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女大學生感染“超級細菌”,搶救了整整21天!最初症狀是……

今日天氣

南寧 多雲

4℃~12℃

原本以為只是場小感冒, 沒想到竟是感染了“超級細菌”, 差點要了她的命。 20歲的小文(化名)怎麼也沒想到, 這樣的遭遇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1月29日, 小文剛從浙江省中醫院下沙院區的ICU轉入普通病房。 在此之前, 她在ICU裡整整搶救了21天。

1

以為只是普通小感冒

卻讓女大學生奄奄一息

小文是杭州下沙一所大學的學生。 一月初, 臨近期末考試, 小文連續好幾天熬夜備考, 人比較累, 再加上本來就是流感肆虐的季節, 平素身體很健康的小文也“中招”了, 全身酸痛乏力, 還出現發燒的症狀。

當時, 小文以為自己只是普通的“小感冒”, 只要多喝水多休息, 很快就會好起來。 於是她就在宿舍裡躺了兩天, 結果不但沒有起色, 反而越來越厲害, 連續好幾天咳嗽, 體溫達到40攝氏度。

高燒三天退不下來, 1月9日, 小文來到省中醫院下沙院區就診, 因為高熱不退, CT檢查提示肺部有小片狀炎症表現,

這意味著肺部有明顯感染, 接診的醫生立刻安排她住院治療。

沒想到, 入院後不到半天, 小文病情就迅速惡化, 出現胸悶氣急的症狀, 氧飽和度逐漸下降, 出現了呼吸衰竭。 醫生不斷為她增加吸氧量, 但她還是覺得喘不上氣, 胸口憋悶得快要窒息。 後來經專家會診, 立刻轉入ICU治療。

小文轉入ICU治療 醫院供圖

ICU主任王靈聰說, “病人轉過來後, 我們第一時間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 並複查了肺部CT, 痰液培養、血液培養等各種標本培養, 全面評估病情, 確定治療方案。 ”

評估結果不容樂觀, 呼吸機的支持水準要求很高, 100%純氧條件下小文體內的氧分壓才勉強達標, 持續高燒超過40攝氏度, CT複查提示兩肺幾乎全部實變, 炎症指標非常高。

小文的影像檢查顯示, 雙肺幾乎完全實變

短短二三天時間, 一個健康活潑的女孩竟變得奄奄一息。

王靈聰主任敏銳地察覺到, 小文感染的可能不是一般的病毒或細菌。 ICU立即組織了全院討論, 初步擬定了針對陰性菌、陽性菌以及流感病毒全覆蓋的抗感染治療方案。

2

女孩被查出感染“超級細菌”

感染該細菌48小時生存率為63%

就在小文轉進ICU的第二天, 她的痰液培養結果出來了, 原來她感染的是一種名叫MRSA的“超級細菌”, 而血培養也提示培養到革蘭氏染色陽性球菌。

據瞭解, MRSA的醫學全稱叫做“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這是一種毒力很強的細菌。 這種細菌引起的肺炎, 患者大多為青少年, 先期常常有流感樣表現, 病程呈爆發性。 有資料顯示, 感染MRSA的患者48小時生存率僅為63%, 美國2006-2007流感季節所出現的感染者當中, 51%的患者在出現症狀後平均4天死亡。

網路圖片

明確小文的病因後,ICU立即更改抗生素方案,全方位對MRSA進行“圍剿”。接下來的日子,小文的發熱峰值在緩慢穩定地下降,呼吸機支持力度也在緩慢減低。

醫護人員守在小文身邊 醫院供圖

1月29日,小文平穩地轉出了ICU。這一天距離小文入住ICU,已整整過去了21天。

3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是細菌耐藥的源頭

據疾控中心專家解釋,所謂超級細菌是指產生了超級抗藥性的細菌,近年來陸續發現的超級細菌還包括抗萬古黴素腸球菌(VRE)、耐多藥肺炎鏈球菌(MDRSP )、多重抗藥性結核桿菌(MDR -T B ),碳青黴烯酶肺炎克雷伯菌(KPC)等。

抗生素的濫用是超級細菌產生的源頭。抗生素快速殺菌的特性迎合了人們治療求快求特的心理,使得被選擇使用的幾率大大增加。結果,細菌很快就對抗生素產生了抗性,而新抗生素的研製速度遠遠趕不上耐藥菌的產生速度。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MRSA感染患者與非耐藥性感染患者相比,死亡的可能性估計要高64%。“但隨著抗生素治療的不斷進步,MRSA的治療雖然仍是一個難題,但已不是一個極端的難題。”

醫生提醒,MRSA容易在人的體表、衣物中存在、繁殖,但在一般情況下,它對抵抗力正常、皮膚黏膜上沒有傷口的人,不會導致嚴重感染,“所以公眾也無需特別恐慌。”

新聞知多點

1.哪些人要注意超級細菌感染?

