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安徽:把創新作為發展最強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中部省份安徽向創新型省份轉變, 發揮從源頭創新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 再到新興產業的全鏈條式競爭優勢, 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安徽特色的創新路徑。

臨近春節, 合肥離子醫學中心的科研人員正在抓緊對超導加速器醫療裝置組裝調試, 這個裝置將實現對腫瘤的集中定點爆破, 可以避免對好細胞的破壞, 其中最關鍵的超導部件將在節前調試完畢。

把核心技術轉化為動力, 讓前沿科技受益于百姓。 十九大後, 站在新起點上, 如何開創發展新局面, 安徽的抓手是, 下好創新這步先手棋。

要領跑, 就得有領跑的專案, 安徽把著力點放在了重大科技設施建設上。 現在, 合肥已擁有"全超導托卡馬克"、"同步輻射光源"、"穩態強磁場"3個大科學裝置, 是全國除北京之外大科學裝置最密集地區。 圍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今年, 安徽省還謀劃建設合肥先進光源, 大氣環境立體探測等一批新的大科學裝置, 以形成大科學裝置集群。

創新離不開人才, 雖然合肥已擁有專業技術人才86萬人, 其中兩院院士108人, 但仍然無法滿足未來的發展。 今年, 安徽省出臺多項舉措,

提出開闢人才激勵"綠色通道"、人才引進"綠色通道"、人才職稱"綠色通道", 在醫療、教育、落戶上全部綠燈, 讓創新科技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幹得好。

創新平臺加上人才新政策, 帶來人才的加速流入。 就在上個月, 十幾名海外留學博士陸續來到安徽, 加入科技部承擔的鋰離子動力電池關鍵材料研發專案, 攻克電池容量偏小的難題。

為了激發更大的活力, 十九大後, 安徽推出“政府投資入股, 上市後股份獎勵”等新型扶持方式, 支援企業創新。 這兩天剛剛投產的全球首條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又緊鑼密鼓進行著二期設備吊裝, 這也意味著大尺寸8K顯示產品即將在合肥大規模出貨。

而這家生產液晶玻璃基板的企業, 最大的受益就是在政府支援下,

一個國家實驗室落戶於此。

讓企業成為創新主體。 2018年, 安徽還將開展企業研發準備金、創新券制度試點。 發展科技融資擔保、科技保險等新業務, 重點支持科技創新企業, 76項創新改革任務正全面展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