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豆腐“磨”出脫貧路

東方聖城網訊(通訊員 何西榮)每天淩晨4時,汶上縣苑莊鎮作裡村,一間20平方米的平房裡,69歲的任紀河就開始做豆腐。 浸泡豆子、磨豆子、兌水過濾、煮豆漿、再過濾、凝固、放入豆腐槽壓成形,7個步驟一個不能少。

“我們製作豆腐是純手工,用的是自家種的黃豆和兩江口的山泉水,豆腐鮮嫩可口。 快過年了,買豆腐的多,生意好,經常忙到深夜。 ”任紀河樂呵呵地說。 為早日脫貧,做豆腐、賣豆腐已成為他家主要收入來源。

任紀河是作裡村的貧困戶,妻子丁愛香患有四級精神殘疾,生活僅能自理。 為了照顧妻子,他只能在村附近打點零工掙錢,勉強維持日常開銷。

但是近幾年隨著年齡的增大,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任紀河有了在家裡搞點小生意的想法。 苑莊鎮扶貧辦得知他的想法,集思廣益為他量身定做創業計畫。 鹵水豆腐是歷史悠久的傳統食品,但用鹵水製作豆腐在鄉間已逐漸少見。 於是,鎮扶貧辦讓任紀河參加扶貧實用技術培訓班,學習做鹵水豆腐的技術,開起了豆腐坊做起了鹵水豆腐。 憑著勤勞肯幹、誠信正直的人品,外韌內嫩、口感良好的產品品質,任紀河的豆腐坊迅速打開了市場。

如今,任紀河生產的優質豆腐遠近聞名、供不應求,平均每天賣出豆腐100多斤,年純收入1.3萬元,通過磨豆腐走上了致富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