對於抵抗力較弱的人,特別是患有多種慢性病如糖尿病、惡性腫瘤、血液淋巴系統疾病,或長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劑的病人,對老人、嬰幼兒等特殊人群來說,MRSA的威脅更大。

此外,如果有挖鼻孔等不良習慣,使細菌進入鼻孔,可能會造成慢性攜帶,即”細菌定植“,當皮膚黏膜局部破損時,則可能造成感染,攜帶者也可能作為傳染源傳播給他人。

2.預防超級細菌感染,個人應該注意什麼?

疾控專家提醒,預防超級細菌的措施最主要是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正確洗手,加強身體鍛煉,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平時: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飲食衛生,所謂病從口入是非常有道理的;勤鍛煉,加強身體的免疫力。而對於免疫力較低人群,例如老人、兒童、孕婦及病患者,則更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在廣泛接觸公共設施後,不要馬上用手拿東西吃,不要接觸鼻孔、眼睛等部位。經常使用洗手消毒液、消毒濕巾,有助於防範超級細菌。

生病時:生病時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而應遵從醫生指導;已經在服用抗生素的病人,要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規定科學治療。值得重視的是,濫用抗生素和抗生素用量、療程不足同樣都會產生耐藥情況。

歡迎分享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網路圖片

明確小文的病因後,ICU立即更改抗生素方案,全方位對MRSA進行“圍剿”。接下來的日子,小文的發熱峰值在緩慢穩定地下降,呼吸機支持力度也在緩慢減低。

醫護人員守在小文身邊 醫院供圖

1月29日,小文平穩地轉出了ICU。這一天距離小文入住ICU,已整整過去了21天。

3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是細菌耐藥的源頭

據疾控中心專家解釋,所謂超級細菌是指產生了超級抗藥性的細菌,近年來陸續發現的超級細菌還包括抗萬古黴素腸球菌(VRE)、耐多藥肺炎鏈球菌(MDRSP )、多重抗藥性結核桿菌(MDR -T B ),碳青黴烯酶肺炎克雷伯菌(KPC)等。

抗生素的濫用是超級細菌產生的源頭。抗生素快速殺菌的特性迎合了人們治療求快求特的心理,使得被選擇使用的幾率大大增加。結果,細菌很快就對抗生素產生了抗性,而新抗生素的研製速度遠遠趕不上耐藥菌的產生速度。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MRSA感染患者與非耐藥性感染患者相比,死亡的可能性估計要高64%。“但隨著抗生素治療的不斷進步,MRSA的治療雖然仍是一個難題,但已不是一個極端的難題。”

醫生提醒,MRSA容易在人的體表、衣物中存在、繁殖,但在一般情況下,它對抵抗力正常、皮膚黏膜上沒有傷口的人,不會導致嚴重感染,“所以公眾也無需特別恐慌。”

新聞知多點

1.哪些人要注意超級細菌感染?

對於抵抗力較弱的人,特別是患有多種慢性病如糖尿病、惡性腫瘤、血液淋巴系統疾病,或長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劑的病人,對老人、嬰幼兒等特殊人群來說,MRSA的威脅更大。

此外,如果有挖鼻孔等不良習慣,使細菌進入鼻孔,可能會造成慢性攜帶,即”細菌定植“,當皮膚黏膜局部破損時,則可能造成感染,攜帶者也可能作為傳染源傳播給他人。

2.預防超級細菌感染,個人應該注意什麼?

疾控專家提醒,預防超級細菌的措施最主要是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正確洗手,加強身體鍛煉,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平時: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飲食衛生,所謂病從口入是非常有道理的;勤鍛煉,加強身體的免疫力。而對於免疫力較低人群,例如老人、兒童、孕婦及病患者,則更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在廣泛接觸公共設施後,不要馬上用手拿東西吃,不要接觸鼻孔、眼睛等部位。經常使用洗手消毒液、消毒濕巾,有助於防範超級細菌。

生病時:生病時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而應遵從醫生指導;已經在服用抗生素的病人,要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規定科學治療。值得重視的是,濫用抗生素和抗生素用量、療程不足同樣都會產生耐藥情況。

歡迎分享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