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孟良崮戰役粟裕全殲國民黨王牌師,毛主席事後表示:實在沒想到

資料圖:1947年, 孟良崮戰役前線。

1948年5月西柏坡, 毛主席向一位將領問道:“去年5月, 你們在孟良崮果敢、迅猛地消滅了74師, 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有兩個人沒想到,

一個是……”

該將領脫口而出:“蔣介石。 他大喊, ‘我的精銳之師遭此慘敗, 實在沒想到’。 ”

毛主席:“還有一個人呢?”

他回答:“陳誠?”

毛主席:“不足掛齒。 ”

他疑惑道:“何應欽?”

毛主席:“何足道哉。 ”

他又問道:“白崇禧?”

毛主席:“離題千里了。 ”

該將領:“那麼是誰呢?”

毛主席:“第二個沒想到的就是我毛澤東!”

對話中的這個將領就是粟裕。

粟裕六次負傷、三次辭帥、戎馬一生, 他身上的軍人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青年官兵學習。

今天是粟裕逝世34周年紀念日。 讓我們重溫他的故事, 懷念粟裕大將。

戰火中打出來的“勝利精神”

資料圖:毛澤東與粟裕

1961年, 毛主席接見蒙哥馬利元帥。 蒙哥馬利稱讚毛主席是高明的軍事家, 用兵如神, 特別是淮海戰役不可思議。

毛主席說:“在我的戰友中, 有一個最會帶兵打仗的人, 這個人叫粟裕, 淮海戰役就是他指揮的。 ”

劉伯承元帥也曾評價粟裕:“百戰百勝, 是解放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 ”

據統計, 在近4年的解放戰爭中, 我軍進行的較為重要的戰役共134次, 每役殲敵3萬以上的38次,

其中粟裕指揮的有12次;每役殲敵5萬人以上的23次, 其中粟裕指揮的有8次。

資料圖:1946年, 粟裕指揮蘇中七戰七捷時。

沒有天生的戰將, 只有在戰火中歷練出的偉大。

蘇中戰役, 他七戰七捷, 聞名天下;

高郵戰役, 他創造了抗日戰爭期間殲滅日軍人數的最高紀錄;

孟良崮戰役, 他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 全殲國民黨王牌師;

淮海戰役, 他以60萬大勝80萬, 遠在莫斯科的史達林大元帥勝利消息後, 在檯曆上寫下了“奇跡、奇跡、真是奇跡”!

資料圖:淮海戰役前夕, 粟裕(左)同張震(中)等一起研究作戰問題。

能打仗是粟裕最顯赫的標籤,

他的所有威名, 都是在戰場上一城一池打出來的。

“人要有點精神, 軍人最寶貴的精神就是勝利精神。 除去勝利一無所求, 為了勝利一無所惜, 這樣的軍人是國家和民族的無價之寶。 ”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在《心勝》一書中寫道。

今日中國, 也需要大批像粟裕這樣謀打仗、敢打仗、能打贏現代戰爭的猛將良才。

骨子裡鐫刻的“職業精神”

有些人, 從骨子裡就是軍人。

德軍名將施裡芬某次搭乘火車旅行, 當其副官談起車外的壯美山川時, 施裡芬卻答覆道“微不足道的障礙”。

美國西點軍校三巨頭之一的鄧尼斯·哈特·馬漢, 當其因年事過高被強制性退休時, 他覺得離開這所軍校, 離開軍事教學, 生活便毫無意義, 生命也毫無意義, 選擇用死亡來告別西點軍校。

粟裕也是一位骨子裡鐫刻著“職業精神”的軍人。

資料圖:粟裕

曾經在軍中有個流傳的說法,說毛主席從來不帶槍,因為他是統帥;粟裕槍不離身,因為他是戰將。

粟裕終生不會打牌下棋,不會喝酒跳舞,他的愛好就是觀地形、看地圖。

大城市解放後,別人在大街上逛商店,粟裕卻在琢磨這個街區該怎樣攻佔,那個要點如何固守。

資料圖:粟裕

粟裕有四寶:槍、地圖、指北針、望遠鏡,這幾樣是他片刻不離身的東西。

除了四寶,粟裕還是一個“圖癡”。

戰爭年代,一到新地,他第一件事就是掛地圖、看地圖。全國解放後,他的辦公室、書房、臥室,仍滿掛地圖。

他說:“不諳地圖,勿以為宿將。”

資料圖:1957年,粟裕(右)同陳士榘視察邊防某部時,檢查武器保養情況。

即便是和平年代,粟裕每晚就寢前仍然將衣服、鞋襪仔細放好,一旦有事,可隨手摸到。

生命垂危之時要靠別人幫助穿衣服了,粟裕還要按照軍人要求,把襯衣、毛衣整整齊齊地紮進褲腰。

資料圖:晚年粟裕

我們很多人穿著軍裝,吃喝玩樂,他的殼是軍人,靈魂一天都不在軍營裡呆過。

老一輩革命軍人雖然不懂什麼叫職業化,卻具備高度的職業精神。

如今我們呼喚現代軍事制度,呼喚軍官職業化,也許除了職業技能,更關鍵的是職業精神。

如英雄般一下將熱血灑盡需要勇氣,“血一滴一滴慢慢流”的堅守也許更為艱難。

辭名讓利的“淡泊精神”

軍旅作家朱蘇進曾這樣描寫中國共產黨的老一輩革命家們,“差不多都是被苦難所逼,被迫扯起戰旗,投奔共產黨鬧革命,他們是別無選擇而後成大器。也就是說,他們是為了求生,而不是為了出仕為將才慨然從戎的。”

