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上海信訪這項工作 為啥獲得《人民日報》點贊

上海信訪這項工作, 為啥獲得《人民日報》點贊?

2018-02-01 國家信訪局

上海市信訪辦在人民建議徵集工作中推動公眾有序政治參與, 將群眾的“金點子”變成發展的“金鑰匙”。 1月31日, 《人民日報》民主政治週刊專門對這項工作進行了介紹, 來看看最新報導吧~

老百姓總免不了要到政府辦事, 可許多公共服務視窗的開放時間往往與“上班族”工作時間同步, 這讓不少人頭疼不已。 然而, 市民一封“建議公共服務部門採用分班輪休或延長服務時間等方式方便市民辦事”的來信卻給上海帶來了改變。

2012年, 上海市政府專門出臺了延長視窗服務時間的規定,

明確要求服務量大、與市民生活工作關係密切的服務視窗, 實行全年無休或六天工作制。

能把群眾平日裡的不便、投訴甚至是牢騷最終彙集成改進政府工作的“金點子”, 這背後靠的是推行多年的“人民建議徵集”制度。 僅2017年, 上海市信訪辦就以摘報形式上報重要人民建議事項139件, 市領導共批示183條, 職能部門採納率達92.7%。

群眾意見變成政府決策資源

“當時我在工作日到居委會辦一件急事, 發現居委會竟空無一人!鄰居們也說經常找不到居委會幹部。 ”幾年前, 上海市民虞國偉那次辦事的遭遇讓他氣不打一處來, 於是就給“市委領導信箱”寫了一封159字的短信, 反映了這一問題。

信發出的當天,

他就接到了市信訪辦人民建議徵集處的電話。 除了表示感謝, 虞國偉沒想到電話那頭還有另一個請求:“您能不能對這一現象進行一個調查, 找一找背後深層次的原因, 然後與鄰居及居委會同志商量一下解決的辦法?工作改進後, 不但能方便您個人, 也能方便大家。 ”

為此, 虞國偉本著試一試的心態, 再次走進居委會, 才發現原來許多居委會往往是“一套班子、十幾塊牌子”, 居委會幹部每天為了應付上級的各類會議、各種檢查疲於奔命。 找到問題的癥結後, 虞國偉又重新寫了一封《關於切實為居委會減負的建議》。 這篇建議很快就受到了領導的重視, 並批示要求有關部門研究解決居委會部門化脫離群眾的問題。

2011年, 上海市信訪辦正式成立了專門的人民建議徵集處,

並在區(市級機關)、街鎮分別成立徵集工作平臺, 形成三級共振、上下聯動的徵集工作網路, 實現群眾意見建議與投訴請求分類處理。 如今, 虞國偉成了該處工作人員熟悉的“老人”:“作為一名普通市民, 人民建議徵集工作已經成為我熱愛上海的理由。 ”

“群眾來信來訪是原汁原味的民情民意, 蘊含著大量的民智民慧。 ”上海市信訪辦主任王劍華說, “梳理民情民意, 把群眾反映的傾向性、普遍性、典型性問題提煉出來, 就能成為提升我們黨執政能力和水準的寶貴資源。 ”

據介紹, 對每一條人民建議, 上海市信訪辦都會堅持當天受理、主動溝通, 通過及時收集匯總群眾意見建議, 認真梳理分析群眾的共性訴求,

最終形成《人民建議摘報》報送市委、市政府, 為上海市領導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彙集民智, 回歸信訪本源

在上海市楊浦區, 有一家與眾不同的“就業訓練工廠”。 記者走進這裡時, 發現按照正常公司的格局進行了佈置, 裡面十來個年輕人正在“上班”, 在各自的工位忙著自己的“業務”。

然而, 事實上坐在這裡的年輕人大多是30歲以下的長期失業青年。 由於缺乏職業定位、工作技能, 甚至是就業意願, 這些人無法適應企業的工作, 也造成了很多社會、家庭和個人的問題。

這樣的創新就業服務很快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2017年4月, 上海市民高傑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市委領導信箱”, 向市委、市政府建言, 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鼓勵推廣“就業訓練工廠”。

