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嘉興一女士買了一把電子秤,差點花了7萬多……

N通訊員 吳雲霞

1月21日的一個電話, 令王女士心有餘悸, 說起這個電話, 王女士說害她至今都不敢接陌生電話了, 真的是怕了……

由於王女士第一次碰到退款,

不知道如何操作, 騙子便利用這一點對其進行詐騙。 緊接著, 對方讓王女士添加微信, 併發送給她一個連結, 王女士點擊進入後, 發現是一個類似支付寶的網站。

雖然王女士隱隱察覺到有些異常, 但還是輸入了自己的個人資訊、銀行卡密碼,

甚至將驗證碼一併給了對方。 很快, 銀行扣費短信發了過來, 由於當時還在與騙子的通話中, 王女士並沒有注意到手機上的短信。 可是, 接連不斷的震動讓王女士警覺起來, 點開短信後, 發現是連續的幾條驗證碼還有78000元的扣款資訊。 這下子, 王女士慌了神, “你到底是誰?是不是騙子?我要報警了!”對方一聽, 似乎有些被嚇到, 隨後換了一個騙子和王女士打起了“太極”, 甚至還往王女士的銀行卡裡匯了2萬多元來給自己“洗白”。 這一舉動, 好像真的起了作用, 接著王女士又按照對方的指示想要通過微信將錢轉到騙子的銀行卡裡, 在轉帳的途中, 頁面上跳出的風險提示才讓王女士幡然醒悟報了警。

接到報警後,

平湖市公安局鐘埭派出所民警立即前往事發現場。 在詢問王女士並查看事主手機後, 民警發現王女士的錢還未被騙子取走, 現在還在一個名叫“翼支付”的協力廠商平臺裡。 事不宜遲, 民警立即與該平臺的客服取得聯繫。 溝通後, 客服將王女士的78000元資金凍結了, 這錢算是暫時保住了。

原來, 騙子利用王女士在釣魚網站輸入的資訊註冊了“翼支付”, 並將“翼支付”帳戶與王女士的銀行卡進行綁定, 讓其作為一個“仲介”, 再將錢取出來。 要是王女士在微信上繼續操作, 那這錢怕是已經進了騙子的口袋, 好在王女士及時發現報了警。

第二天, 民警陪同王女士來到銀行更改了密碼, 凍結在平臺裡的錢也成功退回到了王女士的銀行卡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