和諧、不穩定因素。

2017年以來,高性能鋁材一體化專案工程、環城南路、中興路、S216龍和至德保段公路4個重大工程項目陸續進行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全縣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沒有發生群體性上訪或阻工事件。

60年代,多敬公社組織附近幾個村的村民修建了隴上屯攔水壩及隴上至隴下的水利管道進行農業灌溉。修建水壩後,洪水湧向紅下、更荷屯出水溶洞,淹沒了90畝左右耕地和更荷屯的房屋。為此,紅下、更荷屯組織群眾拆掉隴上屯水壩,引發糾紛半個世紀,群眾無數次上訪,糾紛發生後,縣、鎮、村各級各部門多次組織調解該糾紛,但一直未得到解決,成為一個久而未解的糾紛。時至去年,經縣黨政主要領導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專門協調會,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前往隴龍溶洞開展調查瞭解情況,因案施策,與村民坐下來促膝長談,先動員隴上、隴下屯群眾打通溶洞,再動員紅下、更荷屯群眾同意修路,堅冰慢慢融化,群眾關係逐漸好轉,成功調處了長達46年的大紅村隴龍溶洞矛盾糾紛。

2017年以來,共排查出9個“三個敏感”問題,已化解7起。全年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715件,成功調處700件,成功率達97.90%。

強化培訓 實現平安建設“聯創”

德保縣深入開展“百縣千鄉萬村無邪教創建示範工程”、“文明家庭拒絕邪教”網上簽名、“家庭拒絕邪教中心戶”、“敲門行動”等活動,穩步推進防邪工作,使反邪教宣傳教育進機關、進課堂、進企業、進社區、進村(屯)、進家庭取得了成效,提高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識邪防邪能力和意識,不斷鞏固防邪反邪成果,實現了10年無涉邪教案事件發生。

許某望,40歲,榮華鄉紫巴村人。多年前,因參與邪教組織練習被列入重點監控和教育轉化人員名單,多年來,在開展教育轉化工作期間,他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意識到自己當初因文化素質較低,被人蠱惑參加了邪教組織,給家庭和親朋好友造成了傷害,下決心好好改過。

針對許某望家庭的實際情況,幫教轉化工作小組給他提供技能培訓,幫他找技術、找路子,扶持他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現在許某望通過自身努力,利用山塘發展養魚產業,年產活魚3000多斤;他還利用魚塘發展麻鴨養殖,年出欄15000羽左右,年純收入達5萬多元。以自身的示範帶頭作用,引導貧困戶通過發展產業脫貧,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充分發揮了帶頭致富的作用。

2017年,德保縣在開展無邪教、無吸毒、無違法“三無平安家庭”和“零案件村屯”創建活動中,共審核、評定有99610戶被評為“三無平安家庭”,有1668個屯被評為“零案件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