上海市人社局隨即研究出臺政策, 明確將統籌運用地方教育附加專項資金對職業訓練營的運營給予資助, 並到“十三五”期末, 力爭在全市建成50個特色鮮明、兼顧行業需求與青年服務需求、具有品牌示範效應的職業訓練營, 年受訓規模達5萬人次, 有效緩解上海就業結構性矛盾。

“平時一提信訪工作, 不少人的印象就是哭聲、罵聲、吵鬧聲, 那其實只是信訪工作的一個方面。 ”王劍華認為, 除了解決民憂民怨, 信訪還能彙集民智民慧, 人民建議工作正有助於促使信訪回歸本位。

為了收集人民建議, 除了依託上海市政府門戶網站專門開通“人民建議徵集信箱”, 同時還在“市委領導信箱”“市長信箱”“投訴受理信箱”分別設立意見建議、投訴請求兩個通道, 將“四個信箱”的意見建議以及群眾書信、走訪、電話反映的意見建議,納入人民建議徵集辦理平臺統一辦理。

2014年,上海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公開發佈了《上海市人民建議徵集工作規定》,明確徵集工作的基本依據、工作原則、徵集範圍、考核獎勵等內容,由此正式為調動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熱情、加強人民建議徵集工作提供制度保證。

擴大公眾有序政治參與

上海政法學院編審、上海市法學會副秘書長湯嘯天與人民建議制度有著一段不解之緣。除了每年都要提幾件人民建議之外,從人民建議徵集處設立伊始,他就留意觀察研究,並寫下了《人民建議徵集制度探索》一書。

“人民群眾反映政府工作中的瑕疵,這些群眾不滿意的背後往往是普遍性、政策性的‘短板’。”湯嘯天認為,關鍵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人民群眾的意見,“引導群眾以積極建議的方式提出意見,不僅為推動社會矛盾的批量解決提供了現實性和可行性,而且更能讓人民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有序參與到公共事務之中。”

征民意、汲民智,最終還是要聚民心。據介紹,上海在人民建議徵集工作中,對於梳理出來的立意高、操作性強的好建議,在摘報市領導前,先與建議人進行“事前溝通”,共同研究完善,努力形成問題真、癥結准、對策實的建議;收到領導批示後,進行“事中溝通”,共同研究建議轉化落地的措施和路徑,並督促責任部門當面聽取建議人意見;在建議落地後,還要進行“事後溝通”,分享成果落實的喜悅,交流心得體會,從而不斷調動和激發群眾參政議政熱情。

“人民建議徵集發揮作用的關鍵在‘落實’二字上。”王劍華說,對於群眾的“金點子”,上海市領導帶頭研究論證,提出吸納落實的具體要求;各職能部門嚴格落實研究論證機制,對群眾的合理化建議,採取約談建議人,召開座談會、研討會、聽證會等多種方式,認真研究論證,積極採納轉化,推動完善一大批政策措施,促進解決一大批信訪問題。

為有效促進人民建議成果轉化,上海市信訪辦還會同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門,跟蹤瞭解重要人民建議件辦理情況,把採納人民建議的情況納入信訪工作目標責任考核,提升辦理品質和工作效果。

“建議類信訪數量增加,而求決類信訪數量減少”,湯嘯天說,在這“一增一減”之中,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得到了擴大,政府依法行政的水準也會逐步提高,依法治國方略則將會進一步彰顯。

短 評

這樣的信訪可以多一些

在上海採訪人民建議徵集工作時,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許多建議最初可能就是市民對一些政府工作的怨氣、吐槽,但是通過正面引導其對背後的普遍性問題做更深入的調查,最終端出來卻是一份份改進城市管理、完善社會治理的“金點子”。