資料圖:粟裕

粟裕對地位、名利、榮譽、權力,一向不感興趣,看得淡如水。

1945年10月,中央曾任命粟裕為華中軍區司令員,粟裕再三懇請中央,自己擔任副職。

1948年5月,陳毅調中原工作時,中央決定華東野戰軍由粟裕領導,粟裕堅持“華野離不開陳軍長”,一再懇請,中央決定陳毅仍任華野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資料圖:解放戰爭時期,陳毅(右)與粟裕(左)的合影。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時,毛主席曾說:“論功、論曆、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

周恩來說粟裕已上書堅決請求辭帥,毛澤東感慨地說:“難得粟裕!壯哉粟裕!竟三次辭帥。”

不為個人前途命運而戰,不為功名利祿而戰,粟裕一生僅為人民而戰,他辭讓名利,但從未辭讓過責任。

資料圖:1978年,粟裕在寧岡。

古語說:“縱有糧倉萬擔,不過日黍三餐;縱有廣廈三千,不過夜寐一床。”以這種態度對待名利,可謂參透人生。

一個人如果虛榮心太強,把名利看得過重,反而會弄巧成拙,竹籃打水一場空。

西晉時曾率軍滅吳的大將軍杜預,生怕後人不知道他的功勞,生前請人為自己刻了兩座載有他文功武績的功名碑,一座立於峴山之巔,一座沉于漢水之底。

他想的是,哪怕將來發生天塌地陷,滄海桑田,高山與江底互換位置,總會有一座碑石存留於世,為自己揚名。沒想到適得其反,此舉卻成了他道德上的污點,淪為後人的談資笑料。

老一輩革命家重事業、淡名利,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不求當大官、只求做大事。今天,當我們面對個人榮譽得失時,也應多點這種“淡泊”的心態。

學習粟裕,懷念粟裕!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笪曦

粟裕也是一位骨子裡鐫刻著“職業精神”的軍人。

資料圖:粟裕

曾經在軍中有個流傳的說法,說毛主席從來不帶槍,因為他是統帥;粟裕槍不離身,因為他是戰將。

粟裕終生不會打牌下棋,不會喝酒跳舞,他的愛好就是觀地形、看地圖。

大城市解放後,別人在大街上逛商店,粟裕卻在琢磨這個街區該怎樣攻佔,那個要點如何固守。

資料圖:粟裕

粟裕有四寶:槍、地圖、指北針、望遠鏡,這幾樣是他片刻不離身的東西。

除了四寶,粟裕還是一個“圖癡”。

戰爭年代,一到新地,他第一件事就是掛地圖、看地圖。全國解放後,他的辦公室、書房、臥室,仍滿掛地圖。

他說:“不諳地圖,勿以為宿將。”

資料圖:1957年,粟裕(右)同陳士榘視察邊防某部時,檢查武器保養情況。

即便是和平年代,粟裕每晚就寢前仍然將衣服、鞋襪仔細放好,一旦有事,可隨手摸到。

生命垂危之時要靠別人幫助穿衣服了,粟裕還要按照軍人要求,把襯衣、毛衣整整齊齊地紮進褲腰。

資料圖:晚年粟裕

我們很多人穿著軍裝,吃喝玩樂,他的殼是軍人,靈魂一天都不在軍營裡呆過。

老一輩革命軍人雖然不懂什麼叫職業化,卻具備高度的職業精神。

如今我們呼喚現代軍事制度,呼喚軍官職業化,也許除了職業技能,更關鍵的是職業精神。

如英雄般一下將熱血灑盡需要勇氣,“血一滴一滴慢慢流”的堅守也許更為艱難。

辭名讓利的“淡泊精神”

軍旅作家朱蘇進曾這樣描寫中國共產黨的老一輩革命家們,“差不多都是被苦難所逼,被迫扯起戰旗,投奔共產黨鬧革命,他們是別無選擇而後成大器。也就是說,他們是為了求生,而不是為了出仕為將才慨然從戎的。”

資料圖:粟裕

粟裕對地位、名利、榮譽、權力,一向不感興趣,看得淡如水。

1945年10月,中央曾任命粟裕為華中軍區司令員,粟裕再三懇請中央,自己擔任副職。

1948年5月,陳毅調中原工作時,中央決定華東野戰軍由粟裕領導,粟裕堅持“華野離不開陳軍長”,一再懇請,中央決定陳毅仍任華野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資料圖:解放戰爭時期,陳毅(右)與粟裕(左)的合影。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時,毛主席曾說:“論功、論曆、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

周恩來說粟裕已上書堅決請求辭帥,毛澤東感慨地說:“難得粟裕!壯哉粟裕!竟三次辭帥。”

不為個人前途命運而戰,不為功名利祿而戰,粟裕一生僅為人民而戰,他辭讓名利,但從未辭讓過責任。

資料圖:1978年,粟裕在寧岡。

古語說:“縱有糧倉萬擔,不過日黍三餐;縱有廣廈三千,不過夜寐一床。”以這種態度對待名利,可謂參透人生。

一個人如果虛榮心太強,把名利看得過重,反而會弄巧成拙,竹籃打水一場空。

西晉時曾率軍滅吳的大將軍杜預,生怕後人不知道他的功勞,生前請人為自己刻了兩座載有他文功武績的功名碑,一座立於峴山之巔,一座沉于漢水之底。

他想的是,哪怕將來發生天塌地陷,滄海桑田,高山與江底互換位置,總會有一座碑石存留於世,為自己揚名。沒想到適得其反,此舉卻成了他道德上的污點,淪為後人的談資笑料。

老一輩革命家重事業、淡名利,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不求當大官、只求做大事。今天,當我們面對個人榮譽得失時,也應多點這種“淡泊”的心態。

學習粟裕,懷念粟裕!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笪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