從單純維權的“私心”,到建言獻策的“公心”,這一步的跨越就為公眾有序政治參與提供了有效的現實途徑。信訪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總會跟“維穩”聯繫在一起,但信訪作為“群眾來信來訪”,並非必然與“吵”“鬧”掛鉤,這種現象的存在或許更多與社會轉型期矛盾的增加、利益的日趨多元化有關。讓人民群眾通過來信來訪建言獻策,這不僅強化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更是在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中,提高了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能力。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來自人民的智慧才是推進一個社會發展永不枯竭的“泉水”,是創新驅動不會停止的“推進器”。人民建議徵集工作,為人民群眾日常政治生活廣泛持續深入參與提供了完整的制度程式和參與實踐,這樣的信訪可以多一些,再多一些。

將“四個信箱”的意見建議以及群眾書信、走訪、電話反映的意見建議,納入人民建議徵集辦理平臺統一辦理。

2014年,上海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公開發佈了《上海市人民建議徵集工作規定》,明確徵集工作的基本依據、工作原則、徵集範圍、考核獎勵等內容,由此正式為調動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熱情、加強人民建議徵集工作提供制度保證。

擴大公眾有序政治參與

上海政法學院編審、上海市法學會副秘書長湯嘯天與人民建議制度有著一段不解之緣。除了每年都要提幾件人民建議之外,從人民建議徵集處設立伊始,他就留意觀察研究,並寫下了《人民建議徵集制度探索》一書。

“人民群眾反映政府工作中的瑕疵,這些群眾不滿意的背後往往是普遍性、政策性的‘短板’。”湯嘯天認為,關鍵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人民群眾的意見,“引導群眾以積極建議的方式提出意見,不僅為推動社會矛盾的批量解決提供了現實性和可行性,而且更能讓人民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有序參與到公共事務之中。”

征民意、汲民智,最終還是要聚民心。據介紹,上海在人民建議徵集工作中,對於梳理出來的立意高、操作性強的好建議,在摘報市領導前,先與建議人進行“事前溝通”,共同研究完善,努力形成問題真、癥結准、對策實的建議;收到領導批示後,進行“事中溝通”,共同研究建議轉化落地的措施和路徑,並督促責任部門當面聽取建議人意見;在建議落地後,還要進行“事後溝通”,分享成果落實的喜悅,交流心得體會,從而不斷調動和激發群眾參政議政熱情。

“人民建議徵集發揮作用的關鍵在‘落實’二字上。”王劍華說,對於群眾的“金點子”,上海市領導帶頭研究論證,提出吸納落實的具體要求;各職能部門嚴格落實研究論證機制,對群眾的合理化建議,採取約談建議人,召開座談會、研討會、聽證會等多種方式,認真研究論證,積極採納轉化,推動完善一大批政策措施,促進解決一大批信訪問題。

為有效促進人民建議成果轉化,上海市信訪辦還會同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門,跟蹤瞭解重要人民建議件辦理情況,把採納人民建議的情況納入信訪工作目標責任考核,提升辦理品質和工作效果。

“建議類信訪數量增加,而求決類信訪數量減少”,湯嘯天說,在這“一增一減”之中,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得到了擴大,政府依法行政的水準也會逐步提高,依法治國方略則將會進一步彰顯。

短 評

這樣的信訪可以多一些

在上海採訪人民建議徵集工作時,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許多建議最初可能就是市民對一些政府工作的怨氣、吐槽,但是通過正面引導其對背後的普遍性問題做更深入的調查,最終端出來卻是一份份改進城市管理、完善社會治理的“金點子”。

從單純維權的“私心”,到建言獻策的“公心”,這一步的跨越就為公眾有序政治參與提供了有效的現實途徑。信訪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總會跟“維穩”聯繫在一起,但信訪作為“群眾來信來訪”,並非必然與“吵”“鬧”掛鉤,這種現象的存在或許更多與社會轉型期矛盾的增加、利益的日趨多元化有關。讓人民群眾通過來信來訪建言獻策,這不僅強化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更是在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中,提高了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能力。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來自人民的智慧才是推進一個社會發展永不枯竭的“泉水”,是創新驅動不會停止的“推進器”。人民建議徵集工作,為人民群眾日常政治生活廣泛持續深入參與提供了完整的制度程式和參與實踐,這樣的信訪可以多一些,再多一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